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工番茄花药培养技术研究
【学位单位】:石河子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6
【中图分类】:S641.2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对照表
引言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单倍体的特征
1.2 单倍体产生的途径
1.2.1 细胞和组织离体培养
1.2.2 远缘杂交
1.2.3 染色体消除
1.2.4 化学药物诱导
1.2.5 其他方式
1.3 单倍体在育种上的应用价值
1.3.1 缩短育种年限
1.3.2 克服远缘杂交中的不亲和性
1.3.3 提高诱变育种的效率
1.3.4 合成育种的新材料
1.4 花药离体培养的目的与意义
1.5 花粉发育成完整植株的途径
1.5.1 愈伤组织诱导形成完整的植株
1.5.2 胚状体诱导形成完整的植株
1.6 影响花药培养的因素
1.6.1 植株生长条件和生理状态对花药培养的影响
1.6.2 植株基因型对花药培养的影响
1.6.3 药壁因子对花药培养的影响
1.6.4 小孢子发育时期对花药培养的影响
1.6.5 预处理方式对花药培养的影响
1.6.6 培养基种类对花药培养的影响
1.6.7 接种密度对花药培养的影响
1.6.8 愈伤组织类型对花药培养的影响
1.7 问题与展望
1.7.1 存在的问题
1.7.2 展望
第二章 加工番茄小孢子发育时期与花蕾和花药相关性研究
2.1 试验地点
2.2 试验药品配制
2.2.1 醋酸洋红染液的配制
2.2.2 苯酚品红染液的配制
2.3 材料与方法
2.3.1 试验材料
2.3.2 试验方法
2.4 试验数据统计与分析
2.5 结果与分析
2.5.1 醋酸洋红染液和苯酚品红染液的筛选
2.5.2 不同加工番茄花蕾大小与小孢子发育时期对应关系的观察
2.5.3 不同加工番茄花药发育特征与小孢子发育时期对应关系的观察
2.5.4 加工番茄小孢子发育时期与花蕾外部形态的关系
2.5.5 加工番茄小孢子发育时期与花药外部形态的关系
2.6 讨论
第三章 预处理对加工番茄花药愈伤组织诱导率的影响
3.1 试验地点
3.2 材料与方法
3.2.1 试验材料
3.2.2 试验方法
3.3 数据统计与数据处理
3.4 结果与分析
3.4.1 低温预处理对6个加工番茄杂交组合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
3.4.2 高温预处理对6个加工番茄杂交组合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
3.4.3 离心预处理对6个加工番茄杂交组合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
3.4.4 甘露醇预处理对6个加工番茄杂交组合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
3.5 讨论
第四章 不同添加物对加工番茄花药愈伤组织诱导率的影响
4.1 试验地点
4.2 材料与方法
4.2.1 试验材料
4.2.2 试验方法
4.3 试验设计
4.4 数据统计与数据处理
4.5 试验结果与分析
4.5.1 不同添加物对杂交组合1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
4.5.2 不同添加物对杂交组合2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
4.5.3 不同添加物对杂交组合3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
4.5.4 不同添加物对杂交组合4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
4.5.5 不同添加物对杂交组合5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
4.5.6 不同添加物对杂交组合6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
4.5.7 正交试验设计32组处理对6个杂交组合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
4.6 讨论
第五章 加工番茄花药离体培养中花药发育的细胞学和组织学观察
5.1 试验地点
5.2 材料与方法
5.2.1 试验材料
5.2.2 试验方法
5.3 试验结果与分析
5.3.1 加工番茄花药离体培养过程中小孢子发育过程的细胞学观察
5.3.2 加工番茄花药离体培养过程中愈伤组织的形态学和细胞学观察
5.4 讨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石河子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导师审阅表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加工番茄新番7号(石红2号)选育[J];石河子科技;2001年03期
2 何莲顺,李燕,庞胜群,姜涛;加工番茄新品种简介[J];新疆农垦科技;2002年01期
3 何连顺,李燕,庞胜群,姜涛;加工番茄新品种简介[J];新疆农垦科技;2002年02期
4 韩德峻,李文鹏,许亮,何明才,赵殊莲,王建江;加工番茄新品种“新引98-1”(21世纪)特性及栽培要点[J];新疆农业科技;2002年02期
5 庞胜群,王祯丽,张润;对新疆加工番茄新品种研发的思考[J];长江蔬菜;2005年06期
6 余庆辉,冯红英,帕提姑丽,杨生保,王柏柯,张贵仁,段生莲;耐贮运加工番茄新品种长红的选育[J];新疆农业科学;2005年05期
7 杨德源,李智华;加工番茄点灌移栽种植新技术[J];中国农技推广;2005年10期
8 杨德源;;加工番茄点灌移栽种植新技术[J];西北园艺(蔬菜);2006年01期
9 周春辉;赵建花;曹植兵;逯新成;;加工番茄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新疆农业科技;2006年06期
10 韩德峻;;加工番茄新品种“新引98—1”特性及推广实践[J];新疆农业科技;2006年06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吴彩兰;加工番茄内生细菌种群动态及内生芽孢杆菌抑菌促生作用研究[D];石河子大学;2016年
2 王新;基于生长发育模拟模型的加工番茄氮素吸收模型研究[D];石河子大学;2014年
3 乔亚红;基于RNA干扰技术的加工番茄抗CMV、ToMV的研究[D];石河子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尤坤鹏;多约束条件下加工番茄产量预测模型构建[D];新疆大学;2013年
2 马海新;甲基磺酸乙酯(EMS)诱变加工番茄突变体技术体系研究[D];石河子大学;2015年
3 邓学斌;加工番茄核心种质构建与重要农艺性状关联分析[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5年
4 赵方华;新疆加工番茄产业精准施肥决策支持系统研究[D];新疆大学;2015年
5 李平;新疆加工番茄主要真菌病害病原鉴定及早疫病防治和毒素致病机理研究[D];石河子大学;2014年
6 陈玉佳;基于生长发育模型的加工番茄估产方法研究[D];新疆大学;2015年
7 康亚龙;连作对加工番茄土壤微生物群落及多样性的影响[D];石河子大学;2015年
8 李英;不同品系加工番茄主要品质性状动态变化研究[D];石河子大学;2015年
9 朱彬彬;马铃薯Y病毒HC-Pro与加工番茄Cab-1A-like蛋白相互作用及其相关功能研究[D];石河子大学;2016年
10 汪斌;甲基磺酸乙酯(EMS)诱变加工番茄耐盐突变体的筛选与鉴定[D];石河子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286600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yylw/28660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