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3个斑鳜野生种群形态学差异
发布时间:2024-02-24 07:23
为探究贵州境内沅江、柳江和乌江水系野生斑鳜外形差异,基于形态学和框架结构测量数据,运用多元分析法比较3条水系斑鳜种群的形态特征,经数据标准化和参数选择后12项比例性状和12项可数性状进行统计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单因素分析中9项可数性状之间差异显著(P<0.05);主成分中提取了前6个主成分,其累计贡献率为72.668%,前3项主成分对种群间外形差异贡献较大,主要受其尾柄长、眼间距和体宽等性状影响。应用逐步判别方法建立了这3个种群的特征判别函数,其交互验证判别准确率为81.5%。形态学聚类图结果显示,沅江和柳江种群形态关系较近先聚为一支,之后再与乌江种群相聚。差异系数分析表明,乌江种群与沅江和柳江种群在尾柄长/体长性状上的差异达到亚种水平(差异性系数>1.28)。综上可知,贵州3个斑鳜种群在形态学上存在一定差异,其中柳江与沅江形态差异较小,乌江与其差异较大,建立的判别方程可对3个种群进行区分。本研究结果可用于3个水系斑鳜种群的识别,也可为种群保护和育种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文章页数】:9 页
【文章目录】: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2 数据测量
1.3 数据处理和分析
1.3.1 可量数据标准化和参数选择
1.3.2 差异性检验
1.3.3 可数性状处理
1.3.4 主成分分析
1.3.5 逐步判别函数分析
1.3.6 聚类分析
2 结 果
2.1 参数选择
2.2 性状差异性分析
2.3 可数性状
2.4 主成分分析
2.5 判别分析
2.6 聚类分析
3 讨 论
3.1 多元统计分析在鱼类研究中的应用
3.2 3个斑鳜野生种群的形态鉴别
本文编号:3908634
【文章页数】:9 页
【文章目录】: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2 数据测量
1.3 数据处理和分析
1.3.1 可量数据标准化和参数选择
1.3.2 差异性检验
1.3.3 可数性状处理
1.3.4 主成分分析
1.3.5 逐步判别函数分析
1.3.6 聚类分析
2 结 果
2.1 参数选择
2.2 性状差异性分析
2.3 可数性状
2.4 主成分分析
2.5 判别分析
2.6 聚类分析
3 讨 论
3.1 多元统计分析在鱼类研究中的应用
3.2 3个斑鳜野生种群的形态鉴别
本文编号:390863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scyylw/39086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