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农业论文 > 农艺学论文 >

连续秸秆还田对稻麦轮作农田土壤养分、微生物活性及碳库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2-01-04 22:33
  目前,我国每年作物秸秆总量达8亿吨,约占全世界总量的30%,是一种数量巨大的可再生资源。秸秆富含大量的碳、氮、磷、钾等营养元素,既可以培肥地力,又可以为下茬作物高产栽培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然而,秸秆还田量过少不仅对土壤肥力影响甚微,而且易导致剩余秸秆无处堆放;秸秆还田量过多会导致土壤高温,与大气环境交换不通畅,反而不利于作物生长。因此,通过探讨连续不同秸秆还田量对稻麦轮作农田土壤肥力和作物生长的影响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通过3年6季田间定位试验,共设7个处理,分别以25%、50%、75%、100%稻麦秸秆均还田和100%麦季稻秸还田、100%稻季麦秸还田为梯度,以稻麦秸秆均不还田为对照。研究了连续秸秆还田对苏中稻麦轮作区农田土壤养分、微生物活性、碳库及产量的影响,旨在探索出兼顾土壤肥力和作物产量的适宜秸秆还田量,对完善该地区秸秆还田技术和缓解农田生态压力具有重要意义。试验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连续秸秆还田量对土壤养分和作物产量的影响在本试验施肥水平下,经过连续5季和6季秸秆还田试验后,相比秸秆不还田,不同秸秆还田量处理下的稻季和麦季土壤全氮、全磷、全钾、速效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均有所增加... 

【文章来源】:南京农业大学江苏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7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研究背景与课题来源
        1.1.1 研究背景
        1.1.2 项目来源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秸秆还田对土壤物理性状的影响
        1.2.2 秸秆还田对土壤养分和作物产量的影响
            1.2.2.1 秸秆还田对土壤养分的影响
            1.2.2.2 秸秆还田对作物产量的影响
        1.2.3 秸秆还田对土壤微生物和酶活性的影响
        1.2.4 秸秆还田对土壤碳库的影响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1.4 研究内容
    1.5 技术路线
第二章 连续秸秆还田对土壤养分和作物产量的影响
    2.1 材料与方法
        2.1.1 试验地概况
        2.1.2 试验设计与田间管理
        2.1.3 样品采集与测定
        2.1.4 数据分析
    2.2 结果与分析
        2.2.1 连续秸秆还田对土壤养分的影响
            2.2.1.1 对稻季土壤养分的影响
            2.2.1.2 对麦季土壤养分的影响
        2.2.2 连续秸秆还田对作物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2.2.2.1 对水稻产量的影响
            2.2.2.2 对小麦产量的影响
            2.2.2.3 秸秆还田对稻麦轮作农田周年粮食产量的影响
        2.2.3 连续秸秆还田对稻麦轮作农田周年土壤养分和作物产量的影响
            2.2.3.1 秸秆还田对稻田周年土壤养分及水稻产量的影响
            2.2.3.2 秸秆还田对麦田周年土壤养分及小麦产量的影响
    2.3 讨论与小结
        2.3.1 讨论
        2.3.2 小结
第三章 连续秸秆还田对土壤微生物活性的影响
    3.1 材料与方法
        3.1.1 试验地概况
        3.1.2 试验设计与田间管理
        3.1.3 样品采集与测定
        3.1.4 数据分析
    3.2 结果与分析
        3.2.1 连续秸秆还田对土壤微生物数量的影响
            3.2.1.1 对稻季土壤微生物数量的影响
            3.2.1.2 对麦季土壤微生物数量的影响
        3.2.2 连续秸秆还田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3.2.2.1 对稻季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3.2.2.2 对麦季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3.3 讨论与小结
        3.3.1 讨论
        3.3.2 小结
第四章 连续秸秆还田对土壤有机碳库的影响
    4.1 材料与方法
        4.1.1 试验地概况
        4.1.2 试验设计与田间管理
        4.1.3 样品采集与测定
        4.1.4 数据分析
    4.2 结果与分析
        4.2.1 连续秸秆还田对稻季土壤总有机碳及活性碳组分的影响
            4.2.1.1 对土壤总有机碳的影响
            4.2.1.2 对土壤易氧化有机碳的影响
            4.2.1.3 对土壤水溶性有机碳的影响
            4.2.1.4 对土壤碳素有效率和碳库管理指数的影响
        4.2.2 连续秸秆还田对麦季土壤总有机碳及活性炭组分的影响
            4.2.2.1 对土壤总有机碳的影响
            4.2.2.2 对土壤易氧化有机碳的影响
            4.2.2.3 对土壤水溶性有机碳的影响
            4.2.2.4 对土壤碳素有效率和碳库管理指数的影响
    4.4 讨论与小结
        4.4.1 讨论
        4.4.2 小结
第五章 讨论与结论
    5.1 讨论
    5.2 结论
    5.3 创新点
    5.4 不足之处和展望
参考文献
硕士期间发表学术论文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秸秆还田对滨海粘质盐土物理性状和棉花产量的影响[J]. 张玉文,毛伟兵,刘鸿敏,孙玉霞,贾利梅,郑乾坤.  中国农学通报. 2016(06)
[2]深松及秸秆还田对表层土壤物理性状及玉米产量的影响[J]. 邓智惠,刘新梁,李春阳,闫洪奎.  作物杂志. 2015(06)
[3]深耕和秸秆还田对土壤微生物数量的影响[J]. 冀保毅,李传宝,赵亚丽,陈海雁,李潮海.  山东农业科学. 2015(11)
[4]免耕条件下秸秆还田量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J]. 蔡丽君,张敬涛,盖志佳,刘婧琦,张伟,赵桂范,郑海燕,王庆胜,龚振平,马春梅.  土壤通报. 2015(05)
[5]秸秆还田对冬小麦产量和氮、磷、钾吸收利用的影响[J]. 黄婷苗,郑险峰,侯仰毅,李晓,王朝辉.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15(04)
[6]秸秆还田和保护性耕作对砂姜黑土有机质和氮素养分的影响[J]. 王晓波,车威,纪荣婷,何传龙,朱安宁,王伏伟,朱林.  土壤. 2015(03)
[7]关中平原作物秸秆不同还田方式对土壤有机碳和碳库管理指数的影响[J]. 李硕,李有兵,王淑娟,师江澜,田霄鸿.  应用生态学报. 2015(04)
[8]长期施用化肥及秸秆还田对砂姜黑土细菌群落的影响[J]. 孙瑞波,郭熙盛,王道中,褚海燕.  微生物学通报. 2015(10)
[9]水稻秸秆还田对土壤磷酸酶活性及速效磷含量的影响[J]. 战厚强,颜双双,王家睿,马春梅,龚振平,董守坤,张钦文.  作物杂志. 2015(02)
[10]秸秆还田下长期连作棉田土壤有机碳活性组分的变化特征[J]. 黄金花,刘军,杨志兰,魏飞,郭成藏,景峰,刘建国.  生态环境学报. 2015(03)

博士论文
[1]秸秆还田供钾效果与调控土壤供钾的机制研究[D]. 李继福.华中农业大学 2015
[2]基于长期耕作和秸秆还田的农田土壤碳库演变、固碳减排潜力和碳足迹分析[D]. 田慎重.山东农业大学 2014
[3]深耕与秸秆还田的土壤改良效果及其作物增产效应研究[D]. 冀保毅.河南农业大学 2013
[4]秸秆还田方式与施肥对水稻土壤微生物学特性的影响[D]. 刘骁蒨.四川农业大学 2013
[5]紫色土稻田磷素迁移流失及环境影响研究[D]. 李学平.西南大学 2008
[6]华中亚热带红壤与水稻土磷素的形态与转化过程[D]. 向万胜.华中农业大学 2003

硕士论文
[1]秸秆还田对植烟土壤理化性质及生物学特性影响研究[D]. 薄国栋.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4
[2]深层秸秆还田对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D]. 殷程程.吉林农业大学 2014
[3]秸秆还田耦合施氮水平对稻田土壤生化特征及水稻生育特性的影响[D]. 裴鹏刚.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4
[4]秸秆还田与耕作方式对麦—玉两熟农田土壤质量和生产力的影响[D]. 赵红香.山东农业大学 2013
[5]不同秸秆还田方式对土壤生物学特征的影响[D]. 丁永亮.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3
[6]秸秆还田对土壤养分、微生物量与酶活性的影响研究[D]. 王磊.安徽农业大学 2011
[7]连续秸秆还田与耕作方式轮换对土壤理化性状及水稻养分吸收和产量影响[D]. 张大伟.南京农业大学 2009
[8]不同耕作方式对土壤微生物生理类群和酶活性的影响[D]. 王静.甘肃农业大学 2008
[9]不同耕作方式和稻草还田量对晚稻生长发育与土壤肥力的影响[D]. 卜毓坚.湖南农业大学 2007
[10]长期秸秆还田改土培肥综合效应的研究[D]. 孙伟红.山东农业大学 2004



本文编号:356917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nyxlw/356917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2c2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