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30年来黄河三角洲耕地轨迹转化及驱动力研究
发布时间:2024-04-22 03:18
黄河三角洲是山东省乃至全国重要的土地增长区和耕地资源储备区,耕地是研究区最重要的景观类型之一。通过Landsat TM/OLI遥感影像解译,获取黄河三角洲1986、1992、1998、2004、2010和2016年6个时期用地类型分布,使用轨迹分析法分析耕地轨迹的时空变化。借助斑块占景观面积比例指数(PLAND)、散布与并列指数(IJI)、面积加权平均斑块分维指数(FREAC-AM),分析不同耕地转化类型的景观格局。选择自然环境、社会经济和区位因素3大类共13个影响因子,利用Logistic回归模型对耕地转化进行驱动力分析。结果表明:①1986—2004年黄河三角洲耕地面积由1 390. 16 km2,增长至2 184 km2,2016年减少至2 138. 88 km2,1986—2016年间研究区耕地和耕地占三角洲总面积比例呈先增长后下降趋势。30年间未利用地向耕地转入322. 46 km2,是耕地增加的主要来源,耕地向建设用地输出107. 82 km2,是耕地转出的主要去向...
【文章页数】:8 页
【文章目录】:
1 研究区域界定
2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2.1 数据来源及处理
2.2 研究方法
2.2.1 耕地转化轨迹构造
2.2.2 耕地转化轨迹景观格局指数
2.2.3 Logistic回归模拟
3 结果与分析
3.1 黄河三角洲面积和耕地面积统计分析
3.2 耕地转化轨迹时空变化分析
3.2.1 耕地转化轨迹时间变化分析
3.2.2 耕地转化轨迹空间变化分析
3.3 耕地转化轨迹景观格局分析
3.4 耕地转化轨迹驱动力分析
4 结论与讨论
4.1 结论
4.2 讨论
本文编号:3961850
【文章页数】:8 页
【文章目录】:
1 研究区域界定
2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2.1 数据来源及处理
2.2 研究方法
2.2.1 耕地转化轨迹构造
2.2.2 耕地转化轨迹景观格局指数
2.2.3 Logistic回归模拟
3 结果与分析
3.1 黄河三角洲面积和耕地面积统计分析
3.2 耕地转化轨迹时空变化分析
3.2.1 耕地转化轨迹时间变化分析
3.2.2 耕地转化轨迹空间变化分析
3.3 耕地转化轨迹景观格局分析
3.4 耕地转化轨迹驱动力分析
4 结论与讨论
4.1 结论
4.2 讨论
本文编号:396185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nyxlw/39618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