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农业论文 > 园艺论文 >

番茄果糖-1,6-二磷酸醛缩酶基因表达特性及其对光合作用的调控

发布时间:2020-05-05 07:27
【摘要】:番茄(Solanum lycopersicum L.)是世界上主要的设施蔬菜之一,属于喜光及冷敏感植物,在北方冬春季日光温室生产中经常遭受低温弱光胁迫,严重影响了番茄的生长发育。果糖-1,6-二磷酸醛缩酶(fructose-1,6-bisphosphate aldolase,FBA)是卡尔文循环中的关键酶,它所催化的反应均位于核酮糖-1,5二磷酸(RuBP)再生阶段,在很大程度上控制碳的固定和流量。为了探明FBA对番茄光合作用的调控机制,本文对番茄FBA家族进行了全基因组鉴定、同源进化分析及表达特性分析;并克隆了SlFBA4和SlFBA7基因,分别构建了SlFBA4和SlFBA7过表达及RNAi表达载体,通过农杆菌介导法遗传转化番茄,分析了SlFBA4和SlFBA7对番茄生长发育及光合作用的影响及其机理,主要结果如下:1.利用BlastP程序,以拟南芥FBA氨基酸序列为搜索序列,在番茄全基因组内搜索番茄FBA基因家族的候选蛋白。利用在线分析工具Pfam和SMART确认番茄FBA基因家族成员。共鉴定出8个番茄FBA基因家族成员,均含有糖酵解结构域,分别命名为SlFBA1~SlFBA8。生物信息分析表明,SlFBA1~SlFBA5定位在叶绿体中,SlFBA6~SlFBA8定位在细胞质中。2.通过MEGA 4.0对SlFBAs基因构建系统进化树,以系统发生关系为基础,对SlFBAs基因进行亚家族分析。番茄SlFBA基因分为2个分支(C1和C2),SlFBA1~SlFBA5属于C1分支,SlFBA6~SlFBA8属于C2分支。通过对FBA蛋白的进化关系分析发现,番茄与拟南芥(Arabidopsis thaliana)、水稻(Oryza.Sativa)及其他植物的FBA蛋白具有较高的同源性。线性分析结果表明,染色体的片段复制是番茄SlFBAs基因家族进化的主要方式。3.不同番茄SlFBAs基因的组织表达特异性不同。SlFBA1、2、3、5、6在叶片中表达量最高;SlFBA4、7、8在果实中的表达量最高。在不同叶位的叶片中,以上数第5叶的SlFBAs表达量和FBA活性最高,而上位叶(第1叶)和下位叶(第10、15叶)的基因表达量与酶活性较低。晴天条件下,番茄功能叶片的(第5叶)净光合速率(Pn)日变化呈单峰曲线型,即上午逐渐升高,12:00达到高峰,之后趋于降低。SlFBAs基因表达量和FBA活性日变化与Pn基本一致,唯在16:00~18:00时略有回升。表明FBA参与调控番茄的光合速率日变化。4.SlFBAs表达受低、高温胁迫诱导,但胁迫时间超过48 h时,其表达量趋于下降;FBA活性随着胁迫时间的延长而降低,低、高温胁迫导致番茄SlFBAs表达和FBA活性下降是引起Pn降低的重要原因之一。5.克隆了SlFBA4及SlFBA7并分别构建了过表达载体和RNAi表达载体。通过农杆菌介导法转化番茄子叶,用qPCR和Western杂交法对具有卡纳抗性的再生株系进行检测,结果表明,转正义植株中SlFBA4及SlFBA7在转录和蛋白水平过表达,而RNAi植株中SlFBA4和SlFBA7的表达量明显降低。6.SlFBA4和SlFBA7过表达番茄株系的种子饱满,千粒重大,亚适温条件下的种子萌发率高,而RNAi株系的种子较小,亚适温条件下发芽慢。SlFBA4和SlFBA7过量表达可使番茄幼苗叶片的FBA活性及卡尔文循环其他酶基因表达水平与活性显著升高,RuBP再生速率明显增加,Pn大幅度提高;该基因表达受到干扰时,结果相反。7.低温弱光胁迫条件下,SlFBA4和SlFBA7过表达转基因番茄种子的萌发率和幼苗的Pn显著高于野生型,丙二醛(MDA)含量及活性氧的积累量显著低于野生型;而基因表达受干扰时,结果与之相反。可见,SlFBA4和SlFBA7过量表达可以提高番茄植株对低温弱光的耐受性,而基因表达受干扰时,番茄植株对低温弱光的耐受性显著降低。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S641.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胡月;张帆;申泽丹;于瑞;赵瑞;沈昕;陈少良;;胡杨果糖-1,6-二磷酸醛缩酶的定位及功能研究[J];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2013年06期

2 龙瑞才;杨青川;康俊梅;王凭青;秦智慧;;紫花苜蓿果糖-1,6-二磷酸醛缩酶基因全长克隆及分析[J];西北植物学报;2010年06期

3 唐功利,杨春松,鲍建绍,王燕芳,陈海宝,施定基,刘凤龙;丙糖磷酸异构酶、果糖-1,6-二磷酸醛缩酶及果糖-1,6-二磷酸酶的共表达[J];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学报;2001年01期

4 吕科;刘富兵;花庆;张兆龙;郭蔼光;徐虹;;小麦叶绿体果糖-1,6-二磷酸醛缩酶活性的测定方法及应用[J];麦类作物学报;2011年01期

5 康瑞娟,施定基,丛威,马为民,蔡昭铃,欧阳藩;果糖-1,6-二磷酸醛缩酶和丙糖磷酸异构酶共表达对蓝藻光合作用效率的影响[J];生物工程学报;2004年06期

6 张晓宁,王昊,曲志才,陈火英,叶鸣明,沈大棱;NaCl诱导表达的盐藻果糖-1,6-二磷酸醛缩酶基因克隆及原核表达[J];复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05期

7 张晓宁,林长发,王昊,曲志才,张宏伟,姚剑虹,沈大棱,陈火英;受NaCl诱导的盐藻果糖-1,6-二磷酸醛缩酶cDNA的克隆及其在烟草中的表达[J];中国科学(C辑:生命科学);2002年05期

8 孙得壬;田丰;张静雅;陈贵松;郭蔼光;徐虹;;小麦苗期对非生物胁迫的响应及叶绿体果糖-1,6-二磷酸醛缩酶基因的表达分析[J];麦类作物学报;2013年04期

9 陈娜;潘丽娟;迟晓元;陈明娜;王通;王冕;杨珍;胡冬青;王道远;禹山林;;花生果糖-1,6-二磷酸醛缩酶基因AhFBA1的克隆与表达[J];作物学报;2014年05期

10 余南;何蔼;郑小英;李卓雅;郑焕钦;詹希美;;刚地弓形虫RH株果糖1,6-二磷酸醛缩酶的基因序列分析与融合表达[J];中国生物工程杂志;2005年S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任彦亮;韩新亚;朱秀云;祝帅华;万坚;;果糖1,6-二磷酸醛缩酶(FBA-Ⅱ)新型抑制剂的合理设计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30届学术年会摘要集-第二十五分会:化学信息学与化学计量学[C];201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蔡冰冰;番茄果糖-1,6-二磷酸醛缩酶基因表达特性及其对光合作用的调控[D];山东农业大学;201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胡月;胡杨果糖-1,6-二磷酸醛缩酶的定位及功能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3年

2 路玮;拟南芥果糖1,6-二磷酸醛缩酶家族分析[D];山东农业大学;2011年

3 汤晓丽;拟南芥两个胞质果糖-1,6-二磷酸醛缩酶基因的新功能初探[D];山东农业大学;2013年

4 吕科;低温条件下小麦返白系中叶绿体果糖1,6-二磷酸醛缩酶的初步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1年

5 孙得壬;小麦叶绿体果糖-1,6-二磷酸醛缩酶在非生物胁迫中的表达及其遗传转化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3年

6 刘军霞;超表达高粱果糖-1,6-二磷酸醛缩酶基因(SbFBA)拟南芥对干旱胁迫的响应[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5年

7 范伟;海马齿根系盐诱导基因的克隆与分析[D];海南大学;2009年

8 张宇;水稻果糖-1,6-二磷酸醛缩酶基因ALD Y的功能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4年

9 杨亚南;小麦根中盐胁迫响应基因FBPA的克隆及鉴定[D];山东大学;2009年

10 陈伟伟;鱼腥藻7120中all1723基因的鉴定、性质及功能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64975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yylw/264975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565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