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农业论文 > 园艺论文 >

宁夏中部干旱带设施蔬菜土壤质量培育与合理施肥技术研究

发布时间:2020-10-18 20:05
   针对宁夏中部干旱带设施土壤有机质下降快、耕层土壤物理性状变差、养分不均衡以及出现的连作障碍等问题,以果菜为试验材料,通过田间试验,研究强还原法对土壤质量的改善效果,筛选适宜的生物有机肥,并探索最佳生物有机肥不同施用量对黄瓜和番茄生长发育、产量及品质的影响,开展黄瓜和番茄的需肥规律研究,建立设施黄瓜和番茄土壤质量培育与水肥一体化管理技术体系,为设施蔬菜的高产、优质、高效栽培提供科学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于夏季歇茬期采用强还原方法可以改善土壤物理性状,降低土壤容重,增加土壤孔隙度,提高土壤的储水保水能力,提高土壤水分的利用效率;还原处理可以有效降低土壤pH值,提高土壤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有机质含量,降低土壤中硝酸盐含量;同时可有效提高脲酶、碱性磷酸酶、过氧化氢酶、蔗糖酶活性;也可以提高土壤微生物量碳氮磷量,为土壤提供活跃的微生物环境,促进土壤中的物质和能量循环。强还原改良土壤后种植蔬菜,可以有效促进番茄秧苗的增长和增粗,提高番茄的产量;还可以有效改善果实品质,提高Vc、可溶性糖、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降低番茄酸度和硝酸盐含量。(2)生物有机肥可以改善土壤环境,有效提高土壤中速效养分和有机质的含量,对土壤有着较好的培肥作用,可增强土壤供应养分的能力;生物有机肥可以有效提高蔬菜果实的品质,提高Vc和可溶性糖含量,提高果实的营养价值,改善风味;提高蔬菜的产量和经济效益,有利于蔬菜的增产增收,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但从重金属等有毒有害物质积累趋势分析,以放牧羊粪为原料的生物有机肥土壤环境效应最佳。(3)羊粪生物有机肥可以有效提高作物的生长发育,随着施肥量的增加,黄瓜和番茄的株高、茎粗、产量、品质均有所改善。黄瓜和番茄的最佳施肥量不同,黄瓜最适施肥量是30 t/hm2,番茄最适施肥量是22.5 t/hm2。随着有机肥施用量的增加,土壤养分含量均显著增加,第二茬的各养分含量均比第一茬要高。(4)黄瓜和番茄的干物质累积规律大体遵循S型增长曲线,在苗期和拉秧期干物质增长均比较慢。单位质量的黄瓜不同器官对氮、磷、钾的吸收规律均表现为钾氮磷;单位质量的番茄根、茎、果对氮、磷、钾的吸收规律均为钾氮磷,叶对氮、磷、钾的吸收规律为氮钾磷;同一器官,对磷的吸收量都是最小的。在黄瓜和番茄生育期的不同阶段,需补充的氮、磷、钾量不同,在黄瓜的苗期、初瓜期和番茄的苗期、花期、初果期需补充的氮素较多,磷素在黄瓜和番茄的整个生育期吸收量比较平稳,钾素均需在黄瓜和番茄的初果期和盛果期大量补充。
【学位单位】:宁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8
【中图分类】:S626
【部分图文】:

温室土壤,动态变化,高温灭菌,土壤容重


3.1.1?土壤温度??以强还原试验前12天温度变化为例,了解不同强还原处理对5?cm?土层温度的影响。由??图3.1可以看出第1天的温度最低,之后地温相对增加且多有波动,这与当日当时的天气有??关。在第7天时,各处理温度在41-46°C之间,但仍然超过正常土壤温度,在第10天时,??T3处理高达60°C,说明T3处理可以更好的营造高温灭菌环境;各处理土层温度没有必定??的规律,但T3处理最高温度占据了?5天,CK和T4处理占据了?4天,T1处理占据了?1天,??T2处理占据了0天。说明在不施物料的基础上,不灌水覆膜条件温度波动更大,缓冲性能??差,天气好的条件下也可以实现高温灭菌;在灌水覆膜的基础上,施用稻糠22.5?t/hm2,且??灌水覆膜的强还原条件效果相对更佳。??c/5?35??^?1?1?1?1?1?1?1?1?1?1?1??0123456789?10?11?12??闷棚天数(d)?Canopy?days??图3.1强还原条件下温室土壤温度的动态变化。??Fig.?3.1?Dynamic?Change?of?Soil?Temperature?in?Greenhouse?under?RSD??3.1.2?土壤容重和孔隙度??由表3.1可知:各处理的容重差异显著,但都小于1.5?g/cm3,均利于植物根系的延伸,??且强还原处理可以降低土壤容重,增加土壤孔隙度和土壤含水量,而且添加的物料越多,容??重降低的越多

温室土壤,方法,土壤,稻糠


土壤是植物生长的寄托,而土壤pH值对作物的生长非常重要,健康的土壤会维持一定??的酸碱平衡,而适宜大多数农作物生长是中性,微酸性和微碱性土壤。??由图3.2可以看出:试验土壤呈碱性,而强还原处理可以有效降低土壤pH,在不施物??料的基础上,CK、T1在强还原试验结束后分别比基础土样的pH值降低了?1.65%、1.76%,??说明在不施物料的基础上,是否灌水覆膜对pH均有降低的作用,但灌水覆膜覆膜处理的效??果更好;T2、T3、T4在强还原试验结束后分别比基础土样的pH值降低了、2.08%、2.39%、??2.51%;有机物料的施用并灌水覆膜能较好地降低土壤pH值,这可能是由于稻糠的施入增??加了土壤中的有机碳源,为微生物提供了能量,从而促进了微生物的生命活动,此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有机酸,从而降低了土壤pH,且随着稻糠施用量的增加,pH逐渐降低,但降低??的幅度有所减小,由此可见,当稻糠施用量达到一定值时,pH将趋于稳定;在不施物料的??基础上,灌水覆膜也可以降低pH值,但这种方式降低pH值的效果相对较弱。??I??8?49?-^-Tl?-A-T2?-x-T3?-^T4??834?_??8.29??1?1????^??0?10?20?30??闷棚天数(d)?Canopy?days??图3.2强还原方法对温室土壤pH的影响??Fig.?3.2?Effects?of?RSD?on?Cropping?Greenhouse?Soil?pH??3.1.4?土壤有机质及速效养分??由图3.3?(a)看出:不施物料的基础上

番茄,株高,茎粗,方法


随着稻糠用量的增加,株高也显示出了逐渐增加的趋势,这可能是由于添加的有??机物料转化成有机质,为番茄生长提供了养分。??由图3.8?(b)知,在定植后的78天,各处理的茎粗变化比较大,后期茎粗呈缓慢增长??的趋势。在不施物料的基础上,相对于不灌水覆膜处理,灌水覆膜处理对番茄茎粗的影响更??大,这可能是由于灌水覆膜处理相对能较好地灭杀土壤中的有害微生物,为番茄的生长创造??较好的土壤环境;在灌水覆膜的基础上,添加有机物料,如图所示,随着稻糠用量的增加,??茎粗也显示出了逐渐增加的趋势,这可能是由于添加的有机物料转化成有机质,为番茄生长??提供了养分,也可能是有机物料的增加提高了土壤微生物数量,尤其是放线菌数量,放线菌??数量的增高有效的抑制了土壤有害微生物,继而为番茄生长提供了良好的土壤环境。在番茄??生长发育前期,T4处理的茎粗明显高于其余四个处理,CK处理的茎粗明显低于其余四个处??理;从109天开始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包宗华;;我国绿色食品发展与现代农业建设关系的探讨[J];中国食物与营养;2015年11期

2 梁晓琳;孙莉;张娟;刘小玉;赵买琼;李荣;华正洪;沈其荣;;利用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 SQR9研制复合微生物肥料[J];土壤;2015年03期

3 蔡树美;吕卫光;田吉林;李建勇;朱恩;余廷园;诸海焘;;水肥优化耦合下设施青菜的养分吸收和干物质积累规律[J];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2015年03期

4 蔡祖聪;张金波;黄新琦;朱同彬;温腾;;强还原土壤灭菌防控作物土传病的应用研究[J];土壤学报;2015年03期

5 黄新琦;温腾;孟磊;张金波;朱同彬;蔡祖聪;;土壤厌氧还原消毒对尖孢镰刀菌的抑制研究[J];土壤;2014年05期

6 何凯;石纹豪;李振轮;;生物有机肥防治植物土传病害研究进展[J];河南农业科学;2014年06期

7 田小明;李俊华;王成;褚贵新;危常州;郑倩;邓世伟;;连续3年施用生物有机肥对土壤养分、微生物生物量及酶活性的影响[J];土壤;2014年03期

8 诸海焘;蔡树美;余廷园;林天杰;高善民;范红伟;田吉林;;中小型西瓜不同生育期对氮磷钾的吸收分配规律研究[J];上海农业学报;2014年03期

9 刘苹;李彦;江丽华;刘兆辉;高新昊;林海涛;郑福丽;石璟;;施肥对蔬菜产量的影响——以寿光市设施蔬菜为例[J];应用生态学报;2014年06期

10 朱同彬;孙盼盼;党琦;张金波;蔡祖聪;;淹水添加有机物料改良退化设施蔬菜地土壤[J];土壤学报;2014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郜庆炉;设施型农作制度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孟亮;水肥一体化技术对设施辣椒产量形成和养分吸收与分配规律的影响[D];甘肃农业大学;2017年

2 朱英;宁夏设施蔬菜连作障碍及综合防治技术研究[D];宁夏大学;2014年

3 袁玉娟;Bacillus subtilis SQR9的黄瓜促生和枯萎病生防效果及其作用机制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1年

4 刘玉霞;番茄在中国的传播及其影响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7年

5 于淑芳;设施黄瓜养分需求规律与肥料施用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6年

6 封辉;有机肥对自毒物质作用下黄瓜若干生理指标的影响[D];福建农林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84675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yylw/284675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ea8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