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农业论文 > 园艺论文 >

两种香味玉簪的栽培生理和开花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发布时间:2020-08-21 13:32
【摘要】:白玉簪为百合科玉簪属的宿根花卉,花大、白色而有浓香,是很好的耐阴地被植物,广泛应用于北京园林中。近几年,北京植物园引进了一些香味玉簪品种,基本都是白玉簪的杂交后代。那么,为了探究白玉簪的杂交后代与其在栽培生理和开花特性方面有何差异,本论文以白玉簪和其园艺品种‘冰酒’玉簪为试验材料,研究其播种技术、施肥规律、抗性(耐阴性、耐旱性)以及开花生物学特性,以期为园林栽培应用提供技术指导。研究表明:(1)白玉簪种子萌发过程中对光的反应不敏感且萌发最适温度为25°C。(2)白玉簪和‘冰酒’玉簪均是耐阴植物,但不同光强水平对于两种玉簪生长的影响不同,白玉簪比‘冰酒’玉簪更耐阴但对光更为敏感,‘冰酒’玉簪比白玉簪稍耐强一些的光。(3)从NPK比例对玉簪生长的情况分析:在NPK配比为10-30-20时,促进两种玉簪的营养生长以及生殖生长的建成。(4)从两种玉簪对水分的要求来分析:适当的干旱促进两种玉簪的生长,两种玉簪适宜生长的土壤相对含水量为50-60%,过低过高都会抑制其生长;白玉簪比‘冰酒’玉簪耐旱,‘冰酒’玉簪比白玉簪耐水湿性要强一些。(5)从两种玉簪的开花生理特性来分析:白玉簪的花期是8月中旬到9月中下旬,‘冰酒’玉簪的花期7月中旬到8月中下旬;在本研究中,白玉簪花粉萌发率高达80-90%,而‘冰酒’玉簪的花粉没有萌发,故判断其败育;两种玉簪的单朵花期均是24h左右,白玉簪夜间8点左右开放,冰酒玉簪早上7点左右开放;低温利于延长白玉簪的花粉寿命。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S682.19
【图文】:

拟合曲线,白玉,拟合曲线


白玉簪的二元拟合曲线

拟合曲线,拟合曲线,玉簪,白玉


冰酒·玉簪的二元拟合曲线

白玉,玉簪,开放状态,花瓣


图 6-1 白玉簪的开花过程Figure6-1 The blossoming process of H.plantaginea由图 6-1 可知,白玉簪的花朵是晚上开放。从 20 点左右开始到第二天的早上 9 点处于开放状态,之后便开始凋谢,花瓣也变得干扁,直到晚上 20 点左右凋败。3.1.3 ‘冰酒’玉簪的开花特性通过将花枝剪下放于水中,观察‘冰酒’玉簪的开花情况如图 6-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关梦茜;董然;;玉簪属植物研究进展及园林应用[J];北方园艺;2013年19期

2 崔佩荣;刘洪章;刘树英;陈丽飞;;玉簪属植物在抗性及引种栽培方面的研究进展[J];北方园艺;2013年10期

3 张彦妮;林晓锐;;5种地被植物耐阴性比较[J];江苏农业科学;2012年09期

4 刘宝臣;唐伟斌;;遮荫对麦冬和玉簪叶面积及叶绿素含量的影响[J];北方园艺;2012年14期

5 石秉路;周玉迁;何林霞;崔海涛;刘炳友;;2种玉簪属植物在大兴安岭地区引种及园林应用[J];中国园艺文摘;2012年04期

6 李文胜;;玉簪的栽培管理技术[J];河南农业;2012年01期

7 许超;于晓森;;十种玉簪在北京地区生长发育特征研究[J];北方园艺;2011年16期

8 赵丽霞;;玉簪的栽培技术[J];河北林业科技;2011年04期

9 袁仁成;许洪;杨红伟;宋新伟;赵含欣;;玉簪属植物的繁殖、栽培技术及园林应用[J];宁夏农林科技;2011年07期

10 廖腾飞;雷家军;;尖萼耧斗菜种子萌发特性研究[J];种子;2011年01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金侠;4种铁线莲属植物种子发芽特性及其幼苗抗旱性的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4年

2 杨丹;四个玉簪新品种离体快繁技术的研究[D];吉林农业大学;2012年

3 林钗妹;福建省枳i种质资源的收集与评价[D];福建农林大学;2009年

4 江浩;玉簪引种驯化及耐荫性研究[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08年

5 莫健彬;玉簪属品种资源分类及耐热品种筛选[D];上海交通大学;2008年

6 宋金艳;遮荫对植物光合作用高温响应的影响[D];北京林业大学;2008年

7 高志慧;引种玉簪(Hosta)抗寒性及组培快繁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8年

8 李博;几种玉簪的水分胁迫耐受性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8年

9 王春婷;紫萼玉簪组织培养及离体再生体系的建立[D];四川农业大学;2007年

10 施爱萍;玉簪属植物的耐阴性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279943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yylw/279943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7b0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