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农业论文 > 园艺论文 >

美女樱种子包衣及组织培养技术研究

发布时间:2020-05-10 14:26
【摘要】:美女樱(Verbena hybrida Groenl.Rumpler)为马鞭草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其花色艳丽而多样、花期较长、观赏价值极高,现已成为城市道路绿化带、花坛、花境布置等的极佳花卉,在景观配置中得到较大的应用。同时,全草可以入药,具有凉血、散瘀、清热、解毒、止痒、驱虫、消胀等功效。美女樱繁殖主要靠种子萌发出苗,但种子发芽率低、发芽缓慢、发芽不整齐且不耐旱,经2~3周才开始出苗,且母本优良特性易退化,导致美女樱经济和社会效益均不理想,大大影响了它的商业化生产。本研究以美女樱种子、叶片和茎段为实验材料,对种子包衣和组织培养技术两方面进行了研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壳聚糖、海藻酸钠、羧甲基纤维素钠这三种成膜剂包衣,均可以改变包衣种子的硬度、粘性和回复性,使种子硬度降低,回复性升高,对包衣种皮粘性影响较大,种皮粘性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综合种子包衣物理指标、包衣种皮力学属性和包衣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效果三方面评价,美女樱种子包衣成膜剂优选顺序为0.3g/L壳聚糖、0.2g/L羧甲基纤维素钠、0.3g/L海藻酸钠。2.在干旱胁迫下,对照CK_1(正常浇水)相比对照CK_2(干旱处理)生长效果好,经过保水剂(聚丙烯酸钾)包衣的种子较对照组CK_2(干旱处理)生理生化和生长指标出现不同程度的变化,综合考虑保水剂浓度优选为2 g/L时更加有利于酶活性的提高、有机物的积累和幼苗根长、鲜重的提高。3.NAA和6-BA单一激素包衣美女樱种子,从发芽指标研究发现6-BA较强于NAA;一定配比的NAA和6-BA复合激素包衣美女樱种子对发芽指标和株高的作用比NAA激素单独作用效果较好,对根长和根冠比的作用与NAA激素单独作用相比有促进作用,也有抑制作用;综合分析认为,NAA 300mg/L+6-BA 10mg/L更有利于种子发芽率的提高,高达75.67%,且有利于增加根长和根冠比,分别高达3.8cm和83.67%,与其他各组出现显著差异(P0.05)。4.75%乙醇30s+0.1%HgCl_2 4min是最佳消毒剂的选择;美女樱茎段适合作为外植体,叶片作为外植体存在高污染率和低存活率现象,污染率最高达90%,存活率最低仅为10%。5.提高美女樱茎段腋芽诱导率的关键因素为6-BA,其次依次为NAA、光照时间和光照强度;促进美女樱茎段腋芽提早诱导的关键因素为光照时间,其次依次为6-BA、NAA和光照强度;提高诱导率的最优组合是A_1B_1C_2D_3(光照强度500lx+光照时间12h/d+1mg/L 6-BA+1mg/L NAA),降低平均诱导时间的最优组合是A_1B_3C_2D_2(光照强度2000lx+光照时间12h/d+1mg/L 6-BA+0.5mg/L NAA),通过极差分析和方差分析综合判断认为A_1B_1C_2D_3组合更有利于美女樱腋芽诱导,即光照强度为500lx、光照时间为12h/d、MS培养基+1mg/L 6-BA+1mg/L NAA条件下更有利于美女樱腋芽诱导。6.提高美女樱丛生芽继代增殖系数的关键因素为6-BA,其次依次为培养基、2,4-D和NAA;促进美女樱丛生芽生根的关键因素为培养基,其次依次为NAA、6-BA和2,4-D;提高继代增殖系数的最优组合为A_2B_2C_3D_2(1/2 MS培养基+0.5mg/L NAA+2mg/L 2,4-D+3mg/L 6-BA),提高生根率的最优组合为A_3B_1C_1D_2(white培养基+0.2mg/L NAA+0.5mg/L 2,4-D+3mg/L 6-BA),通过极差分析和方差分析综合判断认为,A_3B_1C_1D_2组合更有利于美女樱丛生芽继代增殖和生根培养,即white培养基+0.2mg/L NAA+0.5mg/L 2,4-D+3mg/L 6-BA条件下更有利于美女樱丛生芽增殖和生根培养。7.草炭和珍珠岩混合比例为1:1时,美女樱幼苗成活数最多,成活率最高,高达81.7%,比草炭基质栽培提高了13.1%,即草炭:珍珠岩=1:1的混合基质更适合美女樱组培苗移栽生长。
【图文】:

技术路线图


技术路线图

幼苗株高,根长,保水剂,干旱处理


图 3.4 保水剂包衣对美女樱幼苗株高和根长的影响.4 Effects of water retainting agent coating on height and root length of V. hybrid s图 3.4 可以看出,,对照 CK2干旱处理组株高和根长均比对照组 CK1
【学位授予单位】:江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S682.19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淑娴;兰思仁;吴沙沙;徐江宇;翟俊文;彭东辉;;浸种时间及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山桐子种子萌发的影响[J];种子;2015年04期

2 刘艳秋;刘威;张菊花;王坤宇;李君毅;;园林花卉的繁殖技术与应用[J];现代园艺;2015年07期

3 徐小玉;张凤银;曹阳;;赤霉素和乙烯利对美女樱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J];种子;2014年06期

4 崔爽;肖明月;刘艺芸;张文博;;3种花卉对铅的吸收富集能力研究[J];草原与草坪;2014年03期

5 李加国;郎思睿;汪晓峰;;保水剂包衣对柠条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J];干旱区研究;2014年02期

6 吴敏;张文辉;周建云;马闯;韩文娟;;干旱胁迫对栓皮栎幼苗细根的生长与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J];生态学报;2014年15期

7 郑慧俊;张明丽;邹春晶;龚仲幸;;铁皮石斛组织培养繁殖技术研究[J];农业工程;2012年11期

8 高亚红;杨俊杰;吴玲;莫亚鹰;;生态学原理在植物配置中的应用[J];黑龙江农业科学;2012年06期

9 付素静;高宇琼;郭春喜;龙梅珍;李建新;;细叶美女樱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园林应用研究[J];内蒙古农业科技;2012年02期

10 张秀华;;龙柏组织培养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24期



本文编号:265744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yylw/265744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725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