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农业论文 > 园艺论文 >

外源钙在杏鲍菇中的富集及对其生长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0-05-17 02:57
【摘要】:本论文利用杏鲍菇[Pleurotus eryngii(DC.Fr.)Qucl.]富集外源钙,研究获得一种高效、安全的新型补钙制剂。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外源钙对杏鲍菇菌丝体生长发育影响的角度分析:在平板培养基中添加五种不同的外源钙(氯化钙、硝酸钙、碳酸钙、乳酸钙、氨基酸螯合钙)对杏鲍菇菌丝体的影响,筛选出最适外源钙为乳酸钙并确定其耐受钙的浓度范围为0.3-0.6 mg/mL。从菌丝体生长状况来看,当外源钙浓度为0.6mg/mL时,菌丝体生长速度最快;当外源钙浓度为1.2 mg/mL时,抑制了菌丝体的生长。当外源钙浓度在0.6-2.4 mg/mL范围内随着浓度的加大杏鲍菇菌丝体生长呈现减缓趋势。在发酵液中添加外源钙,外源钙为氨基酸螯合钙时杏鲍菇发酵液密度最大,综上两点筛选出乳酸钙和氨基酸螯合钙为最适外源钙。发酵后的菌丝体富钙量差异显著,当外源乳酸钙培养基浓度为0.6 mg/mL时,菌丝体富钙量最大为27.98mg/kg。(2)外源钙对杏鲍菇子实体发育影响的角度分析:从杏鲍菇子实体的生长来看,在不同浓度的乳酸钙培养基条件下,杏鲍菇子实体中可溶性总糖、可溶性蛋白、随着浓度的升高先上升后下降,0.6 mg/mL处理组显著高于无外源钙组;在不同浓度的氨基酸螯合钙培养基条件下,杏鲍菇子实体中可溶性总糖、可溶性蛋白、随着浓度的升高先上升后下降,0.6 mg/mL处理组显著高于无外源钙组。在栽培料中添加乳酸钙,钙含量随着添加量的增加而增大,而在杏鲍菇子实体中随着浓度的增加而降低;在栽培料中添加氨基酸螯合钙,钙含量的变化与添加乳酸钙引起的变化大致相同。在栽培料中的乳酸钙和氨基酸螯合钙的最适浓度均为0.6 mg/mL,当外源乳酸钙浓度为0.6 mg/mL时,培养基的钙含量增加较缓,而杏鲍菇子实体含钙量最高,为12.4 mg/kg;当外源氨基酸螯合钙浓度为0.6mg/mL时,培养基的钙含量增加较缓,而杏鲍菇子实体含钙量最高,为9.4 mg/kg;最适外源钙的加入同时也提高了杏鲍菇子实体的产量,缩短了其生长周期。结果表明,在培养基中添加低浓度的乳酸钙,对杏鲍菇的生长和钙的富集均有促进作用,为开发新型有机钙提供原材料。
【图文】:

菌丝形态,外源钙,菌丝形态,乳酸钙


图 2.2 不同浓度的外源钙对杏鲍菇液体发酵菌丝密度的影响Fig 2.2 Effect of exogenous calcium concentration on liquid-fermentation conditions of P. eryngii00.10.20.30.40.50.60.70.8氯化钙calcium chloride 硝酸钙calcium nitrate 碳酸钙 calcium carbonate 乳酸钙calcium lactate 氨基酸螯合钙calcium aminoacid chelate度浓(g/mLm)外源钙0mg/ml0.3mg/ml0.6mg/ml1.2mg/ml2.4mg/ml

杏鲍菇,出菇期,恢复期,菌丝


图 3.8 杏鲍菇的不同生长时期A:菌丝恢复期 B:现蕾期 C:出菇期Fig.3.8 P. eryngii in different growth periodA: The recovery period of mycelium B: The period of budding C: The period of fruiting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S64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亮;柴平海;;鱼肉制品中脂肪的测定[J];安徽农业科学;2015年20期

2 张腾霄;王斌;苏适;赵东江;;液体菌种栽培食用菌关键技术应用探析[J];山西农业科学;2015年04期

3 郑雪平;冀宏;尹永刚;肖自添;夏志兰;;中国杏鲍菇工厂化生产实践及问题分析与展望[J];食用菌;2014年01期

4 张化朋;张静;刘阿娟;张鹏;孙润广;;杏鲍菇营养成分及生物活性物质分析[J];营养学报;2013年03期

5 余芸;;食用菌液体培养技术的优势[J];北京农业;2012年30期

6 刘高翔;杨美智子;刘洋铭;庄永亮;孙丽平;;食用菌对镉的富集作用及其机理的研究概况[J];食品工业科技;2012年13期

7 刘宇;王兰青;王守现;许峰;耿小丽;赵爽;孟莉莉;王英男;;棉柴栽培杏鲍菇试验[J];中国食用菌;2012年03期

8 李华为;铁梅;张崴;张莹;赵迪;;金针菇子实体富硒栽培特性及HPLC-ICP-MS法对硒的分布研究[J];菌物学报;2012年01期

9 于海龙;杨娟;尚晓冬;李玉;王瑞娟;周峰;冯志勇;;工厂化生产中相对湿度对杏鲍菇生长的影响[J];上海农业学报;2011年04期

10 钟鄂蓉;郭莹;郑安波;宋兆华;;稻草栽培杏鲍菇培养基配方筛选试验[J];食用菌;2011年06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张志鸿;杏鲍菇工厂化高效栽培关键技术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3年

2 施宇航;矿质元素(钾、钙、磷、镁)对白灵菇生长发育的影响及其生理效应[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3年

3 吴郑武;白灵菇栽培配方、Cu~(2+)及Mn~(2+)对其生长发育影响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12年

4 王瑞娟;杏鲍菇工厂化栽培相关参数和生理特性研究[D];西南大学;2007年

5 王稳;食用菌液体菌种的工艺研究及应用[D];江苏大学;2005年

6 江启沛;药食两用蕈菌姬松茸(Agaricus blazei Murrill)富镉特性及其拮抗抑制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03年

7 王伟霞;茯苓菌丝体培养条件及其富集钙和碘的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266781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yylw/266781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a45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