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鸢尾与射干种间杂交后代遗传变异及花色形成机理研究
【学位授予单位】:沈阳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S682.19
【图文】:
图 2-1 试验杂交亲本A, B. 蓝紫花野鸢尾(V);C, D. 黄花野鸢尾(Y);E, F. 白花野鸢尾(W);G, H. 射干(S) 标尺=1 cm.Fig. 2-1 Hybridization materialsA, B. I. dichotoma (violet,V);C, D. I. dichotoma (yellow, Y);E, F. I. dichotoma (white, W);G, H. I. domestica (S). Scalebar=1 cm.2.1.2.2 植物学性状观测标准花冠幅:花朵盛开时的花朵直径;内、外花被长度:分别取下内、外花被,游标卡尺测量花瓣基部到顶端的距离;内、外花被宽度:游标卡尺分别测量内、外花被中间最宽部位的长度;花、花柱和花药颜色:记录花朵盛开时花朵、花柱的颜色,有无斑点及中脉的颜色;花药的颜色及花药背部颜色;花柱裂片长度:根据野鸢尾与射干的花柱裂片长度,将杂交后代的花柱裂片长度划分为 5 个等级,并赋予数值 1-5,接近射干柱头裂片长度的记录为数值 1(0.1-1mm);接近野鸢尾柱头裂片长度的记录为数值 5(9-11mm);柱头裂片长度介于野鸢尾与射干之间的分别记录为 2(0.1-4mm),3(4-6mm)和 4(6-9mm);
三种花色的野鸢尾分别作为父本,获得 F1(S×V),F1(S×Y)和 F1(S×W)的花色均和射干相同(图2-2)。图 2-2 野鸢尾与射干种间杂交后代 F1的花器官性状A. F1(V×S);B. F1(Y×S);C. F1(W×S);D. F1(S×V);E. F1(S×Y);F. F1(S×W). 标尺=1 cm.Fig. 2-2 Flower characteristics of interspecific hybrid F1from I. dichotoma and I. domesticaA. F1(V×S);B. F1(Y×S);C. F1(W×S);D. F1(S×V);E. F1(S×Y);F. F1(S×W). Scale bar=1 cm.通过 6 组种间杂种 F1自交,获得 F2代群体;以射干作母本的 3 组杂种 F1自交获得的所有 F2代群体,花色不仅没有出现分离,而且与对应的 F1及射干保持一致。然而以三种花色的野鸢尾为母本的 3 组杂种 F1自交获得的 F2代群体出现了十分丰富的花色分离。如表 2-2 所示,F2(V×S) 和 F2(W×S) 的子代花色呈现出紫色的比例最高,分别达到 46.0%和 38.1%;也呈现出橙色、红色和黄色等花色。F2(V×S) 出现了较高的蓝紫色和粉色,15.8%和 18.0%。而 F2(W×S) 呈现蓝紫色和粉色的子代比例分别为23.8%和 9.5%。红色花子代在 F2(V×S) 和 F2(W×S) 分别占 6.1%和 4.8%。F2(W×S) 中没有发现棕褐色的子代。F2(Y×S) 比另两个 F2群体出现了较多的橙色和红色花朵,比例分别为 15.7%和 11.1%。F2(Y×S) 子代的在斑点分布规律上,明显不同于F2(V×S) 和 F2(W×S) 。花色呈现棕褐色、黄色和白色的子代在三组 F2群体中出现的频率相对较低(表 2-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黄苏珍;顾春笋;原海燕;佟海英;;德国鸢尾新品种‘幻舞’[J];园艺学报;2015年11期
2 许荔;黄苏珍;原海燕;;路易斯安那鸢尾和红籽鸢尾花粉形态及种间杂交亲和性研究[J];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2015年01期
3 张美玲;陈洪伟;王红利;石爱平;洪培培;刘克锋;;植物远缘杂交育种现状与展望[J];安徽农业科学;2015年01期
4 罗刚军;毕晓颖;孟彤菲;郑洋;徐文姬;雷家军;;粗根鸢尾新品种‘Violet Peafowl’、‘Starry Diamond’、‘Rainbow in May’和‘Bright Vitas’[J];园艺学报;2014年10期
5 郝津藜;赵娜;石颜通;王福;袁涛;王莲英;;黄牡丹远缘杂交亲和性及杂交后代形态分析[J];园艺学报;2014年08期
6 解凯东;王晓培;王惠芹;梁武军;谢宗周;郭大勇;伊华林;邓秀新;Grosser Jude W.;郭文武;;以柑橘多胚性二倍体母本倍性杂交培育三倍体[J];园艺学报;2014年04期
7 李岩;陈忠;周乙良;董延龙;杨龙;黄莹;沈东升;王洪成;马静;孙伟;;鸢尾新品种‘紫堇’[J];园艺学报;2013年12期
8 毕晓颖;徐文姬;李卉;郑洋;;鸢尾新品种‘Azure Pinwheel’和‘Chic Leopard’[J];园艺学报;2013年12期
9 朱旭东;田松青;金立敏;周晓明;韦庆华;;鸢尾新品种‘黄玉’[J];园艺学报;2013年11期
10 毕晓颖;徐文姬;李卉;郑洋;;野鸢尾新品种‘Footstone’和‘Snow Honey’[J];园艺学报;2013年1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赵s
本文编号:272871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yylw/27287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