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农业论文 > 园艺论文 >

标准型切花菊侧枝调控技术及其机理

发布时间:2020-06-15 04:45
【摘要】:标准型切花菊生产需要大量人工进行侧芽侧蕾的抹除工作,而少侧枝标准型切花菊品种的选育与应用可减少该环节工作,节省大量人力物力。但少侧枝标准型切花菊在繁育阶段也面临萌芽少、母本采穗率低等问题,在高温阶段尤其突出,增加了通过扦插的方式大量繁育种苗的难度。因此,本试验研究不同外源激素和温度处理对'精の一世'田间和离体条件下侧芽萌发和侧枝生长的影响,旨在探究生产上可行的促进少侧枝标准型切花菊侧枝萌发与生长的方法,为其推广种植奠定基础,并进一步研究其内源激素变化,初步探讨少侧枝标准型切花菊侧枝调控的机理。主要结果如下:(1)摘心后喷施10 mg·L-1 KT有助于获得较高品质的‘精の一世’插穗,而喷施20 mg·L-16-BA获得的插穗产量最高,是对照的2.26倍。不同激素处理对插穗生根的各项指标多数没有显著影响,其中以100 mg·L-1 GA3对插穗生根效果最好,能提前1 d生根,其根长与根干重均有显著增加。20 mg·L-16-BA处理未见提高插穗品质,但能提高插穗产量,其中在Od喷施1次和0d、3d和6 d喷施3次,有利于获得较高产量,分别是对照的3倍和4倍。与CK相比,喷施6-BA后,植株侧芽中内源激素发生显著变化,从而影响侧枝的生长。IAA和GA3可能与侧枝长度呈正相关。(2)较高的30 ℃/28 ℃的温度处理比20 ℃/18 ℃的较低温度处理能显著增加植株侧枝数目和长度,但是温度对侧枝数目的增加仅在摘心处理15 d内。植株摘心后,不同部位侧芽的萌发生长有显著的差异,植株侧枝的平均数目和平均长度均是上部中部下部。不同部位侧芽内源激素含量有差异,,IAA呈现下部最高,上部次之,中间最低,ZT和GA3随部位下降降低,ABA则升高。在一定范围内,高温通过调控内源激素来控制分枝生长发育,IAA和GA3可能与侧枝长度呈正相关。(3)离体条件下,中部茎段侧芽萌发速度快于上部和下部,长枝率从上部至下部逐步提高。上部侧芽IAA和ABA含量均显著高于中、下部;中部ZT/IAA最高,下部次之,上部最低,中下部ZT/ABA、GA/ABA、IAA/ABA、ZT/IAA值均高于上部。外源NAA浓度的增加使侧芽萌发率和长枝率降低、侧芽的ZT含量显著下降、IAA含量显著上升,而GA和ABA含量没有显著变化,导致ZT/ABA和ZT/IAA显著降低。0.5和1.0mg·L-1处理的6-BA均促进了侧芽的萌发,但长枝率明显下降,侧芽的ZT含量显著升高,GA和IAA含量显著下降,导致ZT/ABA和ZT/IAA显著升高。高温引起侧芽中ZT和GA的含量极显著降低,ABA含量显著升高,使ZT/ABA、IAA/ABA、ZT/IAA以及(GA+IAA+ZT)/ABA显著降低,抑制侧芽萌发生长,而25℃侧芽正常萌发生长。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S682.11
【图文】:

合轴分枝,单轴分枝,分生组织,不定型


可分为二叉分枝(dichotomousbranching)、单轴分枝(monopodial邋branching)、合轴分枝逡逑(sympodial邋branching)、假二叉分枝(falsedichotomous邋branching)和分蘖(tiller)五种类型逡逑(图1-1)(巩鹏涛等,2005)。逡逑V邋H邋^邋I逡逑a逦be逦d逦e逡逑图1-1植物的分枝类型(巩鹏涛等,2005)逡逑a:二叉分枝;b:单轴分枝;c:合轴分枝;d:假二叉分枝;e:分蘖。箭头代表不定型分生组织,逡逑圆点代表定型分生组织逡逑1逡逑

对侧,侧枝,侧芽,长度


逦标准型切花菊侧枝调控技术及其机理分析认为,侧芽中IAA的含量与侧枝长度成正相关。6-BA处理21邋d时侧枝长与CIC并无显著差异,但IAA含量有极显著差异;6-BA处理49邋d后侧芽中IAA的量与侧芽长度成正相关,IAA含量越高,侧芽生长越快,侧枝长度越长。侧枝长度化可能是激素累积的影响,故21邋d时长度变化不大,而IAA含量有极显著差异,积到49邋d,侧枝长度和IAA含量都有极显著差异。摘心当日,受顶芽抑制,下部侧的IAA含量较高,而侧芽启动萌发后IAA含量少许下降,此后随着侧芽生长而又著提高,说明IAA会促进侧枝长度的显著增加。逡逑O邋CK邋06-8A逡逑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戴希刚;刘科雄;张振;曾长立;;多头切花菊品质性状遗传多样性分析[J];河南农业大学学报;2017年04期

2 陆继亮;余娜;;福菊将亮相2014中国第二届切花菊品种展示会[J];中国花卉园艺;2014年19期

3 屈连伟;雷家军;张艳秋;崔sリ

本文编号:271391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yylw/271391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8b2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