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农业论文 > 农艺学论文 >

东北中温带不同土地利用下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及土壤化学性质研究

发布时间:2021-12-08 23:04
  作为土壤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驱动者,土壤微生物的群落可以用来表征土壤生态过程及其对地上植被变化的响应机制。土壤碳、氮和磷的含量及其比例关系是反应土壤内部碳氮磷循环的重要指标,是衡量土壤养分平衡的重要参数,通过土壤碳、氮和磷三者之间比例关系的变化可以评价生态过程对全球变化的响应。针对影响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以及土壤化学性质的三个重要因素1)地上植被发育、2)地表凋落物处理、3)不同土地利用,以地理空间分布尺度对东北中温带区域: (1)黄泥河国家级森林自然保护区不同林型、不同植被发育阶段(白桦幼龄林、白桦中龄林、白桦近熟林、白桦成熟林、蒙古栎幼龄林、蒙古栎中龄林、蒙古栎近熟林、蒙古栎成熟林、针阔混交幼龄、针阔混交中龄林、不同地上植被群落组成的阔叶中龄林、阔叶近熟林及红松纯林), (2)长白山阔叶红松林模拟地表凋落物移除、加倍情形, (3)不同土地利用(森林、草地和农田)pH值、土壤碳、氮、磷的含量及其比例关系、微生物生物量和群落结构,并进行定量测定,分析东北中温带三种因素下土壤化学性质、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变化,以探究不同土地利用下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及土壤化学性质。分析得出1)东北中温... 

【文章来源】:延边大学吉林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5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内容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4 国内外研究进展
        1.4.1 土壤微生物群落
        1.4.2 森林土壤微生物群落
        1.4.3 草地、农田土壤微生物群落
        1.4.4 微生物群落地理分布
    1.5 数据处理及技术路线
第二章 研究区域概况及样品预处理
    2.1 研究区概况
        2.1.1 黄泥河自然保护区
        2.1.2 长白山自然保护区
        2.1.3 铁岭农田区
    2.2 样品采集及测定方法
        2.2.1 样地选取
        2.2.2 样品采集
        2.2.3 土壤化学性质的测定
        2.2.4 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的测定
第三章 不同森林类型、发育阶段下土壤化学性质及微生物群落结构
    3.1 土壤化学性质
    3.2 土壤微生物的群落结构
        3.2.1 不同林型不同发育阶段土壤微生物的生物量
        3.2.2 不同林型不同发育阶段土壤微生物的群落结构
    3.3 小结
第四章 凋落物处理下土壤化学性质及微生物群落结构
    4.1 土壤化学性质
    4.2 土壤微生物的群落结构
        4.2.1 凋落物处理下土壤微生物的生物量
        4.2.2 凋落物处理下土壤微生物的群落结构
    4.3 小结
第五章 不同土地利用下土壤化学性质及微生物群落结构
    5.1 土壤化学性质
    5.2 土壤微生物的群落结构
        5.2.1 不同土地利用土壤微生物的生物量
        5.2.2 不同土地利用土壤微生物的群落结构
    5.3 小结
第六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凋落物管理对樟子松人工林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J]. 王巍巍,赵琼,赵欣然,曾德慧,艾桂艳.  生态学杂志. 2015(09)
[2]森林植被与土壤微生物关系研究进展[J]. 张颖慧.  安徽农业科学. 2014(30)
[3]长白山三种主要林地土壤甲烷通量[J]. 耿世聪,陈志杰,张军辉,娄鑫,王秀秀,戴冠华,韩士杰,于丹丹.  生态学杂志. 2013(05)
[4]长白山原始红松林次生演替过程中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和酶活性变化[J]. 胡嵩,张颖,史荣久,韩斯琴,李慧,徐慧.  应用生态学报. 2013(02)
[5]吉林黄泥河自然保护区马鹿冬季栖息地选择[J]. 朱洪强,葛志勇,毛之夏,刘庚,常素慧,李成,张晓东,白玉刚.  四川动物. 2012(03)
[6]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研究方法[J]. 吴才武,赵兰坡.  中国农学通报. 2011(11)
[7]森林凋落物的微生物分解[J]. 严海元,辜夕容,申鸿.  生态学杂志. 2010(09)
[8]不同发育阶段杉木人工林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J]. 刘丽,段争虎,汪思龙,胡江春,胡治刚,张倩茹,王书锦.  生态学杂志. 2009(12)
[9]土壤微生物生物地理学研究进展[J]. 贺纪正,葛源.  生态学报. 2008(11)
[10]广西喀斯特地区植被演替对土壤质量的影响[J]. 王韵,王克林,邹冬生,李林,陈志辉.  水土保持学报. 2007(06)

博士论文
[1]武夷山不同海拔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变化特征[D]. 金裕华.南京林业大学 2012

硕士论文
[1]酸性森林土壤氮转化速率特点与氮保持关系的研究[D]. 张艳晨.南京师范大学 2014
[2]黄泥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资源评价与开发策略研究[D]. 姜春艳.吉林农业大学 2014



本文编号:352941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nyxlw/352941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d4e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