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色土坡耕地耕层结构稳定性及对抗蚀性影响
发布时间:2024-12-27 05:54
紫色土区坡耕地是我国耕地资源重要的组成部分,但坡耕地耕层浅薄且结构稳定性差。坡耕地土壤抗蚀性跟土壤结构稳定性紧密相关,研究紫色土区坡耕地耕层结构稳定性特征及其对土壤抗蚀性的影响,是控制水土流失和保障区域性国家粮食安全的迫切需要。本研究以川中丘陵典型紫色土坡耕地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剖面调查、室内理化测定、数学分析方法,研究了三种不同坡度(缓坡:0~5°;中坡:5~15°;陡坡:15~25°)的坡耕地耕层土壤结构土壤抗蚀性特征;揭示了土壤结构稳定性特征及其和土壤可蚀性间的关系。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分析了坡耕地土壤结构稳定性随土壤深度和坡度的差异性特征。紫色土区坡耕地土层发育薄且耕层浅薄(10 cm左右),耕层0~10 cm的土壤团聚体稳定性、土壤pH、土壤有机质(SOM)均高于10~20 cm耕层相应的值;土壤粘粒含量(CLA)、土壤紧实度(SC)、土壤抗剪切强度(SHS)特征为0~10 cm<10~20 cm。(2)确定了影响耕层土壤稳定的四个主成分和综合主成分计算模型。各主成分及其方差贡献率分别为:土壤结构水稳定性(P1,47.7%)、土壤结构力稳定性(P...
【文章页数】:8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本文编号:4021235
【文章页数】:8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图2.1技术路线图
中国农业科学院硕士学位论文第一章引言建的土壤指标参考依据。(3)紫色土坡耕地土壤结构稳定性和抗蚀性影响夏玉米抽穗期,采取典型紫色土坡耕地0~10cm土层原状土,以原状土土槽冲刷法测定土抗冲性指数,以团聚体崩解试验法测定土壤团聚体崩解率。使用抗冲性指数和团聚体崩解率作土....
图2.2研究区地理位置示意图
中国农业科学院硕士学位论文第二章材料与方法第二章材料与方法2.1研究区概况研究区位于四川省德阳市中江县(图2.2),选择沱江流域典型的紫色土坡耕地土壤为调查研究对象进行研究。该地区平均海拔560m,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年均气温16.7℃,年平均日照1317h....
图3.1.土壤剖面容重特征
图3.1.土壤剖面容重特征Fig3.1.Soilbulkdensityonsoilprofile注:a、b、c、d为不同样点间的0.05水平差异显著性Note:a、b、c、dindicatedifferencesofvarioussampling....
图3.2不同土层土壤三相比Fig3.2Three-phaseratioofsoilindifferentsoillayers
中国农业科学院硕士学位论文第三章紫色土坡耕地土壤结构0~10cm土层中,又以缓坡区农田坡耕地土壤三相比最优,中坡区和陡坡区次之。本研究区域内0~10cm土层土壤固相含量在50%以下,略低于李晓龙等(2015)人的研究。这可能是土壤质地、水分含量、发育情况等综合影响的....
本文编号:402123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nyxlw/4021235.html
上一篇:江西省小流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实施方案编制探讨
下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