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米银对土壤固氮微生物群落结构及固氮活性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1-11-16 06:48
为评估纳米银在土壤环境中的风险,采用土壤培养方式,比较了不同浓度10 nm的纳米银(10、25、50 mg·kg-1)和50 nm的纳米银(25、50、100 mg·kg-1)暴露对土壤固氮微生物数量、群落组成以及固氮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纳米银暴露下土壤固氮微生物的种类减少,且慢生根瘤菌属(Bradyrhizobium)、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流行杆菌属(Vulgatibacter)和厌氧黏细菌属(Anaeromyxobacter)的相对丰度降低,而固氮弧菌属(Azoarcus)的丰度上升,群落组成发生明显变化;10 nm的纳米银暴露7 d对固氮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最大,50 nm的纳米银暴露90 d固氮微生物群落结构变化最小;10 nm和50 nm的不同剂量纳米银暴露28 d,土壤自生固氮菌数量下降18.96%~47.28%和17.42%~27.78%;土壤固氮活性随着纳米银暴露时间的延长而降低,10 nm和50nm的不同剂量纳米银暴露90 d后,土壤固氮酶活性下降了14.55%~27.47%和17.87%~21.79%。...
【文章来源】: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19,38(12)北大核心CSCD
【文章页数】:7 页
【文章目录】: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材料
1.1.1 供试材料
1.1.2 土壤样品采集及培养
1.2 AgNP对土壤固氮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
1.2.1 土壤样品前处理
1.2.2 土壤DNA的提取及PCR扩增
1.2.3 Illumina Miseq测序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1.3 土壤自生固氮细菌数量测定
1.4 土壤固氮活性测定
1.5 数据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AgNP暴露下土壤固氮微生物OTU数量及Venn图分析
2.2 AgNP暴露下土壤固氮微生物的主要组成及丰度变化
2.3 AgNP暴露下土壤固氮微生物多样性分析
2.4 AgNP对土壤自生固氮菌数量的影响
2.5 AgNP对土壤固氮酶活性的影响
3 讨论
4 结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纳米银与银离子对土壤微生物及酶活性的影响[J]. 舒昆慧,张丽,伍玲丽,司友斌. 生态毒理学报. 2019(02)
[2]纳米银和银离子对土壤中硝化微生物及其氨氧化速率的影响[J]. 伍玲丽,张旭,舒昆慧,张丽,司友斌. 环境科学. 2019(06)
[3]纳米TiO2对土壤中氮转化相关细菌活性的影响[J]. 孙影,李琳慧,郭平.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16(20)
本文编号:3498363
【文章来源】: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19,38(12)北大核心CSCD
【文章页数】:7 页
【文章目录】: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材料
1.1.1 供试材料
1.1.2 土壤样品采集及培养
1.2 AgNP对土壤固氮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
1.2.1 土壤样品前处理
1.2.2 土壤DNA的提取及PCR扩增
1.2.3 Illumina Miseq测序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1.3 土壤自生固氮细菌数量测定
1.4 土壤固氮活性测定
1.5 数据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AgNP暴露下土壤固氮微生物OTU数量及Venn图分析
2.2 AgNP暴露下土壤固氮微生物的主要组成及丰度变化
2.3 AgNP暴露下土壤固氮微生物多样性分析
2.4 AgNP对土壤自生固氮菌数量的影响
2.5 AgNP对土壤固氮酶活性的影响
3 讨论
4 结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纳米银与银离子对土壤微生物及酶活性的影响[J]. 舒昆慧,张丽,伍玲丽,司友斌. 生态毒理学报. 2019(02)
[2]纳米银和银离子对土壤中硝化微生物及其氨氧化速率的影响[J]. 伍玲丽,张旭,舒昆慧,张丽,司友斌. 环境科学. 2019(06)
[3]纳米TiO2对土壤中氮转化相关细菌活性的影响[J]. 孙影,李琳慧,郭平.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16(20)
本文编号:349836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nyxlw/34983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