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蔗宿根矮化病感病与非感病株根际土壤生物学性状及细菌群落结构特征
发布时间:2022-01-22 18:16
【目的】比较甘蔗宿根矮化病(ratoon stunting disease,RSD)感病植株与非感病植株根际土壤的生物学性状及细菌群落结构特征,旨在为构建甘蔗健康的根际微环境,筛选高效RSD生防细菌提供参考。【方法】通过田间调查和实验室鉴定,以甘蔗RSD感病植株为试材,非感病植株为对照,采集甘蔗RSD感病植株和非感病植株的根际土壤,并基于传统和现代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了甘蔗RSD感病植株和非感病植株根际土壤的生物学性状和细菌群落结构特征。【结果】与甘蔗RSD非感病植株相比,感病植株根际土壤中指示土壤肥力与健康状况的生物学性状指标β-葡糖苷酶、磷酸酶和氨肽酶活性,以及微生物生物量碳、氮、磷显著降低;同时,指示细菌丰富度的Chao1指数和指示细菌多样性的Shannon指数显著下降。门分类水平与非感病甘蔗植株相比,RSD感病植株根际土壤中Proteobacteria (变形杆菌门)、Actinobacteria (放线菌门)、Gemmatimonadetes (芽单胞菌门)和Nitrospirae (硝化螺旋菌门)等优势门类细菌占比呈倍级降低,但Chloroflexi (绿弯菌门)、Acid...
【文章来源】: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19,25(06)北大核心CSCD
【文章页数】:7 页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甘蔗宿根矮化病多克隆抗体和免疫磁珠的制备[J]. 郭莺,汪文华,刘黎卿,胡敏. 生物技术通报. 2018(06)
[2]广西主要蔗区甘蔗宿根矮化病调查[J]. 韦金菊,宋修鹏,黄伟华,覃振强,张荣华,刘璐,邓展云,李杨瑞. 南方农业学报. 2017(07)
[3]番茄青枯病罹病植株和健康植株根际土壤细菌群落结构的初步分析[J]. 杨尚东,赵久成,郭伊娟,吴俊,龙明华. 中国蔬菜. 2014(08)
[4]PCR检测甘蔗宿根矮化病研究简述[J]. 张荣跃,李文凤,黄应昆,罗志明,申科,王晓燕,尹炯,单红丽. 中国糖料. 2014(03)
[5]衡阳紫色土丘陵坡地土壤酶活性对植被恢复的响应[J]. 杨宁,杨满元,雷玉兰,艾昱,付美云,林仲桂. 生态环境学报. 2014(04)
[6]甘蔗宿根矮化病研究进展[J]. 陈明辉,杨丽涛,谢晓娜,刘光玲,孙富,杨建波,李杨瑞. 南方农业学报. 2011(03)
[7]土壤管理措施及环境因素对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影响研究进展[J]. 钟文辉,蔡祖聪. 生物多样性. 2004(04)
[8]根系分泌物与根际微生物相互作用研究综述[J]. 朱丽霞,章家恩,刘文高. 生态环境. 2003(01)
[9]旱地土壤微生物磷测定方法研究[J]. 吴金水,肖和艾,陈桂秋,黄敏. 土壤学报. 2003(01)
博士论文
[1]宿根矮化病病原菌特性及其侵染后的甘蔗生理和基因差异表达[D]. 张小秋.广西大学 2017
硕士论文
[1]嫁接对西瓜根际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及生物学性状的影响[D]. 赵久成.广西大学 2014
本文编号:3602671
【文章来源】: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19,25(06)北大核心CSCD
【文章页数】:7 页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甘蔗宿根矮化病多克隆抗体和免疫磁珠的制备[J]. 郭莺,汪文华,刘黎卿,胡敏. 生物技术通报. 2018(06)
[2]广西主要蔗区甘蔗宿根矮化病调查[J]. 韦金菊,宋修鹏,黄伟华,覃振强,张荣华,刘璐,邓展云,李杨瑞. 南方农业学报. 2017(07)
[3]番茄青枯病罹病植株和健康植株根际土壤细菌群落结构的初步分析[J]. 杨尚东,赵久成,郭伊娟,吴俊,龙明华. 中国蔬菜. 2014(08)
[4]PCR检测甘蔗宿根矮化病研究简述[J]. 张荣跃,李文凤,黄应昆,罗志明,申科,王晓燕,尹炯,单红丽. 中国糖料. 2014(03)
[5]衡阳紫色土丘陵坡地土壤酶活性对植被恢复的响应[J]. 杨宁,杨满元,雷玉兰,艾昱,付美云,林仲桂. 生态环境学报. 2014(04)
[6]甘蔗宿根矮化病研究进展[J]. 陈明辉,杨丽涛,谢晓娜,刘光玲,孙富,杨建波,李杨瑞. 南方农业学报. 2011(03)
[7]土壤管理措施及环境因素对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影响研究进展[J]. 钟文辉,蔡祖聪. 生物多样性. 2004(04)
[8]根系分泌物与根际微生物相互作用研究综述[J]. 朱丽霞,章家恩,刘文高. 生态环境. 2003(01)
[9]旱地土壤微生物磷测定方法研究[J]. 吴金水,肖和艾,陈桂秋,黄敏. 土壤学报. 2003(01)
博士论文
[1]宿根矮化病病原菌特性及其侵染后的甘蔗生理和基因差异表达[D]. 张小秋.广西大学 2017
硕士论文
[1]嫁接对西瓜根际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及生物学性状的影响[D]. 赵久成.广西大学 2014
本文编号:360267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nyxlw/36026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