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农业论文 > 园艺论文 >

基于选择清除鉴定影响枣果实大小候选基因

发布时间:2020-06-06 08:14
【摘要】:枣(Ziziphus jujuba Mill.)隶属于鼠李科(Rhamnaceae)枣属(Ziziphus),具有悠久的栽培和驯化历史。枣在长期的栽培过程中,在果实大小方面形成了丰富的变异,然而导致这些变异的分子调控机制并不清楚。本研究通过两组具果实大小相对性状的种质群体进行简化基因组测序,获得SNP标记后进行亲缘关系、群体遗传结构和遗传多样性分析,解析枣品种的群体遗传关系和结构。通过多种方法鉴定的受选择区域,进一步对受选择区域所包含的基因进行基因功能及通路的生物信息学分析,并对多个分析中筛选到的基因以及其中与细胞周期调节、细胞分裂以及激素相关的候选基因在桐柏大枣和酸枣果实发育过程的相对表达量进行了比较分析,主要结果如下:(1)大果和小果群组:共获得130077个高质量的SNPs,大果类型枣种质的遗传多样性(π:0.3214)低于小果类型枣种质(π:0.3273),大果类型枣种质连锁不平衡较高,并且具有杂合的选择优势,受选择力度较高。大果和小果群组分别检测到83和149个受选择基因。(2)栽培品种和野生酸枣群组:共获得315915个高质量的SNPs,栽培品种和野生酸枣的遗传多样性分别为:π:0.3100和0.3236,野生酸枣的遗传多样性较高。不同的栽培枣品种可能由不同的酸枣独立驯化而来。四种方法鉴定到的受选择基因有124 个。(3)两个群组分析鉴定出8个参与细胞周期、细胞分裂或激素合成调控途径的重要候选基因(LOC107404981、LOC107406728、LOC107424132、LOC107426306、LOC107418232、LOC107432595、LOC107418355和LOC107411529)。对它们进行 qRT-PCR分析表明,候选基因LOC107404981、LOC107406728和LOC107418355在花后45天和75天增加较多,可能是调控枣果实大小的目的基因。(4)从'冬枣'成功克隆候选基因ZjTIFY10并构建过表达载体PRI101-AN-ZjTIFY10,利用农杆菌介导的方法进行酸枣的遗传转化,获得13个再生芽。
【图文】:

频谱,大果,群组,频谱


SNP突变类型分成6类,由于测序数据可以比对到参考基因组的正负链上,因逡逑此T:A>C:G中,将T>C和A>G归为一类(闫永才,2016)。逡逑大果和小果类型枣群组SNP突变频谱如图1,由图可知,T:A>C:G和C:G>T:A逡逑为主要SNP突变类型,且这两种主要的突变类型数量是其他四种突变类型的4倍左逡逑右;转换突变类型远大于颠换突变类型。逡逑,I邋■逡逑Types邋of邋SNPs逡逑Hcc^c逡逑■邋■逡逑HB逦.ax;。逡逑llllll逡逑\邋l邋l邋)邋l邋i逡逑Types邋Ol邋SNPs逡逑图1大果和小果类型群组SNP突变频谱逡逑Figure邋1邋SNP邋mutation邋spectrum邋of邋large邋and邋small邋groups逡逑11逡逑

三维立体图,大果,主成分分析,小果


Figure邋2-A邋Principal邋component邋analysis邋(PCA)邋of邋the邋large邋and邋small邋jujube邋groups逡逑Note:邋L邋and邋S邋represented邋respectively邋large邋fruit邋and邋small邋fruit邋groups逡逑利用获得的SNPs,对大果和小果类型群组计进行主成分分析(PCA)。如图2-A逡逑所示,三维立体图可以发现,大果和小果枣种质群体聚类不明显,,而且大果和小果枣逡逑种质呈现重叠交互的现象,表明两个群体具有较近的亲缘关系。逡逑为了更进一步研宄大果和小果枣群体的亲缘关系和遗传结构,基于SNP数据,逡逑构建了系统发育树(图2-B)。PCA和系统进化树结果一致表明:两个群体的37份枣逡逑种质遗传关系较近,彼此间有交叉出现的现象,分支不明显。由此可见,大果和小果逡逑群体的遗传分化比较低,两个群体区分不明显,序列相似性较高,具有相近的亲缘关逡逑系。逡逑12逡逑
【学位授予单位】:北京林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S665.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樊宇岚;;绵羊多羔性状候选基因的研究及发展[J];农业技术与装备;2019年11期

2 吕香玲;卢峰;宋波;;利用同源序列发掘抗病候选基因的方法[J];华北农学报;2007年S2期

3 ;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IDDM)候选基因的直接克隆[J];基础医学与临床;1999年05期

4 杨梅;郝伟;;海洛因依赖的候选基因研究进展[J];国际精神病学杂志;2009年02期

5 Warner T.T. ,Patel H. ,Proukakis C. ,A.H. Crosby,杜芳;遗传性痉挛性截瘫的一种复杂表现形式:西尔弗综合征的临床、遗传学和候选基因研究[J];世界核心医学期刊文摘(神经病学分册);2005年02期

6 杨文杰,顾东风;人类原发性高血压候选基因的研究进展[J];遗传;2001年05期

7 梁栋;孙中武;;老年抑郁症候选基因研究进展[J];安徽医药;2011年06期

8 王莉兴;鲁绍雄;;猪产仔数相关候选基因的研究进展[J];上海畜牧兽医通讯;2008年04期

9 赵丽娜;张秀军;武守山;赵洁;孙博;刘鹏;;人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候选基因[J];生命的化学;2006年05期

10 杨志刚,王宝维,王雷;影响猪肉脂肪性状主要候选基因的研究进展[J];动物科学与动物医学;2005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梁春年;阎萍;郭宪;包鹏甲;裴杰;褚敏;;牛繁殖性状候选基因的研究进展[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动物繁殖学分会第十五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10年

2 牛丛丛;周磊;安超强;甘莉;杨在清;;猪FTO的转录调控研究[A];全国动物生理生化第十二次学术交流会论文摘要汇编[C];2012年

3 蒋克勇;王雷;刘梅;王宝杰;孙姝娟;张守庆;宫魁;孙国琼;;水产动物肉质风味改良及相关候选基因研究[A];中国甲壳动物学会第十一届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4 赵雪;韩英鹏;赵月;吕春梅;李冬梅;滕卫丽;李文滨;;利用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及连锁作图法挖掘抗大豆菌核病位点及候选基因[A];中国作物学会——2015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5年

5 李彤;吉日木图;;骆驼产肉性状候选基因的研究进展[A];“一带一路”骆驼科技、产业与文化国际研讨会暨第五届中国骆驼产业发展大会论文集[C];2017年

6 胡永胜;张伟;方梅霞;聂庆华;张细权;;猪繁殖候选基因ERK1/2的cDNA克隆与表达[A];中国动物遗传育种研究进展——第十五次全国动物遗传育种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9年

7 骆天红;董艳;吴刚;姜正文;施锦绣;张奎新;黄薇;李果;罗敏;;D9S175位点附近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SNP)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六次全国内分泌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1年

8 张伟;方梅霞;聂庆华;张细权;;猪繁殖候选基因TDRP1的克隆及序列分析[A];第十二次全国畜禽遗传标记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9 王强;王锋;樊懿萱;;影响羊肉质候选基因的研究进展[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养羊学分会2014年全国养羊生产与学术研讨会议论文集[C];2014年

10 王俊美;徐飞;宋玉立;李亚红;韩自行;刘露露;李丽娟;张娇娇;;利用SLAF和BSR-seq技术筛选农家种红蚰麦抗白粉病候选基因[A];中国植物保护学会201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特约记者 杨静;新内脏异位候选基因被发现[N];健康报;201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虎;水稻序列变异数据库及关联分析候选基因筛选平台开发[D];华中农业大学;2019年

2 李娟娟;莲种子大小与数量的比较转录组学研究[D];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2018年

3 Muhammed Mahbubur Rashid;水稻苗期耐盐性状的关联分析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7年

4 郑先瑞;奶牛产奶性状多组学研究及候选基因RRL8的功能验证[D];中国农业大学;2018年

5 左波;猪3、4和7号染色体QTL定位及六个候选基因的分离、鉴定[D];华中农业大学;2004年

6 陈俊峰;猪脂肪细胞分化、脂肪沉积相关候选基因的分离、定位及遗传效应分析[D];华中农业大学;2006年

7 陈宏权;鹅胴体和羽绒性状候选基因的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07年

8 杜红丽;SSC15上繁殖候选基因的分离、鉴定及表达差异研究[D];华南农业大学;2005年

9 王起山;动物数量性状候选基因的单体型分析方法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

10 林明;辣椒应答逆境的转录谱分析及相关候选基因cDNA分离与鉴定[D];福建农林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玉W

本文编号:269940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yylw/269940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cb5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