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农业论文 > 园艺论文 >

枣果实色泽性状形成的分子机制研究

发布时间:2020-11-10 03:53
   枣(Ziziphus jujuba Mill.)为鼠李科枣属植物,是原产我国的特有经济林树种,其枣果皮红色素属于天然色素,具有丰富的酚类物质及较高的营养价值,目前对枣果皮色素成分及其分子调控机制的研究尚不清楚。本研究以‘骏枣’和颜色突变体‘胎里红’为试材,利用‘骏枣’基因组注释信息以及代谢组和转录组数据,对枣果皮花青苷的成分、生物合成及转录调控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为枣果皮天然色素及营养价值开发和利用提供了理论基础。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枣果实发育成熟过程中,‘骏枣’幼果时期的绿色是叶绿素决定的,而‘胎里红’的幼果时期的红色主要是花青苷引起的,与类胡萝卜素无关。枣果实成熟时期的红色则是由黄酮类物质、胡萝卜素和少量的花青苷叠加作用引起的。代谢组测试,共鉴定出171种黄酮类物质,其中花青苷类化合物有13种,116种黄酮类物质(黄酮醇、黄烷酮和异黄酮类)和42种苯丙烷素类化合物。代谢组、转录组联合分析,筛选获得参与花青苷合成2个结构基因(ZjANS和ZjUGT79B1)和8个转录因子(ZjMYB113、ZjMYB5、ZjGL3a、ZjGL3b、ZjTT8、ZjWDR1、ZjWDR2和ZjWDR3)。2.‘胎里红’枣果皮中主要花青苷组分为芍药素3,5-O葡萄糖苷和矢车菊素3-O芸香糖苷,其次是矢车菊素。在枣果实发育过程中,花青苷的含量与ZjANS和ZjUGT79B1的表达模式具有较高的相关性,它们瞬时过表达可明显提高果实的花青苷含量。酶促反应试验显示,ZjANS可以催化原花青素合成矢车菊素,而ZjUGT79B1可以识别UDP-鼠李糖苷,进而将矢车菊3-O葡萄糖苷糖基化后形成矢车菊素3-O芸香糖苷。芍药素3,5-O葡萄糖苷是枣果皮里含量最高的花青苷组分,研究筛选获得一个甲基化修饰的基因ZjCCoAOMT,其可以将矢车菊素3,5-O葡萄糖苷催化形成芍药素3,5-O葡萄糖苷。3.基于代谢组、转录组获得8个候选转录因子(ZjMYB113、ZjMYB5、ZjGL3a、ZjGL3b、ZjTT8、ZjWDR1、ZjWDR2和ZjWDR3),根据其不同组织和不同发育阶段的表达分析发现,ZjMYB5、ZjTT8和ZjWDR3与枣果皮花青苷含量的变化趋势相似。亚细胞定位结果显示ZjMYB5和ZjTT8定位在细胞核中,而ZjWDR3不仅定位在细胞核还定位在细胞质上。双荧光素酶结果发现,单独注射转录因子ZjMYB5可以激活ZjANS和ZjUGT79B1启动子的转录活性,ZjMYB5与ZjTT8协同表达可以明显提高其对ZjANS和ZjUGT79B1启动子的激活能力。添加ZjWDR3转录因子可以使增强效果更加明显,且GUS报告基因瞬时转化试验与双荧光素酶的结果一致。
【学位单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年份】:2019
【中图分类】:S665.1
【部分图文】:

通路图,类黄酮,花青苷


第一章 文献综述程在不同物种间高度保守。花青苷合成过程中依次是由查尔酮合成酶(CHS)、异构酶(CHI)、黄烷酮-3-羟化酶(F3H)、类黄酮 3’-5’-羧化酶(F3’5’H)、二氧 4-还原酶(DFR)、花色苷合成酶(ANS)和类黄酮糖基转移酶(UFGT)催化(Petroni et al. 2011;Markovic 2007;Holton et al. 1995)。这一反应过程分为前后,前部分由 CHS、CHI、F3H 和 F3’5’H 组成,这部分是黄酮类物质合成的公共途称为花青苷合成的前期合成反应;而 DFR、ANS 和 UFGT 等步骤则是花青苷合有催化酶,这部分反应称之为花青苷合成的后期合成反应。

模型图,生物合成,花青苷,果实


图 1-4 果实中花青素生物合成发育与调控模型(Jaakola 2013)。Figure 1-4 Model of anthocyanin biosynthesis development and regulation in fruits花青苷的合成调控过程是一个十分复杂的过程,包含了大量的结构基因、非编码RNA、转录因子等等,其中以转录因子的研究最为深入。经试验证明参与花青苷调控的转录因子主要有 MYB、bHLH 和 WD40,这三种转录因子通常以复合物的形式特异的结合目的基因上游启动子中的顺式作用元件以调控花青苷合成相关基因的时空表达(Hichri et al. 2011)。MBW 复合体一般调控花青苷的合成、转运、修饰等结构基因,使得花青苷在细胞质内合成修饰,并最终转运至液泡中储存(Hichri et al. 2011)。研究表明,PAP1(MYB75)-GL3/TT8(bHLH)-TTG1(WD40)复合体能够促进拟南芥愈伤组织的花青苷合成(Zhou et al. 2012)。在葡萄果实发育过程中,MBW 复合体同样被证明在调控花青苷合成方面发挥重要作用(Hichri et al. 2010)。MYB、bHLH 和 WD40 转录因子形成的复合物在很多物种中被证明共同调控花青苷的合成,例如,在苹果、桃、草莓、葡萄、杨梅等物种中均发现 MBW 复合体在花青苷合成代谢途径中发挥积极的调控作用(Wu et al. 2014; Schaart et al. 2013; Zhang 2013; An et al. 2012)。另外,在杨梅果

技术路线图,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研究技术


技术路线图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白永宏;赵赞延;赵锋;高新新;;狗头枣果实生长过程中细胞壁酶活性变化规律的研究[J];邢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年05期

2 李孜洋;申连英;王晓玲;孙晨霞;;枣果实品质鉴定因子数据的预处理研究[J];湖北农业科学;2016年22期

3 王学文;;生物有机肥对枣果实品质的影响[J];吉林农业;2017年18期

4 丁薪源;王睿;袁树枝;李丽莉;王姣;曹建康;;冬枣果实苯丙氨酸解氨酶酶学特性的研究[J];食品科技;2015年02期

5 王晓荣;魏朔南;李薇薇;;基于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沙枣果实的研究[J];陕西农业科学;2013年04期

6 陈国辉;;冬枣果实中硼、磷、钾含量的分析[J];农技服务;2010年05期

7 王文雅;芮玉奎;;冬枣果实中稀土元素含量研究[J];北方园艺;2008年09期

8 宗亦臣,王贵禧,冯双庆;气调贮藏过程中冬枣果实的几种生理变化[J];林业科学研究;2005年03期

9 王军,辛玉成,李宝笃,侯磊,王贵禧;冬枣果实发病前后几种内含物含量变化的初步研究[J];莱阳农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10 王淑静;屠震栋;刘世增;;沙枣低度甜酒研制试验[J];甘肃林业科技;1988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石倩倩;枣果实色泽性状形成的分子机制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9年

2 马庆华;不同产地冬枣遗传品质差异及其栽培技术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7年

3 张春梅;枣糖酸代谢及其驯化的分子机制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6年

4 王雅;沙枣果实可食部分活性物质提取及抗氧化、抗肿瘤作用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2年

5 赵勇钢;外源硒补给与水肥联合调控对红枣品质及产量的影响[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教育部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研究中心);2011年

6 李红卫;冬枣采后衰老调控与乙醇积累机理的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郭雪飞;两种糖积累型枣果实糖代谢及韧皮部运输研究[D];塔里木大学;2019年

2 祖欢欢;乙烯合成关键基因ZjACO及相关调控基因与狗头枣果实成熟关系的研究[D];延安大学;2019年

3 杜艺璇;避雨棚、枣丰宝和克裂一号对壶瓶枣果实发育及品质的影响[D];山西农业大学;2018年

4 李欢;枣果实成熟软化的细胞壁物质代谢及其基因表达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7年

5 林丽;冬枣果实对不同贮藏条件的生理反应及耐贮性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植物研究所);2004年

6 蒲小秋;枣果实糖积累和代谢酶活性变化及其基因表达的研究[D];塔里木大学;2017年

7 吕燕荣;枣果实β-半乳糖苷酶和木葡聚糖内糖基转移酶基因的克隆及表达分析[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1年

8 努尔墩麦麦提尼亚孜;新疆沙枣果实品质考察[D];新疆医科大学;2009年

9 姚宝花;枣果实糖积累生理机制的研究[D];山西农业大学;2014年

10 张回春;枣果实品质信息的分词及服务平台的设计与开发[D];河北农业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287743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yylw/287743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5bd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