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草莓品种茎尖脱毒快繁体系的建立
【学位授予单位】:内蒙古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S668.4
【图文】:
3.4 草莓脱毒结果分析3.4.1 草莓 SMoV 病毒检测如图 1 所示,1、2、3 分别为切取 1.0mm、0.5mm 和 0.3mm 茎尖的‘红颜’草莓,4、5、6 分别为切取 1.0mm、0.5mm 和 0.3mm 茎尖的‘阿苏的小雪’草莓。其中 1 号电泳结果显示阳性,说明当切取‘红颜’草莓茎尖为 1.0mm 时 SMoV 病毒脱除不成功,2、3 号电泳结果显示阴性,说明当切取‘红颜’草莓茎尖为 0.5mm 和 0.3mm时 SMoV 病毒脱除成功。在‘阿苏的小雪’草莓样品检测中,4、5 泳道显示阳性表明其中含有 SMoV 病毒,6 号泳道呈现阴性为无病毒显示。
明其中含有 SMoV 病毒,6 号泳道呈现阴性为无病毒显示。图 1 草莓 SMoV 病毒检测结果Fig 1 . Detection results of SMoV virus in strawberry3.4.2 草莓 SMYEV 病毒检测SMoV 为 219bp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付远;李丹丹;廖忠明;钟晓红;;不同消毒剂及激素对江西省野生白花凤仙花组培诱导的影响[J];现代农业科技;2015年15期
2 马宗新;;我国草莓生物技术研究进展[J];农业工程;2013年05期
3 张雯丽;;中国草莓产业发展现状与前景思考[J];农业展望;2012年02期
4 徐刚;陈剑平;汪一婷;吕永平;牟豪杰;;国内外植物组培技术的差距[J];中国花卉园艺;2008年03期
5 张学英;葛会波;刘艳萌;胡淑明;;草莓原生质体分离条件的研究[J];分子植物育种;2006年S2期
6 张国强;翟秋喜;;我国植物组培技术的发展及展望[J];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16期
7 雷家军;代汉萍;谭昌华;邓明琴;赵密珍;钱亚明;;中国草莓属(Fragaria)植物的分类研究[J];园艺学报;2006年01期
8 梁称福;;植物组织培养研究进展与应用概况[J];经济林研究;2005年04期
9 张健;植物组培技术的发展历程[J];中国花卉园艺;2002年05期
10 薛光荣,费开伟,胡军;草莓花药离体培养获得单倍体植株[J];园艺学报;1981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雷家军;薛莉;代汉萍;邓明琴;;世界草莓属(Fragaria)植物的种类与分布[A];草莓研究进展(IV)[C];201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苏秀;小RNA深度测序在几种木本植物病毒鉴定中的应用[D];浙江大学;2015年
2 谢志兵;草莓再生体系的建立及导入chit42基因获得抗病种质的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07年
3 张学英;草莓(Fragaria ananassa Duch.)原生质体培养及植株再生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郑文燕;山楂属植物中苹果褪绿叶斑病毒检测及病毒脱除方法研究[D];沈阳农业大学;2017年
2 穆廷云;红颊草莓茎尖培养快繁技术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4年
3 王春雪;“红太后”草莓组织培养几个关键技术的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4年
4 王辰龙;花生油中黄曲霉毒素B_1的降解及其安全性评价[D];安徽农业大学;2014年
5 明晓;中国草莓属野生资源及白草莓育种初探[D];北京林业大学;2012年
6 刘博;百合、水仙病毒分子检测及脱毒技术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9年
7 李晓燕;抑菌剂抑菌能力比较及其对组培苗生长发育的影响[D];辽宁师范大学;2007年
8 张薪薪;抑菌剂筛选及对组培污染防治的初步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6年
9 张红梅;草莓离体再生及抗病基因转化[D];河北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272525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yylw/27252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