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农业论文 > 农艺学论文 >

地表覆被对岩溶区鲜土无机三氮累积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4-12-07 05:12
   通过对毕节市七星关区地表覆被差异明显的3个样地逐月采样,文章检测了土壤的铵态氮、亚硝态氮、硝态氮及有机质含量等指标,研究表明:(1)3个样地无机三氮季节差异明显,总体上表层土壤变异程度强于深层。凉亭样地为乔灌草地,植被覆盖良好,整个剖面年均有机质含量为最高,微生物底物充足导致铵态氮含量最大。3样地土壤有机质与铵态氮相关分析表征两者存在显著性相关(r2=0.549,p<0.05)。(2)对雨量充沛的中国南方区域新鲜土壤,其铵态氮均在夏季出现全年最低值,这主要是夏季强淋溶作用所致。而在北方非(弱)季风区,全年淋溶有限且夏季氨化作用强,铵态氮恰与南方相反,为全年高浓度时段。其他学者使用风干土此规律则被掩盖,这是因为矿质化作用会导致氮素出现流转。为精准评价原位土壤氮素含量应使用鲜土检测。(3)亚硝态氮全年最大的为农地鲜土,剖面均值达到2.39 mg/kg,最小的为撂荒疏草地。这与肥料施加和地表生物返还差异有关。3样地均在夏季出现了峰值,这除了与该季节腐殖质矿质化作用加强导致土壤转为弱碱性,进而为氨氧化细菌提供了游离氨基质有关,还受夏季土壤毛管孔隙长期被水充斥形成的微域缺氧环境,反硝化作用...

【文章页数】:8 页

【部分图文】:

图1土壤样点分布图

图1土壤样点分布图


图4土壤亚硝态氮浓度逐月变化曲线

图4土壤亚硝态氮浓度逐月变化曲线

第6期壤铵态氮7月的含量均比其他5次(1、3、5、9和11月)测得浓度明显偏高。贵州属于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控制区,水热条件优越,但结果与本案例及殷睿等南方区域的研究结果恰恰相反[30-32]。仔细对比发现周炼川使用的土样为风干土。朱强[36]与赵瑞芬[37]等认为与鲜土相比,风干过....


图5表层土壤酸碱度逐月变化曲线

图5表层土壤酸碱度逐月变化曲线

第42卷形成[50],但图5中3样地pH峰值与图4中各自的亚硝态氮峰值出现月份并没有吻合,表明酸碱度不是影响其含量的唯一条件。2.33个土壤样点硝态氮逐月浓度曲线如图7,3个土体硝态氮总体上表现为夏季含量明显低于其他季节,如7月份所有样点鲜土硝态氮平均为0.14mg/kg,最大值....


图6表层土壤有机质逐月变化曲线

图6表层土壤有机质逐月变化曲线

第42卷形成[50],但图5中3样地pH峰值与图4中各自的亚硝态氮峰值出现月份并没有吻合,表明酸碱度不是影响其含量的唯一条件。2.33个土壤样点硝态氮逐月浓度曲线如图7,3个土体硝态氮总体上表现为夏季含量明显低于其他季节,如7月份所有样点鲜土硝态氮平均为0.14mg/kg,最大值....



本文编号:401485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nyxlw/401485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3d5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