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杂交优系‘浓果4号’、‘浓果25号’综合性状评价
【学位授予单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S661.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吴景敬;;一批有希望的葡萄优系[J];山西果树;1988年03期
2 赵永孝;明桂冬;;板栗杂交优系——35号[J];山西果树;1988年03期
3 沈阳农业大学园艺系、宁城县巴林果树实验场苹果抗寒育种课题组;;辽宁省苹果抗寒优系果实品评会在沈阳召开[J];北方果树;1988年02期
4 游国健;;甜橙优系——梨2号[J];山西果树;1988年04期
5 ;苹果抗寒优系通过阶段性成果鉴定[J];中国果树;1989年03期
6 赵胜建;;大粒康拜尔及其优系[J];北方园艺;1989年Z2期
7 于立洋;左力辉;李秀平;李顺华;王宇攀;张军;杨敏生;;4个新疆野苹果优系果实品质比较[J];中国农业科技导报;2017年08期
8 张志发;318B优系懒汉棉[J];农家参谋;2005年01期
9 王彦敏,傅玉瑚,申连长,樊慧敏;介绍几个鸭梨新优系[J];山西果树;1998年02期
10 苏艳丽;李秀根;杨健;王龙;王苏珂;薛华柏;;刻芽与扭枝对梨不同优系成枝力和成花数的影响[J];经济林研究;2017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漆巨容;刘正富;黄柳根;陈华林;刘建军;程昌凤;代正林;;无核先锋橙优系—“先白1号”选育初报[A];中国柑橘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战略论坛暨中国柑橘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2 孙山;贺玮;王少敏;高华君;;甜柿优系新次郎的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要点[A];第三届全国干果生产与科研进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3 薛显森;郭善明;;无毒棉优系的选育及存在价值[A];中国棉花学会2006年年会暨第七次代表大会论文汇编[C];2006年
4 刘宁;张加延;何跃;刘威生;;仁用杏新品系选育报告[A];首届全国干果生产与科研进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8年
5 邵则夏;;云南板栗优系选择研究及推广应用报告[A];面向21世纪的中国林木遗传育种——中国林学会林木遗传育种第四届年会文集[C];1997年
6 王福堂;阎义群;毕树元;李光照;牛俊义;王金章;;燕山板栗初选入选单系产量比较鉴定[A];河北省果树学会第七届、第八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1981年
7 胡桂兵;欧阳若;王泽槐;刘成明;秦永华;赵志常;;华南农业大学特早熟荔枝新品种选育的研究进展[A];第四届全国果树种质资源研究与开发利用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0年
8 高玉江;侯佳贤;崔龙;郑亚杰;代帮山;;免疏花疏果梨新品系单花香水梨[A];全国第四届梨科研、生产与产业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9 欧阳若;胡桂兵;王泽槐;刘成明;秦永华;;华南农大特早熟荔枝新品种选育的研究进展[A];海峡两岸荔枝龙眼产业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10 冯月秀;徐凌飞;王琨;;梨优质、丰产、抗病育种研究报告[A];中国园艺学会成立70周年纪念优秀论文选编[C];199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8条
1 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石家庄果树研究所 赵习平;简介几个新选育的杏优系[N];河北科技报;2012年
2 白立新;中华寿桃新优系——中华福桃[N];中国特产报;2002年
3 刘红 李先昭 常家兵;刘邦故里唱响富民曲[N];中国贸易报;2004年
4 李晓丽;东营绿化为何首选优系白蜡?[N];中国绿色时报;2004年
5 刘双双 李克勤;部分主产省粮食价格走高[N];农民日报;2007年
6 本报记者 宋波;从先发优势向可持续发展转变[N];中国花卉报;2007年
7 记者 李颖;圆蜡一、二号得到业界认可[N];中国花卉报;2010年
8 曾健 柴利;宜香优杂交稻有望飘香东南亚[N];四川科技报;200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智彦;苹果杂交优系‘浓果4号’、‘浓果25号’综合性状评价[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9年
2 贾壮壮;65个大久保桃实生后代优系的调查与复选[D];河北科技师范学院;2018年
3 范二婷;梨优系和品种的果实性状描述以及拉肖皂苷C在梨树上的应用[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7年
4 刘倩;不同富士系品种和杂交优系的抗旱性和抗病性评价[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7年
5 韩会君;红橘优系遗传鉴定及起源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3年
6 曾云英;金花梨优系快速繁殖技术体系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03年
7 赵振新;抗盐碱实生优选酸枣品系的评价[D];石河子大学;2016年
8 蒋媛;两个梨优系的生物学特性研究与分子鉴定[D];塔里木大学;2015年
9 马玉敏;泰山板栗良种选育及高效栽培技术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04年
10 王振武;笃斯越橘优系SL-1快繁的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277512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yylw/27751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