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树体结构的西伯利亚杏无性系产量构成要素研究
【图文】:
花束状果枝数量在 693~950(个/株)之间的平均单株产量最高,极显著高于 60~275之间的平均单株产量,显著高于花束状果枝数量在 276~424(个/株)之间的平均单株产量,与花束状果枝数量在 425~692(个/株)和 951~1000(个/株)之间的平均单株产量无显著差异。花束状果枝数量在 60~950(个/株)范围内的分级,平均单株产量随花束状果枝数量等级的增大而增大,花束状果枝数量在 951~1000(个/株)之间的平均单株产量低于 693~950(个/株)之间的平均单株产量,平均单株产量并不是随着花束状果枝
图 3-2 盛果期西伯利亚杏无性系产量构成主导要素与单株产量的相关关系(续图)Fig.3-2 Correlation between dominant yield components and yield per plant of Armeniaca sibirica infull fruiting period3.3 讨论与小结3.3.1 讨论初果期、盛果期西伯利亚杏无性系的产量构成主导要素均符合正态分布,说明这些性状是由微效多基因控制的(雷泽勇,2002)。概率分级法广泛应用于杏、枣、麻风树等种质资源的评价工作中(李玄等,2017;刘平等,2003;韩学琴等,2015),本研究对西伯利亚杏无性系产量构成主导要素的效应分析,采用了概率分级法将各个产量构成主导要素数值进行等级划分,较为客观、合理。产量构成主导要素的分级结果,既可以为树体结构参数的选择提供理论依据,也可为树形改造提供参考。主枝基角是初果期、盛果期西伯利亚杏无性系共同的产量构成主导要素,其分级结果显示,初果期前两个等级(21~31°)与盛果期第一等级(23~31°)范围相似,初果期的第三、四等级(32~41°)与盛果期第二、三等级(32~43°)范围相似,初果期的第五等级(42~49°)与盛果期第四级(44~49°)范围相似。初果期主枝基角在 21~49°范围内的分级,平均单株产量随着主枝基等级的增大而增大;盛果期主枝基角在 23~49°范围内
【学位授予单位】:沈阳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S662.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桂森;张立彬;陈玉林;王同坤;李淑杰;;以种胚为外植体的西伯利亚杏器官分化的研究[J];河北农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1988年04期
2 宋炳煜;吴雨华;宫玉梅;;西伯利亚杏(Prunus sibirica)的温度反应[J];内蒙古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8年03期
3 刘桂森,张立彬;西伯利亚杏生命周期中的生长发育规律[J];河北果树;1991年04期
4 董英山,郝瑞,林凤起;西伯利亚杏种质资源的研究[J];北方果树;1991年01期
5 宋炳煜;廖汝棠;;西伯利亚杏(Prunus sibirica)的水分关系[J];内蒙古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6年04期
6 刘小蕾;刘艳萌;张学英;葛会波;;西伯利亚杏的组织培养[J];植物生理学通讯;2008年03期
7 于希志,,徐秋萍;西伯利亚杏当年实生苗形成花芽调查[J];落叶果树;1994年04期
8 尹来邦;;西伯利亚杏种子催芽处理和播种试验[J];中国园艺文摘;2012年08期
9 董胜君;陈建华;刘立新;刘明国;吴月亮;夏泽臻;;不同种源西伯利亚杏表型性状多样性研究[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2018年06期
10 董海荣;王睿;赵卉;刘刚;王春民;郑艳春;;不同产地苦杏仁质量的化学模式识别研究[J];辽宁中医杂志;2009年1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王利兵;;三种山杏种子生物柴油特征评价[A];全国农村清洁能源与低碳技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2 孙艳香;吕增仁;张成合;陈金平;;若干核果类果树苗木生长势与电阻率的关系[A];河北省果树学会第十三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李明;中国北方普通杏和西伯利亚杏遗传多样性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4年
2 王利兵;木本能源植物山杏的调查与研究[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10年
3 刘梦培;仁用杏自交不亲和的授粉特性和S基因型鉴定研究[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15年
4 刘青柏;辽西低山丘陵缓坡林地土壤水分动态及其植被承载力研究[D];沈阳农业大学;201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建华;基于树体结构的西伯利亚杏无性系产量构成要素研究[D];沈阳农业大学;2019年
2 金玲;西伯利亚杏主要经济性状SSR关联位点挖掘及其表达分析[D];沈阳农业大学;2018年
3 秦琳;喀左县俄罗斯种源西伯利亚杏引种适应性研究[D];沈阳农业大学;2017年
4 芦宁超;吉林省野生西伯利亚杏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研究[D];吉林农业大学;2008年
5 尹明宇;内蒙古西伯利亚杏遗传变异及优良种源、家系、单株选择[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17年
6 邢秀云;西伯利亚杏、柄扁桃种源及单株的选择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09年
7 马丽娟;东北野生杏居群遗传多样性及遗传结构分析[D];吉林农业大学;2013年
8 薛海峰;内蒙古不同种源西伯利亚杏杏仁主要成分分析及评价[D];内蒙古农业大学;2016年
9 尹健;西伯利亚杏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和优良无性系选择[D];沈阳农业大学;2016年
10 刘阳;两树种嫩枝扦插繁殖技术和形态解剖学研究[D];沈阳农业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270607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yylw/27060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