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农业论文 > 农艺学论文 >

黄土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水分动态特征

发布时间:2024-11-30 10:45
   为了评价黄土高原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不同层次土壤水分特征,本研究选择黄土丘陵沟壑区石家岔流域紫花苜蓿和耕地(马铃薯)土壤为研究对象,在2017年4月至10月对20 cm,50 cm,100 cm,150 cm,200 cm土层土壤含水量进行监测,分析两种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含水量在一个完整生长季的时间动态特征和垂直剖面分布特征。结果表明:(1)土壤含水量的最高值均出现在50 cm深度处,除紫花苜蓿200 cm处含水量高于150 cm处,其他层次表现出随着深度的增加而降低的趋势。(2)两种土地利用方式下0~100 cm的土壤含水量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特征,最高值出现在降雨量最大的8月份,下层土壤含水量稳定在一个相对较低的水平,耕地的土壤贮水量要大于紫花苜蓿地。研究认为,紫花苜蓿消耗更多的土壤水分,更容易引起土壤干燥化。

【文章页数】:6 页

【部分图文】:

图2 两种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不同层次含水量

图2 两种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不同层次含水量

对耕地和紫花苜蓿两种土地利用方式下在生长季内的土壤含水量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两种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不同深度的土壤含水量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图2)。表层20cm处的土壤含水量波动最为频繁,越往下层,土壤水分的波动次数越少,150cm与200cm深度处土壤含水量已无明显波动。这与....


图3 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0~2 m土壤贮水量

图3 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0~2 m土壤贮水量

2.3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水分空间变异特征两种土地利用方式下不同层次的土壤含水量变化如图3。总体而言,土壤含水量具有共同点的特征,均呈现自上而下减少的趋势。紫花苜蓿在最下层200cm处的平均含水量为8.52%,高于150cm处的平均含水量7.64%(各层次最低值)。这可能....


图1 监测时段内降雨与气温

图1 监测时段内降雨与气温

研究区2017年4月1日-10月31日共发生78次降雨(图1),总降雨量353.7mm。24h降雨量小于10mm(小雨)68次,共降雨151.5mm,占观测期总降雨量的42.83%;降雨大于等于10mm小于25mm的事件(中雨)9次,共降雨160.1mm,占观测期总....



本文编号:401294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nyxlw/401294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3e4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