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农业论文 > 园艺论文 >

四川主要核桃品种初期生长及抗寒性研究

发布时间:2020-05-17 10:41
【摘要】:核桃(Juglans regia L.),胡桃科(Juglandaceae)核桃属(Juglans)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是近年来我国退耕还林的重要树种。四川省是核桃大省,对于四川核桃的调查研究文献表明,四川省内核居群变异幅度大,种质资源丰富。然而多年引种产生的农村核桃“种源差”、“产出低”、“种植结构不合理”等问题亟待解决。本实验将不同核桃优良品种在四川不同气候区划区域种植,调查其初期生长指标和抗病虫性、抗寒性,旨在选育出适合各个地区的良种本研究对成都崇州地区品种保存园内所有参与四川省内种植的核桃品种进行实验室抗寒性能力分析,以核桃品种相同部位的新稍枝条新稍枝条叶片为试材,分别经3℃、0℃、-3℃、-6℃、-9℃低温处理后进行生化生理指标测定。分析各生理生化指标的相关性,筛选出相关因子进行主成分分析,结合隶属函数和聚类分析综合评价不同品种的抗寒性强弱。结论如下:川早2号、香酥、威薄01、冕漾、美姑大泡、巴山乌米籽1号、石棉指核桃、凉林98、凉林119、康乌1号、雷溪核桃为一类,抗寒性最强;清香、川早1号、白鹤滩米核桃、早丰、白龙1号、蜀玲、双早、薄壳早、客龙早、梓森早核为一类,抗寒性较强;七曲山核桃、南福1号、珍珠核桃、石棉巨型核桃、紫皮核桃、通核0046、绵核1号、蜀江2号、林萍1号、青川1号为一类,抗寒性较弱;盐源早、通核0035、蜀苑3号、川香、蜀新1号、蜀兴1号、川核早、通核0147、南核2号、通核0114、蜀兴6号、蜀苑4号、南核1号为一类,抗寒性最弱本研究选地眉山市仁寿县彰加镇、遂宁市射洪县、泸州市古蔺县护家乡、绵阳市安县黄土镇、广元市旺苍县麻英乡、阿坝羌族自治州理县薛城镇、凉山彝族自治州德昌县王所乡,栽植不同优质核桃品种后,观测种植品种的初期生长指标。分析各生长指标的相关性,结合隶属函数和聚类分析综合评价不同核桃品种在不同试验地生长能力。主要结论如下:(1)德昌地区地处凉山州中南部,在四川省核桃栽培区划中分属于川西南山地核桃栽培区,本区土地资源和自然条件优越,发展核桃生产潜力巨大。结合讨论中具体生长情况,考虑品种的抗寒能力,川早2号、川早1号、蜀玲、双早适宜引入德昌地区。该试验地地区海拔较高,水热、土壤条件好,病虫害情况少。今后应大力开展良种选育和利用,推广劣质树改造和丰产技术应用,促进核桃产业发展。(2)安县、旺苍地区均属于四川北缘、东北缘核桃主栽培区。属于亚热带湿润气候类型,是四川省传统的核桃主产区。通过初期生长调查研究和室内模拟低温抗寒性测定:蜀玲、双早、蜀兴1号、川早1号和川早2号均可作为安县、旺苍地区的优良引进品种。该区核桃栽培经验充沛,试验地内病虫害控制良好。且该区县冬季温度大多在0℃之上,核桃品种幼苗越冬保存能力强。(3)射洪、仁寿地处四川省遂宁市和眉山市,在四川省栽培区化中属于盆地中部核桃栽培区。该区气距核桃的适生条件有一定差异。根据本文不同核桃品种在试验地综合生长情况结合实验室模拟低温抗寒性研究,蜀玲、川早2号、双早三个品种均为引种优良选择。遂宁地区降雨时空分布不均,蒸发比例比较大,干旱是严重的自然灾害,在核桃栽植中有效,优良的管理水肥,减少干旱带来的减产。该区试验地在生产中要加强栽植地区经营管理,减少耕地和经济林地混生的现象。(4)古蔺在核桃栽培区划中属于川西南山地核桃栽培区。南核2号、南核1号、川早2号均可作为良种引入该地区,建议优选川早2号为栽植品种。该区病虫害较为严重,且相同品种长势较其他优秀核桃栽培区生长较差。在实际栽培中应加强试验地管理。(5)理县地处阿坝州东南缘,在四川核桃栽培区划中属于川西高山峡谷,为典型的干旱河谷气候类型。本区是四川省最适宜栽培核桃和重点核桃产区。然而所有核桃品种在理县薛城镇存活率极低。由于试验地恶劣的生长环境,导致了研究中出现的核桃生长不佳的情况。川香、清香、川早2号、川早1号、川核早、客龙早、薄壳早均能在理县保证基本的核桃生长,考虑到品种的抗寒能力,清香、川早2号、川早1号、客龙早、薄壳早可以选做为理县薛城镇核桃种植的先锋品种。
【图文】:

技术路线图


技术路线图

核桃品种,成活率


同季节存成活率如图2-1。试验引种的18个品种中,白龙1号、川早2号、早丰的最逡逑终成活率均大于90%。雷溪核桃的最终成活率最低(55.6%),与德昌本地品种相差逡逑显著,未表现出其良好品性。冕漾与德昌本地品种全年成活率均在65%左右,,无明显逡逑差异,品种整体栽植保存情况不佳。在德昌的试验地中,引入的18个品种与德昌本逡逑地品种的成活率均出现随季节变现逐渐降低的现象。不同品种在德昌试验地不同时期逡逑的成活率存在较大的差异。不同品种之间在德昌地区差异显著的成活率可以作为最为逡逑直观的核桃生长优劣的标准。逡逑
【学位授予单位】:四川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S664.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胡华伦;赵君鑫;;开基村 新品核桃产量高[J];致富天地;2019年09期

2 代佳和;田洋;杨舒雯;陶亮;史崇颖;;云南省核桃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J];农产品加工;2019年02期

3 郑育雄;;蓝田核桃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J];西北园艺(综合);2019年01期

4 麦麦提·托合提;;核桃高产优质栽培及管理[J];吉林农业;2019年05期

5 魏发明;范桃会;;核桃无公害丰产栽培技术[J];农村实用技术;2019年02期

6 李源;马文强;朱占江;刘奎;田翔;;新疆核桃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建议[J];农学学报;2019年07期

7 余红红;李娅;廖灵芝;;云南省核桃产业发展策略研究[J];林业经济问题;2019年04期

8 张晓霞;杜卫力;赵天友;;核桃绿色栽培管理技术[J];果树实用技术与信息;2019年07期

9 李大培;李生萍;高向倩;赵婷婷;张芳芳;杨桂燕;;安康‘紫仁’核桃响应干旱胁迫的生理评价研究[J];西南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2018年01期

10 乔亚玲;;核桃标准化栽培管理技术探讨[J];现代园艺;2018年0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郭龙;王静;张建良;张锐;;新疆不同品种核桃品质的测定[A];中国园艺学会2017年论文摘要集[C];2017年

2 宋宇琴;崔芳;刘艳红;吴国良;王勇;;核桃枝条总酚和黄酮类物质含量的测定[A];第四届全国干果生产、科研进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3 王克建;范志远;齐建勋;郝艳宾;;铁核桃品种“漾泡”、“三台”种仁主要营养成分分析[A];第五届全国干果生产、科研进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4 王国安;买买提·艾力;虎海防;;孤雌生殖在核桃品种遗传纯化中应用的探讨[A];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国科协二○○三年学术年会农林水论文精选[C];2003年

5 宋宇琴;吴国良;刘群龙;王勇;;核桃枝条可溶性糖和淀粉含量测定[A];第五届全国干果生产、科研进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6 宫墨林;褚发朝;申新英;邱丽霞;张志华;;核桃枝条电阻及输导阻力系数与生长势的关系[A];第四届全国干果生产、科研进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7 秦江南;郭永翠;刘帆;张锐;;新疆5个核桃品种光响应曲线和CO_2响应曲线差异探索[A];中国园艺学会2018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8年

8 张武贵;谢素平;赖家业;石海明;;8个铁核桃品种在凤山的早期表现[A];第二届中国林业学术大会——S9 木本粮油产业化论文集[C];2009年

9 王勇;李霞;田建保;韩玉虎;李鸿雁;;“金薄香1号”核桃品种引种表现及关键栽培技术[A];2008园艺学进展(第八辑)——中国园艺学会第八届青年学术讨论会暨现代园艺论坛论文集[C];2008年

10 于敏;徐宏化;王正加;斯金平;张爱莲;;6个薄壳山核桃品种的形态及营养成分分析[A];生态文明建设中的植物学:现在与未来——中国植物学会第十五届会员代表大会暨八十周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第4分会场:资源植物学[C];201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张李军 游正玉 陈叶;仁怀市龙井镇万亩核桃获丰收[N];贵州日报;2019年

2 本报记者 梁瑜;步入稳步健康发展快车道[N];吕梁日报;2019年

3 本报记者 王玲;国字招牌 如何让麟游核桃大放光彩?[N];宝鸡日报;2019年

4 五台山国家森林公园管理处 徐欣苑;核桃提质增效管理技术探讨[N];山西科技报;2019年

5 ;关于2018年全市核桃产业助推脱贫攻坚工作督查检查情况的通报[N];商洛日报;2019年

6 本报见习记者 程唯珈;请查收! 这里有颗“最强核桃”[N];中国科学报;2019年

7 本报记者 吴月辉;把核桃树变成“摇钱树”[N];人民日报;2019年

8 本报记者 张敏;30载辛勤耕耘 成就“朝天核桃”金字招牌[N];广元日报;2019年

9 通讯员 张敏 记者 戚原;朝天核桃因何成金字招牌[N];中国县域经济报;2019年

10 记者 苏海琴;甘肃银行陇南分行支持核桃产业助农增收[N];甘肃经济日报;201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杨莉玲;射频处理对核桃贮藏害虫杀灭效果及核桃品质影响的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19年

2 汤浩茹;核桃的体细胞胚胎发生与转基因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00年

3 田景花;核桃低温胁迫下的生理反应及钙信使系统的适应性变化[D];河北农业大学;2008年

4 刘昊;核桃复幼促进扦插生根的多激素作用机制[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17年

5 马庆国;中国核桃品种的遗传多样性研究[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石章成;小型高效核桃脱青皮机设计与数值模拟[D];新疆大学;2019年

2 王新然;核桃瓣膜多酚类化合物组成及生物活性分析[D];陕西师范大学;2019年

3 韩海涛;核桃粕油茶及核桃粕糊加工工艺研究及品质分析[D];陕西师范大学;2019年

4 秦江南;氮肥与甲哌摀耦合对核桃土壤养分、光合特性及产量品质的影响[D];塔里木大学;2019年

5 努尔买买提·阿布地热木;新疆核桃品种实生后代坚果内在品质分析[D];塔里木大学;2019年

6 方强;和田农家核桃种质资源主要生物学特性研究[D];塔里木大学;2019年

7 吕文静;冻藏温度对核桃鲜果贮藏品质的影响[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9年

8 侯朝雷;气动挤压式核桃破壳装置的研究与设计[D];中国农业机械化科学研究院;2019年

9 冯晓佳;胡桃组植物遗传标记开发应用和中国核桃谱系进化历史研究[D];西北大学;2018年

10 王容;湘西北地区不同品种核桃的品质特性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8年



本文编号:266840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yylw/266840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6f7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