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农业论文 > 农艺学论文 >

黄土高原典型区水土保持技术评估与需求分析——以安塞为例

发布时间:2022-10-10 21:17
  黄土高原是我国乃至全球水土流失治理的重点地区,经过40多年的治理,积累了种类多样的水土保持技术,对遏制和缓解水土流失和生态退化起到了良好作用。目前由于缺乏对具体治理需求的考量,从而影响水土保持技术效果的发挥,故技术评估和需求分析是选择适宜可行生态治理技术的重要环节。选择安塞纸坊沟流域和南沟流域的4个自然村为研究区,通过实地调研、利益相关者问卷调查和地理空间分析,旨在辨识并评估现有水土保持技术,识别技术需求,构建指标体系分析其立地适宜性和社会-经济可行性。研究结果表明,农户主要应用3类12项技术,工程类和生物类技术应用居多,生物类中地埂植物带和农业类技术应用较少;目前应用的水土保持技术整体效果较好,专家认为12项技术中工程类的梯田和淤地坝、生物类的地埂植物带综合表现最好,农户对梯田和水平沟、鱼鳞坑整地等坡面治理技术的效果评分高于专家,对淤地坝、谷坊等沟道治理技术以及集雨水窖和保护性耕作技术的效果评分低于专家,农户更关注技术的经济效益;技术存在的问题表现在梯田和治沟造地配套措施不完善,淤地坝、谷坊和水窖缺少修缮维护;识别出的技术需求分为3类,即新技术、改良技术和配套技术;纸坊沟流域的两个村... 

【文章页数】:11 页

【文章目录】:
1 研究区概况
2 研究方法和数据来源
    2.1 技术识别和评估方法
    2.2 技术需求分析方法
        2.2.1 确定指标体系
        2.2.2 指标因子赋值和权重
        2.2.3 技术需求的空间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水土保持技术应用现状与特征
    3.2 水土保持技术评估
    3.3 水土保持技术需求识别
    3.4 技术需求的空间分布
4 结论与讨论
    4.1 结论
    4.2 讨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典型脆弱生态区生态退化趋势与治理技术需求分析[J]. 甄霖,胡云锋,魏云洁,罗琦,韩月琪.  资源科学. 2019(01)
[2]延安市生态修复双赢模式实证研究[J]. 曹世雄,刘伟,赵麦换,冯飞.  生态学报. 2018(22)
[3]生态技术评价方法与模型研究——理论模型设计[J]. 胡小宁,谢晓振,郭满才,王继军.  自然资源学报. 2018(07)
[4]黄土高原不同植被恢复方式对土壤水分坡面变化的影响[J]. 安文明,韩晓阳,李宗善,王帅,伍星,吕一河,刘国华,傅伯杰.  生态学报. 2018(13)
[5]国内外生态治理技术及其评价研究综述(英文)[J]. 甄霖,闫慧敏,胡云锋,薛智超,肖玉,谢高地,马建霞,王继军.  Journal of Resources and Ecology. 2017(04)
[6]黄土高原典型区植被恢复及其对生态系统服务的影响[J]. 张琨,吕一河,傅伯杰.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2017(01)
[7]黄土高原生态工程的生态成效[J]. 刘国彬,上官周平,姚文艺,杨勤科,赵敏娟,党小虎,郭明航,王国梁,王兵.  中国科学院院刊. 2017(01)
[8]生态技术评价方法及全球生态治理技术研究[J]. 甄霖,王继军,姜志德,刘孝盈,张长印,马建霞,肖玉,谢永生,谢高地.  生态学报. 2016(22)
[9]黄土高原丘陵区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生态环境效应评价[J]. 王兵,张光辉,刘国彬,杨勤科,杨艳芬.  农业工程学报. 2012(20)
[10]黄土高原地区森林植被生态需水研究[J]. 何永涛,李文华,李贵才,闵庆文,赵海珍.  环境科学. 2004(03)



本文编号:369036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nyxlw/369036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1ab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