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农业论文 > 园艺论文 >

蓝莓根毛缺失的机理及其适应机制研究

发布时间:2020-10-13 05:22
   蓝毒属杜鹃花科(Ericaceae)越橘属(Vaccinium spp.)多年生灌木或小灌木,其果实富含花青素等功能成分,被国际粮农组织列为人类五大健康食品之一。蓝莓根系不发达,根系浅,无根毛,呈纤维状,主要分布在浅层土壤中。因此,相对于其他果树,土壤紧实度、有机质含量等理化性质以及菌根状况对其生长发育的影响更为明显,其中,菌根的存在尤为重要,但相关机理缺乏系统的调查和研究。本论文在分析蓝莓根系发生过程的基础上,通过基因克隆及表达模式研究揭示蓝莓根毛缺失的分子机理;设置灭菌与未灭菌土壤处理蓝莓组培苗,探究土壤微生物对蓝莓生长的影响;同时,对当地蓝莓菌根真菌进行分离、鉴定,并筛选出对蓝莓生长有积极促进作用的菌根真菌,以期得到有益菌株和适宜的接种方式,为蓝莓菌根真菌的研究及蓝莓产业的发展提供参考。主要研究结果如下:以蓝莓'布里吉塔' 2年生植株根系为试材,通过基因克隆和表达分析初步探究蓝莓根毛缺失的分子调控机制。结果显示,从蓝莓根系cDNA中仅扩增到根毛发生相关基因WER、TTG和GL2,却未能扩增到CPC、ETC1和TRY。结构分析表明,WER、TTG和GL2所编码蛋白与其它具有根毛植物一样具有典型结构域,且GL2,WER亲缘关系跟葡萄关系最近,表明其蛋白功能具有相似性。由于CPC、ETC和TRY不表达,而WER、TTG和GL2具有正常功能,可推测蓝莓无根毛是因为WER和TTG/GL3-EGL3复合体结合正调控GL2的表达,从而抑制了根毛的发生。以无菌蓝莓'布里吉塔'组培生根苗为试材,利用土壤灭菌与未灭菌的处理,探究根际微生物对蓝莓组培苗生长的影响。结果显示,相较于灭菌土,未灭菌处理组的蓝莓生长量普遍提高,且地上部的优势更为明显;但其根际细菌与真菌的数目却低于灭菌处理组,其中细菌的数目差异最为显著,真菌数目虽然也低于灭菌组,但存在明显的根系内生真菌,即优势菌明显;未灭菌处理的蓝莓根际土壤的蔗糖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高于灭菌组0.56及2.15倍。以田间5年生北高丛'布里吉塔'蓝莓、'杰兔'蓝莓和南高丛'夏普蓝'蓝莓根系为试材,通过根段分离纯化、ITS序列扩增对三种蓝莓的根系共生真菌进行鉴定,并经过筛选后对蓝莓'布里吉塔'组培苗进行回接实验。结果显示,分别从'布里吉塔'蓝莓根系分离筛选得到9株真菌,'杰兔'蓝莓根系分离筛选得到9株真菌,'夏普蓝'蓝莓根系分离筛选得到8株真菌,经分子鉴定后发现,同种蓝莓根系分离得到的菌根真菌虽然形态特征上差异明显,但ITS序列鉴定后却是相近或相同的,如B1209(Talaromyces aculeatus)和 B1210(Talaromyces verruculosus)、T1205/T1213/T1214(Helotialessp.)和 T1206(Helotiales sp.)同属不同种;T1205 和 T1213、T1214 同属于Helotiales sp.(AB847035.1),X1206 和 X1209 同属于Epacris microphylla root associated fungus(AY268189.1)。同时,不同种蓝莓根系的菌根真菌也有相同,如B1207 和 T1209、X1206、X1209 都属于Epacris microphylla root associated fungus(AY268189.1),B1205 和 X1205 都属于Thozetellasp.(JX244056.1),X1207 和T1205、T1213、T1214都属于Helotialessp.(AB847035.1)。将上述菌株回接至蓝莓组培无菌苗中,2个月后测其生物量生长发现,B1202(Trichoderma gamsii)和B1206(Uncultured Ascomycota)对组培苗的地上部促生作用显著,能明显改善蓝莓的生物量。综上,蓝莓根毛缺失是由于CPC、ETC1和TRY的不表达,而WER、TTG和GL2具有正常功能导致的,但相关调节机制仍需要进一步研究;土壤未灭菌处理的蓝莓苗长势优于灭菌处理,说明根际微生物对蓝莓生长起到了促进作用;蓝莓根系菌根真菌在不同品种间有相似,也有差异,回接实验中,B1202和B1206的促生作用最为显著。
【学位单位】:浙江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7
【中图分类】:S663.9
【部分图文】:

电泳图,根毛,电泳图,发育相关基因


第二章蓝莓根毛缺失相关基因克隆与表达分析。同时,采用DNAMAN?(7.0)软件对预拟南芥(A从蛋白序列、水稻(O.M/iv葡萄(K?v/7峨ra)蛋白序列作对比,并利用ME中扩增根毛发育相关基因CPC、五;TC八77^、在电泳图中都能清晰的观察到亮带,说明这6

电泳图,电泳图,葡萄,蓝莓


到它们在拟南芥、水稻、玉米及葡萄中的同源蛋白,并用MEGA7.0软件构建NJ进??化树。蛋白结构分析发现,蓝莓GL2具有1个典型的START结构域,其与葡萄亲缘??关系较近,而与玉米、水稻的亲缘关系较远(图2.3);蓝莓TTG具有4个保守的??WD40结构域,与拟南芥亲缘关系较近而与葡萄亲缘关系较远(图2.4);蓝莓WER??存在2个SANT结构域,与葡萄亲缘关系较近(图2.5)。??■Bi11?START??0?too?2QS?300?400??1CD???MM?VBrigitta???竺_??葡萄?KWm>*a(GSVTVT01017(m(K)l)?????掇南芥?A//w/如m?(ATlG7站40,2>???水稻?a?^w(LOC_Os01g55549.1)???玉米?Z/m^sCGRMZ^VnGOOlSS^O??图2.3?GL2蛋白结构域及系统进化树??Fig.?2.3?Protein?domain?and?phylogenetic?tree?of?GL2??16??

电泳图,蛋白结构,系统进化树,蓝莓


?TOO??100?bpB??图2.2?cDNA克隆电泳图??Fig.?2.2?The?electrophoresis?of?cDNA?clone??3.3蓝莓GL2、TTG、WER结构域分析及构建蛋白系统发生树??对在蓝莓根系表达的GL2、TTR和WER的cDNA全长进行测序,数据库搜索得??到它们在拟南芥、水稻、玉米及葡萄中的同源蛋白,并用MEGA7.0软件构建NJ进??化树。蛋白结构分析发现,蓝莓GL2具有1个典型的START结构域,其与葡萄亲缘??关系较近,而与玉米、水稻的亲缘关系较远(图2.3);蓝莓TTG具有4个保守的??WD40结构域,与拟南芥亲缘关系较近而与葡萄亲缘关系较远(图2.4);蓝莓WER??存在2个SANT结构域,与葡萄亲缘关系较近(图2.5)。??■Bi11?START??0?too?2QS?300?400??1CD???MM?VBrigitta???竺_??葡萄?KWm>*a(GSVTVT01017(m(K)l)?????掇南芥?A//w/如m?(ATlG7站40,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秀丽;闫伟;;兴安杜鹃菌根真菌分离与鉴定[J];北方农业学报;2016年05期

2 刘凤红;;蓝莓根系内生真菌多样性的研究[J];北方园艺;2015年21期

3 赵鑫;詹立平;邹学忠;;菌根菌分离及其在蓝莓育苗中的应用研究[J];辽宁林业科技;2015年04期

4 肇莹;杨涛;孙进杰;杨镇;王红;肖军;;一株蓝莓菌根真菌的鉴定及对蓝莓生长的影响[J];浙江农业学报;2015年03期

5 方仲相;胡君艳;江波;方佳;何勇清;卢伟民;郑炳松;;蓝莓研究进展[J];浙江农林大学学报;2013年04期

6 吴林;;我国越橘栽培生理研究进展[J];吉林农业大学学报;2013年04期

7 刘振华;李潞滨;童方平;姚娜;;灰背杜鹃菌根真菌的分离与鉴定及DGGE的应用[J];湖南林业科技;2012年04期

8 聂飞;房小晶;周红英;周艳;;我国蓝莓栽培现状及在贵州的产业化发展前景[J];贵州农业科学;2010年10期

9 和阳;杨巍;刘双;赵新兵;;蓝莓栽培中土壤改良的方法及作用[J];北方园艺;2010年14期

10 万忠梅;宋长春;;三江平原小叶章湿地土壤酶活性的季节动态[J];生态环境学报;2010年05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张春英;云锦杜鹃菌根及其菌根真菌多样性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赵兴宇;大兴安岭野生蓝莓菌根真菌分离及定殖分析[D];东北林业大学;2015年

2 刘燕;野生越橘内生真菌的分离鉴定及对栽培种的促生作用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3 刘振华;杜鹃花菌根真菌分离鉴定及多样性分析[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10年

4 范永强;菌根真菌分离鉴定及其对两种浆果植物的侵染[D];大连理工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83878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yylw/283878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41c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