冬种意大利黑麦草对蔬菜地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1-10-01 02:47
连作障碍是蔬菜生产可持续发展的瓶颈问题。本研究尝试在蔬菜种植冬季导入一季意大利黑麦草(Lolium multiflorum L.),通过"黑麦草-蔬菜"轮作,探讨冬种黑麦草对蔬菜地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冬种黑麦草能够提高土壤含水量(P<0. 05)、土壤速效磷(P<0. 05)、土壤有机质含量,降低土壤电导率(P<0. 05)、土壤速效钾含量(P<0. 05);并缓解土壤速效氮的流失。试验结束时,种草(冬种意大利黑麦草)区、菜心(菜心连作)区和对照(冬闲)区土壤含水量分别较本底值升高231. 62%、67. 78%和140. 80%;土壤电导率则分别下降86. 36%、66. 67%和71. 43%,种草区和菜心区土壤速效磷含量分别升高11. 28%和3. 88%,而对照区降低1. 22%;土壤有效氮含量分别下降19. 43%、21. 26%和44. 01%;土壤速效钾分别降低71. 5%、2. 73%和48. 37%;种草区和对照区土壤有机质含量升高8. 63%和11. 28%,而菜心区则降低4. 6%。构建"黑麦草-蔬菜"轮作系统是可行的。
【文章来源】:草学. 2019,(05)
【文章页数】:7 页
【部分图文】:
冬种期间各处理区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变化电导率的变化(见图)且显著低于菜心区和对照区()试验结束
草学CAOXUE草业科学2019年第5期总第249期图4冬种期间各处理区土壤电导率的变化2.5土壤养分变化2.5.1土壤速效磷的变化(见图5)种植黑麦草后土壤速效磷含量显著增加(P<0.05),而菜心区和对照区的速效磷在第二次刈割时才显著高于本底值(P<0.05)(见图5)。试验结束时,种草区和菜心区土壤速效磷含量较本底值分别升高11.28%(P<0.05)和3.88%(P>0.05);而对照区降低1.22%(P>0.05)。图5冬种期间各处理区土壤速效磷含量的变化2.5.2土壤有效氮的变化(见图6)与本底值相比,试验结束时,种草区、菜心区和对照区土壤有效氮含量分别较本底下降19.43%、21.26%和44.01%(P<0.05)(见图6)。图6冬种期间各处理区土壤有效氮含量的变化2.5.3土壤速效钾的变化(见图7)与本底值相比,种草区和对照区速效钾含量显著下降,而菜心区则先显著上升后又恢复到本底值水平(P<0.05)(见图7)。试验结束时,种草区、菜心区和对照区土壤速效钾分别较本底值降低71.51%、2.73%和48.37%(P<0.05)。85
草学CAOXUE草业科学2019年第5期总第249期图4冬种期间各处理区土壤电导率的变化2.5土壤养分变化2.5.1土壤速效磷的变化(见图5)种植黑麦草后土壤速效磷含量显著增加(P<0.05),而菜心区和对照区的速效磷在第二次刈割时才显著高于本底值(P<0.05)(见图5)。试验结束时,种草区和菜心区土壤速效磷含量较本底值分别升高11.28%(P<0.05)和3.88%(P>0.05);而对照区降低1.22%(P>0.05)。图5冬种期间各处理区土壤速效磷含量的变化2.5.2土壤有效氮的变化(见图6)与本底值相比,试验结束时,种草区、菜心区和对照区土壤有效氮含量分别较本底下降19.43%、21.26%和44.01%(P<0.05)(见图6)。图6冬种期间各处理区土壤有效氮含量的变化2.5.3土壤速效钾的变化(见图7)与本底值相比,种草区和对照区速效钾含量显著下降,而菜心区则先显著上升后又恢复到本底值水平(P<0.05)(见图7)。试验结束时,种草区、菜心区和对照区土壤速效钾分别较本底值降低71.51%、2.73%和48.37%(P<0.05)。85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油茶间作不同绿肥对土壤养分流失的影响[J]. 丁怡飞,曹永庆,姚小华,傅松玲,张平安,楼新良. 水土保持学报. 2018(02)
[2]稻茬种植多花黑麦草对水稻土土壤肥力的影响[J]. 乔伟艳,顾洪如,沈益新. 江苏农业科学. 2017(18)
[3]盐渍土改良技术研究进展[J]. 赵宣,韩霁昌,王欢元,张扬. 中国农学通报. 2016(08)
[4]秸秆促腐还田土壤养分及微生物量的动态变化[J]. 蔡立群,牛怡,罗珠珠,武均,岳丹,周欢,董博,张仁陟.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14(09)
[5]黑麦草调控坡面水沙输出过程研究[J]. 孙佳美,樊登星,梁洪儒,常玉,李瀚之,余新晓. 水土保持学报. 2014(02)
[6]肥料养分真实利用率计算与施肥策略[J]. 王火焰,周健民. 土壤学报. 2014(02)
[7]稻田冬种绿肥对水稻产量和土壤肥力的影响[J]. 杨滨娟,黄国勤,王超,林青,徐宁.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13(10)
[8]菜心栽培技术[J]. 邓伟金,谢灵先. 中国园艺文摘. 2012(05)
[9]长期双季稻绿肥轮作对水稻产量及稻田土壤有机质的影响[J]. 高菊生,曹卫东,李冬初,徐明岗,曾希柏,聂军,张文菊. 生态学报. 2011(16)
[10]黑麦草的饲用价值与生态作用研究[J]. 莫正海. 现代农业科技. 2010(06)
本文编号:3417105
【文章来源】:草学. 2019,(05)
【文章页数】:7 页
【部分图文】:
冬种期间各处理区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变化电导率的变化(见图)且显著低于菜心区和对照区()试验结束
草学CAOXUE草业科学2019年第5期总第249期图4冬种期间各处理区土壤电导率的变化2.5土壤养分变化2.5.1土壤速效磷的变化(见图5)种植黑麦草后土壤速效磷含量显著增加(P<0.05),而菜心区和对照区的速效磷在第二次刈割时才显著高于本底值(P<0.05)(见图5)。试验结束时,种草区和菜心区土壤速效磷含量较本底值分别升高11.28%(P<0.05)和3.88%(P>0.05);而对照区降低1.22%(P>0.05)。图5冬种期间各处理区土壤速效磷含量的变化2.5.2土壤有效氮的变化(见图6)与本底值相比,试验结束时,种草区、菜心区和对照区土壤有效氮含量分别较本底下降19.43%、21.26%和44.01%(P<0.05)(见图6)。图6冬种期间各处理区土壤有效氮含量的变化2.5.3土壤速效钾的变化(见图7)与本底值相比,种草区和对照区速效钾含量显著下降,而菜心区则先显著上升后又恢复到本底值水平(P<0.05)(见图7)。试验结束时,种草区、菜心区和对照区土壤速效钾分别较本底值降低71.51%、2.73%和48.37%(P<0.05)。85
草学CAOXUE草业科学2019年第5期总第249期图4冬种期间各处理区土壤电导率的变化2.5土壤养分变化2.5.1土壤速效磷的变化(见图5)种植黑麦草后土壤速效磷含量显著增加(P<0.05),而菜心区和对照区的速效磷在第二次刈割时才显著高于本底值(P<0.05)(见图5)。试验结束时,种草区和菜心区土壤速效磷含量较本底值分别升高11.28%(P<0.05)和3.88%(P>0.05);而对照区降低1.22%(P>0.05)。图5冬种期间各处理区土壤速效磷含量的变化2.5.2土壤有效氮的变化(见图6)与本底值相比,试验结束时,种草区、菜心区和对照区土壤有效氮含量分别较本底下降19.43%、21.26%和44.01%(P<0.05)(见图6)。图6冬种期间各处理区土壤有效氮含量的变化2.5.3土壤速效钾的变化(见图7)与本底值相比,种草区和对照区速效钾含量显著下降,而菜心区则先显著上升后又恢复到本底值水平(P<0.05)(见图7)。试验结束时,种草区、菜心区和对照区土壤速效钾分别较本底值降低71.51%、2.73%和48.37%(P<0.05)。85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油茶间作不同绿肥对土壤养分流失的影响[J]. 丁怡飞,曹永庆,姚小华,傅松玲,张平安,楼新良. 水土保持学报. 2018(02)
[2]稻茬种植多花黑麦草对水稻土土壤肥力的影响[J]. 乔伟艳,顾洪如,沈益新. 江苏农业科学. 2017(18)
[3]盐渍土改良技术研究进展[J]. 赵宣,韩霁昌,王欢元,张扬. 中国农学通报. 2016(08)
[4]秸秆促腐还田土壤养分及微生物量的动态变化[J]. 蔡立群,牛怡,罗珠珠,武均,岳丹,周欢,董博,张仁陟.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14(09)
[5]黑麦草调控坡面水沙输出过程研究[J]. 孙佳美,樊登星,梁洪儒,常玉,李瀚之,余新晓. 水土保持学报. 2014(02)
[6]肥料养分真实利用率计算与施肥策略[J]. 王火焰,周健民. 土壤学报. 2014(02)
[7]稻田冬种绿肥对水稻产量和土壤肥力的影响[J]. 杨滨娟,黄国勤,王超,林青,徐宁.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13(10)
[8]菜心栽培技术[J]. 邓伟金,谢灵先. 中国园艺文摘. 2012(05)
[9]长期双季稻绿肥轮作对水稻产量及稻田土壤有机质的影响[J]. 高菊生,曹卫东,李冬初,徐明岗,曾希柏,聂军,张文菊. 生态学报. 2011(16)
[10]黑麦草的饲用价值与生态作用研究[J]. 莫正海. 现代农业科技. 2010(06)
本文编号:341710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nyxlw/34171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