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农业论文 > 农艺学论文 >

强化豆科作物在北方现代农业结构中的作用

发布时间:2021-10-23 08:59
  针对我国日趋严峻的粮油安全形势,近年来《中央一号文件》对农业种植结构进行了全面的、科学的调整:"生产上重点是保口粮,油料重点发展油菜和花生;东北地区扩种大豆杂粮薯类和饲草作物,构建合理轮作制度;黄淮海地区重点是扩种花生、大豆和饲草作物"。以豆科作物为主体的北方现代农业种植制度对保障粮油安全生产、饲草的供应以及农民增收具有重大意义。首先,从生产布局看,北方区域(东北、西北及黄淮海)是油料作物大豆、花生、杂豆以及饲草作物苜蓿的主要产区。其中,大豆种植面积和产量分别约占全国68%和66%、花生分别占全国的63%和70%。其次,从豆科作物的生态效益来看,可实现用地与养地相结合、充分利用生态位优势、提高资源利用率。目前,北方豆科作物种植模式主要有:单作、间套作(玉米‖大豆、花生,玉米‖蚕豆、玉米‖豌豆等)、轮作(大豆-冬小麦,夏花生-冬小麦,绿豆-冬小麦等)等生态友好型耕作制度。其中,玉米‖大豆、花生宽幅间作是农业部在黄淮海区域主要推广模式,具有经济、社会、生态效益,能有效缓解"粮油争地、人畜争粮"矛盾,大幅提高粮油综合生产能力。通过加大国家农业政策调控,培育和推广大豆和花生耐阴、抗旱、高产及玉... 

【文章来源】: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2019,41(05)北大核心CSCD

【文章页数】:7 页

【文章目录】:
1 中国当前粮油安全问题严峻
2 豆科作物对北方现代农业种植制度中粮油生产的重要性
    2.1 北方区域豆科作物生产对全国粮油生产的重要性
    2.2 北方现代种植制度中豆科作物的主要种植方式
    2.3 豆科作物对作物群体、土壤环境的生态效益
3 玉米‖花生宽幅间作种植模式的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
    3.1 玉米‖花生宽幅间作模式的社会效益
    3.2 玉米‖花生宽幅间作模式的生态效益
    3.3 玉米‖花生宽幅间作模式的经济效益
4 国家政策对农业种植结构的宏观调控
5 对策与建议
    5.1 加大国家农业政策调控,保障粮油安全
    5.2 培育适合豆科作物间作的抗逆新品种
    5.3 发展农业现代化,提高与豆科作物间作相配套的农业机械化水平
    5.4 提高科技服务效率,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中国与美国花生生产成本及收益比较分析[J]. 董文召,张新友,韩锁义,易明林.  农业科技管理. 2017(05)
[2]辽西半干旱区玉米与花生间作对土地生产力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J]. 高砚亮,孙占祥,白伟,冯良山,杨宁,蔡倩,冯晨,张哲.  中国农业科学. 2017(19)
[3]施氮量对玉米花生宽幅间作体系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J]. 徐杰,张正,孟维伟,高华鑫,刘灵艳,张佳蕾,南镇武,万书波.  花生学报. 2017(01)
[4]不同玉米花生间作模式对系统产量及土地当量比的影响[J]. 孟维伟,高华鑫,张正,夏海勇,刘灵艳,郭峰,李宗新,万书波.  山东农业科学. 2016(12)
[5]国家发展改革委 农业部 国家林业局关于印发《全国大宗油料作物生产发展规划(2016-2020年)》通知[J].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公报. 2016(10)
[6]单粒精播对夏直播花生生育生理特性和产量的影响[J]. 张佳蕾,郭峰,孟静静,杨莎,耿耘,王丽丽,张楠,李新国,万书波.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16(11)
[7]单粒精播对花生冠层微环境、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J]. 梁晓艳,郭峰,张佳蕾,孟静静,李林,万书波,李新国.  应用生态学报. 2015(12)
[8]单粒精播对超高产花生群体结构和产量的影响[J]. 张佳蕾,郭峰,杨佃卿,孟静静,杨莎,王兴语,陶寿祥,李新国,万书波.  中国农业科学. 2015(18)
[9]山东省麦后夏直播花生生产发展潜力与对策[J]. 孙秀山,王才斌,吴正锋.  山东农业科学. 2015(06)
[10]中国花生生产布局变动解析[J]. 张怡.  中国农村经济. 2014(11)

博士论文
[1]现代农业建设与路径研究[D]. 柳金平.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3
[2]玉米花生间作群体互补竞争及防风蚀效应研究[D]. 李美.沈阳农业大学 2012
[3]玉米花生间作复合群体中氮磷吸收利用特征与种间效应的研究[D]. 焦念元.山东农业大学 2006

硕士论文
[1]玉米花生间作体系中花生适应弱光的光合机理[D]. 刘燕.河南科技大学 2015
[2]玉米花生间作对土壤肥力特性的影响[D]. 姜玉超.河南科技大学 2015
[3]豆科间作和地表覆盖对作物生长和土壤养分的影响研究[D]. 代会会.上海大学 2015
[4]间作套种模式下玉米机械化收获技术与装备的研究[D]. 屈哲.河南农业大学 2014



本文编号:345289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nyxlw/345289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08c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