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白菜橙花和白花基因克隆及其形成的分子机理研究
【学位授予单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S634.1
【图文】:
3图 1-1 植物类胡萝卜素代谢途径(Tan et al. 2003;Chiou et al. 2010;Walter and Strack 2011)PSY,八氢番茄红素合成酶;PDS,八氢番茄红素脱氢酶;Z-ISO,ζ-胡萝卜素异构酶;ZDS,ζ-胡萝卜素脱氢酶;CRTISO,类胡萝卜素异构酶;LCYE,番茄红素 -环化酶;LCYB,番茄红素 β-环化酶;CHYB,β-胡萝卜素羟化酶;CYP97,细胞色素 P450 型单加氧酶 97;ZEP,玉米黄质环氧化酶;NXS,新黄质合成酶;VDE,紫黄质脱环氧化酶;CCD,类胡萝卜素裂解双加氧酶;NCED,9-顺式-环氧类胡萝卜素双加氧酶Fig. 1-1 Carotenoid metabolic pathway in plant(Tan et al. 2003; Chiou et al. 2010; Walter andStrack 2011)PSY, phytoene synthase; PDS, phytoene desaturase; Z-ISO, ζ-carotene isomerase; ZDS, ζ-Carotene desaturase;CRTISO, carotenoid isomerase; LCYE, lycopene -cyclase; LCYB, lycopene β-cyclase; CHYB, β-carotene hydroxylase;CYP97, cytochrome P450-type monooxygenase 97; ZEP, zeaxanthin epoxidase; NXS, neoxanthin synthase; VDE,violaxanthin de-epoxidase; CCD, carotenoid cleavage dioxygenases; NCED, nine-cis-epoxycarotenoid dioxygenases
2群体。其他六个黄花和橙花自交系用于共分离标记的验证。图2-1 试验中所使用的两个大白菜亲本花色a,94C9;b,92S105Fig. 2-1 Flower colors of the two parental lines used in this studya, 94C9; b, 92S105两亲本和 BC1F1群体单株于 2015 年,两亲本、六个黄花和橙花自交系及 BC1F2群体单株于 2018 年种植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蔬菜试验基地,自然春化,管理条件相同。在盛花期,每个单株花色的确定需要经过两次观察,间隔 8 天且每株观察至少 10朵完全开发的花。2.1.2 DNA 和 RNA 提取,cDNA 合成和 PCR 扩增采用改良的 CTAB 法提取新鲜叶片基因组 DNA,参照 Porebski 等(1997)报道的方法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连锁图谱,同时将橙花基因限定于 A09 染色体 InDel181 和 InDel182 标记之间,遗传距离为 8.7 cM,对应的物理距离为 1.6 Mb(图 2-2a)。另外,利用 InDel181 和 InDel182检测黄花和橙花 DNA 混池,进一步验证了其与橙花基因连锁(图 2-3)。2.2.3 橙花基因的精细定位为了对橙花基因进行精细定位,利用双亲基因组在初定位区间内的 DNA 变异开发了 74 个 InDel 标记,其中 43 个在亲本间具有多态性(附录Ⅴ)。利用 InDel181 和InDel182 标记检测 BC1F1群体 478 个单株,共发现 50 个交换单株,其中 InDel181 侧24 个,InDel182 侧 26 个。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阴长发;官春云;;油菜花色研究进展[J];作物研究;2013年04期
2 黄镇;许婷;班元元;刘欢;范胜栩;杨丽;徐爱遐;;甘蓝型油菜白花性状的遗传及AFLP标记[J];华北农学报;2012年01期
3 陈鹏飞;刘栓桃;张志刚;李巧云;赵智中;薛林宝;;大白菜的类胡萝卜素种类鉴定[J];中国农学通报;2011年19期
4 陈雪平;申二巧;张成合;李晓峰;轩淑欣;申书兴;;菜薹-芥蓝单体异附加系n+1配子传递及两个二体异附加系的获得[J];中国农业科学;2010年23期
5 文雁成;张书芬;王建平;朱家成;赵磊;;甘蓝型油菜白花性状的遗传学研究和白花胞质雄性不育系的选育[J];中国农学通报;2010年01期
6 彭家成;;油菜乳白花突变体的获得及后代遗传表现[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05期
7 李宏志;周建波;刘云江;;粘虫板在害虫防治中的应用研究[J];河北林业科技;2007年S1期
8 张德双,张凤兰,徐家炳;大白菜花色和球色遗传规律的研究[J];华北农学报;2003年02期
9 李莓,陈卫江,易冬莲;甘蓝型油菜CMS桔红花色恢复系R18遗传研究[J];中国农业科学;1999年S1期
10 张华,刘自珠;菜心白花花色遗传及其在育种上的应用初探[J];广东农业科学;1999年06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田露申;甘蓝型油菜异源白花性状的遗传及相关基因的克隆与分析[D];四川农业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刘英春;甘蓝型油菜与萝卜远缘杂交的研究[D];西南大学;2014年
2 阴长发;甘蓝型油菜EST-SNP开发及花色性状的QTL定位[D];湖南农业大学;2013年
3 班元元;油菜黄籽及白花性状的基因定位[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3年
4 王传富;甘蓝型油菜白花和矮秆性状的遗传分析[D];华中农业大学;2008年
5 陈鹏飞;大白菜类胡萝卜素分离鉴定和积累机理与调控研究[D];扬州大学;2008年
6 田露申;人工合成甘蓝型油菜白花性状的遗传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77112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yylw/27711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