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农业论文 > 农艺学论文 >

喀斯特石漠化土壤有机碳分布、储量及植被恢复潜力评估

发布时间:2021-11-25 02:24
  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人为不合理的开发导致喀斯特地区植被锐减、土壤质量退化,形成大面积的石漠化景观。土壤质量是植被恢复重建的关键,而有机碳(质)是土壤质量的核心,在土壤肥力系统中起着重要作用。研究喀斯特地区土壤有机碳分布特征及准确估算有机碳储量,对石漠化区的植被恢复重建和土壤养分的调控与管理具有重要意义。喀斯特地区复杂的地形地貌特点,导致土壤表现出高度的空间异质性,土壤有机碳储量的估算也有许多不确定的因素。如何准确估算喀斯特地区的土壤有机碳储量,一直是十分重要而又极富争议的内容。因此,本研究以高原型喀斯特小流域土壤为研究对象,利用网格法采集2755个土壤剖面,共计23536个土壤样品,研究了喀斯特石漠化土壤有机碳含量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并对土壤有机碳储量的各项指标进行修正,合理的优化了土壤有机碳储量计算公式,通过不同估算方法的比较研究探索出一种专属于喀斯特地区土壤有机碳储量的估算方法,并对喀斯特地区土壤质量及植被恢复潜力进行评价。以期为喀斯特地区土壤资源的开发与合理利用及退化和脆弱生态系统的恢复与重建恢复提供科技支撑。主要结论如下:(1)喀斯特石漠化土壤有机碳含量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区域表层土... 

【文章来源】:贵州大学贵州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152 页

【学位级别】:博士

【部分图文】:

喀斯特石漠化土壤有机碳分布、储量及植被恢复潜力评估


研究区域土壤类型空间分布特征

垂直分布,土壤有机碳,垂直分布


图 3-1 土壤有机碳含量垂直分布图Figure 3-1 The vertical distribution of soil organic carbon content in the basin3.1.3 土壤有机碳含量空间分布特征为直观反映土壤有机碳含量在流域内的空间分布状况,利用GS+软件分层绘制出后寨河流域土壤有机碳含量空间分布图,因篇幅原因及其他土层与列出土基本相似故只进行如下土层的描述。后寨河流域内0-10、10-20cm土层厚度中的土壤有机碳含量(图3-2)呈破斑块状分布格局,整体上来看流域内20-30、30-40cm土层土壤有机碳含量空间分布与0-10、10-20cm土层土壤有机碳空间分布变化规律相同。都表现为:东南高于西北部,在上游峰丛区最高,下游洼地区为低值区。随海拔递减变化明显东南部的、中部的龙叉大山和西部的龙头山附近出现高值区,青山、荷包山、昌阁等地也出现小块高值区。基本与流域起伏多变的地形特征相吻合。

空间分布图,土壤有机碳,土层厚度


受土层厚度影响,上游峰丛洼地区40cm以下土层土壤有机碳含量较少,很多样点甚至到达基岩,因而高值区很少,土壤有机碳含量高值区主要集中在中下游区域且高值区很少(图3-3)。图 3-3 土壤有机碳含量空间分布图(40-50cm、50-60cm)Figure 3-3Spatial distribution of soil organic carbon content(40-50cm、50-60cm)总体而言,土壤深层(80-90cm、90-100cm)(图 3-4)有机碳平均含量空间分布特征基本与 40-60cm 土层土壤有机碳含量分布特征一致,也表现为从东南部向西北部逐渐减少的趋势。结合各土层厚度中土壤有机碳空间分布图可知,土层厚度(60-70cm、70-80cm)的土壤有机碳含量分布特征基本与土层(80-90cm、90-100cm)一致(限于篇幅,本研究的论文文中列出 60-70cm、70-80cm 土层土壤有机碳含量空间分布图)。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贵州无籽刺梨基地土壤及树体特征对种植年限的响应[J]. 杨皓,李婕羚,范明毅,胡继伟,李朝婵.  土壤通报. 2016(04)
[2]广西喀斯特地区不同植被恢复模式土壤质量综合评价[J]. 庞世龙,欧芷阳,申文辉,侯远瑞,黄小荣,郑威.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2016(07)
[3]江汉平原县域尺度土壤有机质空间变异特征与合理采样数研究[J]. 于雷,魏东,王惠霞,黄群,彭妍,徐鸳媛.  自然资源学报. 2016(05)
[4]山东省土壤有机碳密度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J]. 代杰瑞,庞绪贵,曾宪东,王红晋.  环境科学研究. 2015(09)
[5]岩溶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有机碳及其组分的影响[J]. 陈高起,傅瓦利,沈艳,伍宇春,胡宁,文志林.  水土保持学报. 2015(03)
[6]典型喀斯特高基岩出露坡地表层土壤有机碳空间异质性及其储量估算方法[J]. 吴敏,刘淑娟,叶莹莹,张伟,王克林,陈洪松.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15(06)
[7]海南尖峰岭热带山地雨林土壤有机碳密度空间分布特征[J]. 郭晓伟,骆土寿,李意德,许涵,陈德祥,林明献,周璋,杨怀.  生态学报. 2015(23)
[8]黄土丘陵区小流域尺度土壤有机碳密度及储量[J]. 薛志婧,马露莎,安韶山,王万忠.  生态学报. 2015(09)
[9]若尔盖高寒退化湿地土壤碳氮磷比及相关性分析[J]. 青烨,孙飞达,李勇,陈文业,李昕.  草业学报. 2015(03)
[10]四川省仁寿县土壤有机碳空间分布特征及其主控因素[J]. 罗由林,李启权,王昌全,张新,张维,贾荔,袁大刚,吴德勇.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15(01)

博士论文
[1]黄土高原地区土壤养分的空间分布及其影响因素[D]. 刘志鹏.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教育部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2013

硕士论文
[1]普定后寨河流域土壤有机碳储量估算[D]. 田潇.贵州大学 2015
[2]不同生态区农田土壤有机碳含量空间变异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D]. 杜沐东.四川农业大学 2013
[3]莽山土壤有机碳空间分布及其影响因子分析[D]. 肖毅峰.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13
[4]小流域尺度下土壤有机碳储量估算与空间分布特征研究[D]. 孟莹.华中农业大学 2012
[5]彭山土壤有机碳和全氮密度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 刘艳婷.四川农业大学 2012
[6]井冈山森林土壤有机碳密度空间分布及影响因子[D]. 郭建明.南昌大学 2011
[7]湖南省土壤有机碳密度、储量的空间分布格局及其影响因子分析[D]. 陈仕栋.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11
[8]川西山地小流域土壤有机碳空间分布特征研究[D]. 李玉琴.四川农业大学 2008



本文编号:351722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nyxlw/351722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0ad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