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个杜鹃品种对热胁迫的响应及其生理生化变化
发布时间:2021-02-10 06:39
杜鹃品种繁多、花色丰富,是中国传统十大名花之一,具有很高的观赏及经济价值,其生长适宜温度为12 ℃-25℃,多分布于较高海拔地区。温度超过35 ℃时,新梢和新叶生长缓慢,进入半休眠状态。杜鹃花大多数优良品种耐热性差,夏季高温成为制约其生长发育的主要环境因子。福建省夏季多炎热潮湿,最高气温可达40 ℃,限制了大量杜鹃优良品种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本研究根据杜鹃的原产地以及始花期选择9个在福建地区畅销的杜鹃品种为试验材料:’霞红’、’天章’、’石岩,、’琉球红’、’大青莲’、’粉五宝’、’御代之荣’、’春诗’和’白丹麦’,通过测定其半致死温度、观测人工模拟热胁迫条件下9个品种的表型变化(叶片褐变指数),以及结合理化指标的测定对9个杜鹃品种进行耐热排序,筛选出其中较耐热的品种,为福建耐热杜鹃的选育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在此基础上,分析9个杜鹃品种的叶绿素荧光特性,比较不同耐热性品种PSII的差异。本研究主要结果如下:1.测定9个杜鹃品种叶片的半致死温度以及观测人工气候箱模拟热胁迫条件下9个品种的表型变化(褐变指数),结果发现:通过高温半致死温度的分析将9个品种进行耐热排序:’石岩’(53.84 ...
【文章来源】:福建农林大学福建省
【文章页数】:7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英文缩略词表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 植物耐热性的研究进展
1.1 光合色素与植物的耐热性
1.2 MDA与植物的耐热性
1.3 渗透调节物质与植物的耐热性
1.4 保护酶与植物的耐热性
1.5 叶绿素荧光系统与植物的耐热性
2 植物耐热性的评价方法
50"> 2.1 LOGISTIC方程计算LT50
2.2 形态鉴定法
2.3 主成分分析与隶属函数法
3 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第二章 热胁迫对杜鹃高温半致死温度和表型性状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2 实验仪器
1.3 方法
1.3.1 半致死温度的计算
1.3.2 热胁迫下杜鹃叶片表型性状的观测
1.3.3 统计分析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热胁迫对杜鹃叶片细胞伤害率的影响
2.2 热胁迫后杜鹃叶片LOGISTIC方程相关参数及半致死温度的确定
2.3 热胁迫时间长短对9个杜鹃品种叶片褐变分级和表型的影响
2.4 9个杜鹃品种耐热性的聚类分析
3 讨论
第三章 9个杜鹃品种对热胁迫的生理响应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2 仪器设备
1.3 方法
1.3.1 热胁迫处理
1.3.2 MDA和H202含量测定
1.3.3 叶绿素含量的测定
1.3.4 游离脯氨酸和可溶性蛋白含量的测定
1.3.5 SOD和POD活性的测定
1.3.6 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热胁迫对不同杜鹃品种叶片生理指标的影响
2.1.1 热胁迫对不同杜鹃品种叶片MDA和H202含量的影响
2.1.2 胁迫对不同杜鹃品种叶片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2.1.3 热胁迫对不同杜鹃品种叶片渗透调节物质含量的影响
2.1.4 热胁迫对不同杜鹃品种叶片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2.2 热胁迫下杜鹃叶片生理指标的相关性分析
2.3 热胁迫下9个杜鹃品种主要生理指标的主成分分析
2.4 热胁迫下9个杜鹃品种耐热性的综合评价
3 讨论
第四章 热胁迫对不同杜鹃品种叶片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2 仪器
1.3 方法
1.3.1 叶绿素荧光参数的测定
1.3.2 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0 、FM和FV/FM的影响"> 2.1 热胁迫对杜鹃叶片F0、FM和FV/FM的影响
2.2 热胁迫对杜鹃叶片QP和Y (Ⅱ)的影响
2.3 热胁迫对杜鹃叶片NPQ/4、Y (NPQ)和Y (NO)的影响
3 讨论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1 结论
2 展望
3 创新点
参考文献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应用Logistic方程测定四种藤本植物的耐热性[J]. 袁雪涛,夏冬,许永利,梁冰,李富平. 北方园艺. 2017(14)
[2]热锻炼对高温胁迫下2个杜鹃花品种耐热性的影响[J]. 梁雯,赵冰,黄文梅.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2017(09)
[3]6个山楂品种低温半致死温度的测定[J]. 杜人杰,曲跃军,陶双勇,邹威,王庆斌,张翼. 林业科技. 2017(04)
[4]低温胁迫下二十个杜鹃花品种的抗寒性评价[J]. 刘旭梅,赵冰,申惠翡,徐静静,高晓宁. 北方园艺. 2017(05)
[5]小麦耐热性的生理遗传研究进展[J]. 辛明明,彭惠茹,倪中福,姚颖垠,孙其信. 中国农业科学. 2017(05)
[6]高温胁迫对‘黄冠’、‘翠玉’梨耐热生理指标及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J]. 王子腾,侯炤琪,蒋向红,朱立武,衡伟.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2017(01)
[7]结球甘蓝幼苗耐热性鉴定方法及耐热生理[J]. 闫圆圆,曾爱松,宋立晓,严继勇. 江苏农业学报. 2016(04)
[8]电导率法及Logistic方程鉴定马铃薯材料的耐寒性[J]. 李华伟,林志坚,许泳清,罗文彬,纪荣昌,张鸿,李国良,刘中华,邱永祥,邱思鑫,汤浩. 福建农业学报. 2016(08)
[9]高温胁迫下芍药的生理生化响应和耐热性评价[J]. 张佳平,李丹青,聂晶晶,夏宜平. 核农学报. 2016(09)
[10]杜鹃花品种耐寒性比较及其机制研究[J]. 刘冰,曹莎,周泓,夏宜平. 园艺学报. 2016(02)
博士论文
[1]芍药在杭州栽培的耐热评价及地下芽休眠机理研究[D]. 张佳平.浙江大学 2015
硕士论文
[1]枸杞属耐热生理特性及外施水杨酸的效应研究[D]. 黄伊凡.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6
[2]西洋杜鹃四个品种抗寒性对比研究[D]. 余丽玲.福建农林大学 2014
[3]水杨酸和Ca2+处理对观赏辣椒耐热性的影响[D]. 蓝茂锋.福建农林大学 2013
[4]蝴蝶兰不同品种叶绿素荧光特性研究[D]. 王威.福建农林大学 2013
[5]高温胁迫对不同蓝莓品种部分生理过程的影响研究[D]. 岑维亚.浙江师范大学 2012
本文编号:3026953
【文章来源】:福建农林大学福建省
【文章页数】:7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英文缩略词表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 植物耐热性的研究进展
1.1 光合色素与植物的耐热性
1.2 MDA与植物的耐热性
1.3 渗透调节物质与植物的耐热性
1.4 保护酶与植物的耐热性
1.5 叶绿素荧光系统与植物的耐热性
2 植物耐热性的评价方法
50"> 2.1 LOGISTIC方程计算LT50
2.3 主成分分析与隶属函数法
3 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第二章 热胁迫对杜鹃高温半致死温度和表型性状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2 实验仪器
1.3 方法
1.3.1 半致死温度的计算
1.3.2 热胁迫下杜鹃叶片表型性状的观测
1.3.3 统计分析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热胁迫对杜鹃叶片细胞伤害率的影响
2.2 热胁迫后杜鹃叶片LOGISTIC方程相关参数及半致死温度的确定
2.3 热胁迫时间长短对9个杜鹃品种叶片褐变分级和表型的影响
2.4 9个杜鹃品种耐热性的聚类分析
3 讨论
第三章 9个杜鹃品种对热胁迫的生理响应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2 仪器设备
1.3 方法
1.3.1 热胁迫处理
1.3.2 MDA和H202含量测定
1.3.3 叶绿素含量的测定
1.3.4 游离脯氨酸和可溶性蛋白含量的测定
1.3.5 SOD和POD活性的测定
1.3.6 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热胁迫对不同杜鹃品种叶片生理指标的影响
2.1.1 热胁迫对不同杜鹃品种叶片MDA和H202含量的影响
2.1.2 胁迫对不同杜鹃品种叶片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2.1.3 热胁迫对不同杜鹃品种叶片渗透调节物质含量的影响
2.1.4 热胁迫对不同杜鹃品种叶片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2.2 热胁迫下杜鹃叶片生理指标的相关性分析
2.3 热胁迫下9个杜鹃品种主要生理指标的主成分分析
2.4 热胁迫下9个杜鹃品种耐热性的综合评价
3 讨论
第四章 热胁迫对不同杜鹃品种叶片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2 仪器
1.3 方法
1.3.1 叶绿素荧光参数的测定
1.3.2 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0
2.2 热胁迫对杜鹃叶片QP和Y (Ⅱ)的影响
2.3 热胁迫对杜鹃叶片NPQ/4、Y (NPQ)和Y (NO)的影响
3 讨论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1 结论
2 展望
3 创新点
参考文献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应用Logistic方程测定四种藤本植物的耐热性[J]. 袁雪涛,夏冬,许永利,梁冰,李富平. 北方园艺. 2017(14)
[2]热锻炼对高温胁迫下2个杜鹃花品种耐热性的影响[J]. 梁雯,赵冰,黄文梅.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2017(09)
[3]6个山楂品种低温半致死温度的测定[J]. 杜人杰,曲跃军,陶双勇,邹威,王庆斌,张翼. 林业科技. 2017(04)
[4]低温胁迫下二十个杜鹃花品种的抗寒性评价[J]. 刘旭梅,赵冰,申惠翡,徐静静,高晓宁. 北方园艺. 2017(05)
[5]小麦耐热性的生理遗传研究进展[J]. 辛明明,彭惠茹,倪中福,姚颖垠,孙其信. 中国农业科学. 2017(05)
[6]高温胁迫对‘黄冠’、‘翠玉’梨耐热生理指标及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J]. 王子腾,侯炤琪,蒋向红,朱立武,衡伟.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2017(01)
[7]结球甘蓝幼苗耐热性鉴定方法及耐热生理[J]. 闫圆圆,曾爱松,宋立晓,严继勇. 江苏农业学报. 2016(04)
[8]电导率法及Logistic方程鉴定马铃薯材料的耐寒性[J]. 李华伟,林志坚,许泳清,罗文彬,纪荣昌,张鸿,李国良,刘中华,邱永祥,邱思鑫,汤浩. 福建农业学报. 2016(08)
[9]高温胁迫下芍药的生理生化响应和耐热性评价[J]. 张佳平,李丹青,聂晶晶,夏宜平. 核农学报. 2016(09)
[10]杜鹃花品种耐寒性比较及其机制研究[J]. 刘冰,曹莎,周泓,夏宜平. 园艺学报. 2016(02)
博士论文
[1]芍药在杭州栽培的耐热评价及地下芽休眠机理研究[D]. 张佳平.浙江大学 2015
硕士论文
[1]枸杞属耐热生理特性及外施水杨酸的效应研究[D]. 黄伊凡.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6
[2]西洋杜鹃四个品种抗寒性对比研究[D]. 余丽玲.福建农林大学 2014
[3]水杨酸和Ca2+处理对观赏辣椒耐热性的影响[D]. 蓝茂锋.福建农林大学 2013
[4]蝴蝶兰不同品种叶绿素荧光特性研究[D]. 王威.福建农林大学 2013
[5]高温胁迫对不同蓝莓品种部分生理过程的影响研究[D]. 岑维亚.浙江师范大学 2012
本文编号:302695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yylw/30269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