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水热耦合的草地—农田界面宽度的判定
发布时间:2022-10-11 11:52
农牧交错带自东北向西南纵贯中国北部分布,是重要的水源涵养区域,同时阻挡西、北部沙漠的向东、南的入侵,是中东部地区的重要生态屏障。农牧交错带具有明显的易变性和生态脆弱性,随着人口的持续增长以及社会资源需求的不断扩增,使农牧交错带内的部分草地被开垦为农田,造成草地-农田界面大量存在。定量化研究是解决界面动态和机制复杂性问题的关键,能够增强我们对界面结构、功能和以及产生结果的理解和认识。本文以我国北方典型农牧交错带的天然草地—农田界面和南方典型农牧交错带人工草地—农田界面为研究对象,采用移动窗口法,通过野外测定和室内统计相结合的方式,(1)动态监测研究区不同季节的土壤水分和土壤温度;(2)确定南方农牧交错带和北方农牧交错带的两个研究区草地—农田的土壤水分、土壤温度及水热耦合界面位置和宽度;(3)根据两个研究区内土壤水分、土壤温度和水热耦合界面影响域划分功能区系统类型,并对比分析功能区系统间的土壤水分和土壤温度的变化。得出以下主要结论:(1)南方农牧交错带草地生态系统和农田生态系统之间存在着人工草地—农田复合功能区系统,即界面影响域。在空间上,研究区人工草地土壤表层(0—20 cm)一年四季的...
【文章页数】:5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st
第一章 前言
1.1 农牧交错带研究进展
1.1.1 农牧交错带的发展状况
1.1.2 我国农牧交错带概况
1.2 生态界面研究进展
1.2.1 生态界面存在的判定
1.2.2 生态界面影响域的判定方法
1.2.3 生态界面影响域判定因子的选择
1.2.4 草地-农田界面研究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与研究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1.1 南方农牧交错带人工草地—农田界面
2.1.2 北方农牧交错带天然草地—农田界面
2.2 研究方法
2.2.1 移动窗口法
第三章 南方农牧交错带人工草地—农田土壤界面宽度的判定
3.1 材料与方法
3.1.1 研究区概况
3.1.2 样地布设和取样方法
3.1.3 分析方法和数据处理
3.2 结果与分析
3.2.1 人工草地—农田界面土壤水分的季节变化
3.2.2 人工草地—农田土壤水分界面宽度的判定
3.2.3 人工草地—农田界面土壤温度的季节变化
3.2.4 人工草地—农田土壤温度界面的判定
3.2.5 人工草地—农田土壤水热耦合界面宽度的判定
3.2.5.1 土壤水热沿界面的空间变化
3.2.5.2 土壤水热影响域的确定
3.3 讨论
3.3.1 人工草地—农田界面土壤水分界面
3.3.2 人工草地—农田土壤温度界面
3.3.3 人工草地—农田土壤水热耦合界面
3.4 结论
3.4.1 人工草地—农田土壤水分界面
3.4.2 人工草地—农田土壤温度界面
3.4.3 人工草地—农田土壤水热耦合界面
第四章 北方农牧交错带天然草地-农田土壤界面宽度的判定
4.1 材料与方法
4.1.1 研究区概况
4.1.2 样地布设和取样方法
4.1.3 分析方法和数据处理
4.2 结果与分析
4.2.1 天然草地—农田界面土壤水分的春、夏、秋季变化
4.2.2 天然草地—农田土壤水分界面宽度的判定
4.2.3 天然草地—农田界面土壤温度的春、夏、秋季变化
4.2.4 天然草地—农田土壤温度界面宽度的判定
4.2.5 天然草地—农田土壤水热耦合界面宽度的判定
4.2.5.1 天然草地—农田界面土壤水热沿界面的空间变化
4.2.5.2 天然草地—农田界面土壤水热影响域的确定
4.3 讨论
4.3.1 天然草地—农田界面土壤水分界面
4.3.2 天然草地—农田界面土壤温度界面
4.3.3 天然草地—农田界面土壤水热耦合界面
4.4 结论
4.4.1 天然草地—农田土壤水分界面
4.4.2 天然草地—农田土壤温度界面
4.4.3 天然草地—农田土壤水热耦合界面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贵州喀斯特山区人工草地-农田景观土壤温度界面季节性变化[J]. 郝俊,陈超,王建立,杨丰,刘洪来. 生态学报. 2017(11)
[2]An analytical model for estimating soil temperature profiles on the Qinghai-Tibet Plateau of China[J]. HU Guojie,ZHAO Lin,WU Xiaodong,LI Ren,WU Tonghua,XIE Changwei,QIAO Yongping,SHI Jianzong,CHENG Guodong. Journal of Arid Land. 2016(02)
[3]贵州人工草地-农田景观土壤水分界面研究[J]. 王建立,刘洪来,杨丰,唐文汉,程巍. 草地学报. 2015(04)
[4]气候季节划分标准在贵州地区的适用性分析[J]. 张东海,白慧,周文钰,龙俐. 高原山地气象研究. 2014(04)
[5]华北农牧交错带农田-草地景观土壤速效氮界面研究[J]. 傅尧,刘利,林长存. 草地学报. 2014(06)
[6]贵州人工草地-农田界面土壤温度影响域研究[J]. 杨丰,刘洪来,陈超,黎琳,孔德顺,吴文旋,赵丽丽,向俊. 草地学报. 2013(06)
[7]城市不同地表覆盖类型对土壤呼吸的影响[J]. 付芝红,呼延佼奇,李锋,宋英石,赵丹,李慧. 生态学报. 2013(18)
[8]Effects of vegetation height and density on soil temperature variations[J]. SONG YanTao,ZHOU DaoWei,ZHANG HongXiang,LI GuangDi,JIN YingHua,LI Qiang.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2013(08)
[9]农牧交错带农田草地界面土壤温度的影响域[J]. 刘洪来,黎琳,陈彦希,陈超. 贵州农业科学. 2011(09)
[10]农田-草地景观镶嵌体土壤水分界面瞬时判定初探[J]. 王红梅,张桂杰,谢应忠,王堃,郭小娟. 农业科学研究. 2010(04)
硕士论文
[1]巴丹吉林沙漠腹地土壤温度观测及其变化特征[D]. 韩晓.兰州大学 2013
本文编号:3690525
【文章页数】:5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st
第一章 前言
1.1 农牧交错带研究进展
1.1.1 农牧交错带的发展状况
1.1.2 我国农牧交错带概况
1.2 生态界面研究进展
1.2.1 生态界面存在的判定
1.2.2 生态界面影响域的判定方法
1.2.3 生态界面影响域判定因子的选择
1.2.4 草地-农田界面研究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与研究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1.1 南方农牧交错带人工草地—农田界面
2.1.2 北方农牧交错带天然草地—农田界面
2.2 研究方法
2.2.1 移动窗口法
第三章 南方农牧交错带人工草地—农田土壤界面宽度的判定
3.1 材料与方法
3.1.1 研究区概况
3.1.2 样地布设和取样方法
3.1.3 分析方法和数据处理
3.2 结果与分析
3.2.1 人工草地—农田界面土壤水分的季节变化
3.2.2 人工草地—农田土壤水分界面宽度的判定
3.2.3 人工草地—农田界面土壤温度的季节变化
3.2.4 人工草地—农田土壤温度界面的判定
3.2.5 人工草地—农田土壤水热耦合界面宽度的判定
3.2.5.1 土壤水热沿界面的空间变化
3.2.5.2 土壤水热影响域的确定
3.3 讨论
3.3.1 人工草地—农田界面土壤水分界面
3.3.2 人工草地—农田土壤温度界面
3.3.3 人工草地—农田土壤水热耦合界面
3.4 结论
3.4.1 人工草地—农田土壤水分界面
3.4.2 人工草地—农田土壤温度界面
3.4.3 人工草地—农田土壤水热耦合界面
第四章 北方农牧交错带天然草地-农田土壤界面宽度的判定
4.1 材料与方法
4.1.1 研究区概况
4.1.2 样地布设和取样方法
4.1.3 分析方法和数据处理
4.2 结果与分析
4.2.1 天然草地—农田界面土壤水分的春、夏、秋季变化
4.2.2 天然草地—农田土壤水分界面宽度的判定
4.2.3 天然草地—农田界面土壤温度的春、夏、秋季变化
4.2.4 天然草地—农田土壤温度界面宽度的判定
4.2.5 天然草地—农田土壤水热耦合界面宽度的判定
4.2.5.1 天然草地—农田界面土壤水热沿界面的空间变化
4.2.5.2 天然草地—农田界面土壤水热影响域的确定
4.3 讨论
4.3.1 天然草地—农田界面土壤水分界面
4.3.2 天然草地—农田界面土壤温度界面
4.3.3 天然草地—农田界面土壤水热耦合界面
4.4 结论
4.4.1 天然草地—农田土壤水分界面
4.4.2 天然草地—农田土壤温度界面
4.4.3 天然草地—农田土壤水热耦合界面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贵州喀斯特山区人工草地-农田景观土壤温度界面季节性变化[J]. 郝俊,陈超,王建立,杨丰,刘洪来. 生态学报. 2017(11)
[2]An analytical model for estimating soil temperature profiles on the Qinghai-Tibet Plateau of China[J]. HU Guojie,ZHAO Lin,WU Xiaodong,LI Ren,WU Tonghua,XIE Changwei,QIAO Yongping,SHI Jianzong,CHENG Guodong. Journal of Arid Land. 2016(02)
[3]贵州人工草地-农田景观土壤水分界面研究[J]. 王建立,刘洪来,杨丰,唐文汉,程巍. 草地学报. 2015(04)
[4]气候季节划分标准在贵州地区的适用性分析[J]. 张东海,白慧,周文钰,龙俐. 高原山地气象研究. 2014(04)
[5]华北农牧交错带农田-草地景观土壤速效氮界面研究[J]. 傅尧,刘利,林长存. 草地学报. 2014(06)
[6]贵州人工草地-农田界面土壤温度影响域研究[J]. 杨丰,刘洪来,陈超,黎琳,孔德顺,吴文旋,赵丽丽,向俊. 草地学报. 2013(06)
[7]城市不同地表覆盖类型对土壤呼吸的影响[J]. 付芝红,呼延佼奇,李锋,宋英石,赵丹,李慧. 生态学报. 2013(18)
[8]Effects of vegetation height and density on soil temperature variations[J]. SONG YanTao,ZHOU DaoWei,ZHANG HongXiang,LI GuangDi,JIN YingHua,LI Qiang.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2013(08)
[9]农牧交错带农田草地界面土壤温度的影响域[J]. 刘洪来,黎琳,陈彦希,陈超. 贵州农业科学. 2011(09)
[10]农田-草地景观镶嵌体土壤水分界面瞬时判定初探[J]. 王红梅,张桂杰,谢应忠,王堃,郭小娟. 农业科学研究. 2010(04)
硕士论文
[1]巴丹吉林沙漠腹地土壤温度观测及其变化特征[D]. 韩晓.兰州大学 2013
本文编号:369052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nyxlw/36905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