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美蟛蜞菊适生区分布及其在异质环境下DNA甲基化特征研究
发布时间:2021-02-28 06:21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生物入侵的规模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外来入侵植物已经严重威胁当地生态系统安全。南美蟛蜞菊(Wedelia trilobata)是我国华南地区常见的入侵植物,具有很强的环境适应性。由于南美蟛蜞菊以克隆繁殖为主,限制了种群内个体间的基因流,降低了遗传变异,表观遗传机制可能在其环境适应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本研究基于MaxEnt模型对南美蟛蜞菊在我国的适生区分布进行了预测,并利用甲基化敏感扩增多态性(MSAP)技术对不同入侵地区南美蟛蜞菊DNA甲基化特征进行了分析和比较,探讨不同地区南美蟛蜞菊甲基化变异与环境适应的关系;同时,结合环境控制实验的方法,探讨南美蟛蜞菊在温度胁迫下DNA甲基化水平和变化模式,并对南美蟛蜞菊MSAP差异条带进行了初步分析。具体研究结果如下:1.基于Max Ent模型对南美蟛蜞菊适生区进行预测,模型AUC值大于0.9,说明预测结果可信度较高。19个环境因子中贡献率较高的前4位依次是:最暖季度降水量(bio 18)、最湿月降水量(bio 13)、最干月降水量(bio 14)、最湿季度降水量(bio 16),说明降水量是影响南美蟛蜞菊分布的主导因子。模型预...
【文章来源】:广州大学广东省
【文章页数】:8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南美蟛蜞菊Figure1Wedeliatrilobata
第二章基于MaxEnt模型对南美蟛蜞菊适生区的预测21图2-1主导环境因子对南美蟛蜞菊适生概率的影响曲线Figure2-1ResponsecurvesofenvironmentalfactorsaffectingthefitnessprobabilityofWedeliatrilobata2.2.3当前南美蟛蜞菊适生区预测根据模型预测,当前南美蟛蜞菊在我国的总适生区面积为21.85万km2(表2-2),分布在云南、广西、湖南、湖北、四川、广东、贵州、江西、安徽、福建、江苏、浙江、河南、重庆、山东、台湾、海南、西藏、陕西、上海、香港、澳门等22个省区,占我国国土面积的22.77%。其中,湖南、湖北、四川、贵州、安徽、河南、重庆、山东、西藏、陕西等省份目前没有记录,但也被预测为适生区。最佳适生区面积为6.60万km2,主要集中在海南、香港、澳门、广东、广西、福建、台湾、江西等省区,超过该省面积65%以上(图2-2)。另外,在云南、湖南、浙江、贵州和四川也有局部地区预测为最佳适生区。
广州大学硕士研究生论文22表2-2南美蟛蜞菊在中国潜在适生区面积预测(单位/万km2)Table2-2PredictionofpotentialsuitableareaofWedeliatrilobata(Unit/104km2)情景Scenarios非适生区Unsuitablearea低适生区Lowlysuitablearea中适生区Moderatelysuitablearea高适生区Highlysuitablearea最佳适生区Thesuitablestarea当前Current74.105.306.303.656.602050RCP2.674.904.005.307.504.20RCP4.575.104.107.306.882.50RCP8.574.004.104.706.566.502070RCP2.674.804.005.707.743.80RCP4.574.703.805.107.624.70RCP8.573.805.9011.703.670.90图2-2当前气候背景下南美蟛蜞菊潜在适生区分布Figure2-2DistributionofpotentialsuitableareaofWedeliatrilobataundercurrentclimatescenario2.2.4未来气候条件下南美蟛蜞菊适生区预测模型预测在RCP2.6和RCP4.5情景下,2050年和2070年南美蟛蜞菊适生区总面积略有减少,变幅在0.6-1.0万km2;在RCP8.5情景下,2050和2070年总适生区面积分别增加了0.1万km2和0.3万km2(表2-2)。就不同等级的适生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于MSAP技术的中国野生大豆群体遗传多样性分析[J]. 燕雪飞,郭伟,曹莹,王玉民,袁翠平,赵洪锟,董英山,刘晓冬. 大豆科学. 2020(03)
[2]高温胁迫诱导半夏基因组甲基化的变异分析[J]. 晁秋杰,刘晓,韩磊,马晨晨,高荣荣,陈颖,施江,熊雨婕,薛涛,薛建平. 中国中药杂志. 2020(02)
[3]高温胁迫下香菇基因组甲基化差异分析[J]. 宋爽,刘宇,高琪,赵爽,王守现,宋庆港. 中国食用菌. 2019(10)
[4]中国天山花楸适生区预测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J]. 熊中人,张晓晨,邹旭,赵洋,陈昕. 生态科学. 2019(05)
[5]南瓜MSAP体系的优化及引物筛选[J]. 江毅,姜立娜,周俊国. 中国蔬菜. 2019(09)
[6]孑遗濒危植物四合木(Tetraena mongolica)的地理分布与潜在适生区预测[J]. 段义忠,鱼慧,王海涛,杜忠毓. 植物科学学报. 2019(03)
[7]山核桃甲基化敏感扩增多态体系的建立与甲基化初步分析[J]. 陈文充,贾宁,董昂,闫道良,曾燕如.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19(03)
[8]气候变化背景下五爪金龙在中国的潜在适生区预测[J]. 龚岩岩,贾晓霞,朱倩倩,杨瑛博,刘刚.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8(06)
[9]不同入侵地区黄顶菊DNA表观遗传多样性变化特征[J]. 全志星,田佳源,张思宇,皇甫超河,刘红梅,杨殿林,常泓,王慧.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17(04)
[10]高温胁迫诱导棉花甲基化变化分析[J]. 任茂,李博,徐延浩,张文英. 分子植物育种. 2017(03)
硕士论文
[1]入侵植物南美蟛蜞菊遗传多样性研究[D]. 陈秀清.广州大学 2018
[2]入侵植物喜旱莲子草的甲基化变异对盐胁迫的响应[D]. 胡霞.云南大学 2016
[3]黑龙江省外来入侵植物分布及假苍耳(Iva xanthifolia) DNA甲基化的研究[D]. 许志东.哈尔滨师范大学 2012
[4]南美蟛蜞菊入侵海南岛机理研究[D]. 司春灿.海南师范大学 2009
本文编号:3055456
【文章来源】:广州大学广东省
【文章页数】:8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南美蟛蜞菊Figure1Wedeliatrilobata
第二章基于MaxEnt模型对南美蟛蜞菊适生区的预测21图2-1主导环境因子对南美蟛蜞菊适生概率的影响曲线Figure2-1ResponsecurvesofenvironmentalfactorsaffectingthefitnessprobabilityofWedeliatrilobata2.2.3当前南美蟛蜞菊适生区预测根据模型预测,当前南美蟛蜞菊在我国的总适生区面积为21.85万km2(表2-2),分布在云南、广西、湖南、湖北、四川、广东、贵州、江西、安徽、福建、江苏、浙江、河南、重庆、山东、台湾、海南、西藏、陕西、上海、香港、澳门等22个省区,占我国国土面积的22.77%。其中,湖南、湖北、四川、贵州、安徽、河南、重庆、山东、西藏、陕西等省份目前没有记录,但也被预测为适生区。最佳适生区面积为6.60万km2,主要集中在海南、香港、澳门、广东、广西、福建、台湾、江西等省区,超过该省面积65%以上(图2-2)。另外,在云南、湖南、浙江、贵州和四川也有局部地区预测为最佳适生区。
广州大学硕士研究生论文22表2-2南美蟛蜞菊在中国潜在适生区面积预测(单位/万km2)Table2-2PredictionofpotentialsuitableareaofWedeliatrilobata(Unit/104km2)情景Scenarios非适生区Unsuitablearea低适生区Lowlysuitablearea中适生区Moderatelysuitablearea高适生区Highlysuitablearea最佳适生区Thesuitablestarea当前Current74.105.306.303.656.602050RCP2.674.904.005.307.504.20RCP4.575.104.107.306.882.50RCP8.574.004.104.706.566.502070RCP2.674.804.005.707.743.80RCP4.574.703.805.107.624.70RCP8.573.805.9011.703.670.90图2-2当前气候背景下南美蟛蜞菊潜在适生区分布Figure2-2DistributionofpotentialsuitableareaofWedeliatrilobataundercurrentclimatescenario2.2.4未来气候条件下南美蟛蜞菊适生区预测模型预测在RCP2.6和RCP4.5情景下,2050年和2070年南美蟛蜞菊适生区总面积略有减少,变幅在0.6-1.0万km2;在RCP8.5情景下,2050和2070年总适生区面积分别增加了0.1万km2和0.3万km2(表2-2)。就不同等级的适生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于MSAP技术的中国野生大豆群体遗传多样性分析[J]. 燕雪飞,郭伟,曹莹,王玉民,袁翠平,赵洪锟,董英山,刘晓冬. 大豆科学. 2020(03)
[2]高温胁迫诱导半夏基因组甲基化的变异分析[J]. 晁秋杰,刘晓,韩磊,马晨晨,高荣荣,陈颖,施江,熊雨婕,薛涛,薛建平. 中国中药杂志. 2020(02)
[3]高温胁迫下香菇基因组甲基化差异分析[J]. 宋爽,刘宇,高琪,赵爽,王守现,宋庆港. 中国食用菌. 2019(10)
[4]中国天山花楸适生区预测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J]. 熊中人,张晓晨,邹旭,赵洋,陈昕. 生态科学. 2019(05)
[5]南瓜MSAP体系的优化及引物筛选[J]. 江毅,姜立娜,周俊国. 中国蔬菜. 2019(09)
[6]孑遗濒危植物四合木(Tetraena mongolica)的地理分布与潜在适生区预测[J]. 段义忠,鱼慧,王海涛,杜忠毓. 植物科学学报. 2019(03)
[7]山核桃甲基化敏感扩增多态体系的建立与甲基化初步分析[J]. 陈文充,贾宁,董昂,闫道良,曾燕如.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19(03)
[8]气候变化背景下五爪金龙在中国的潜在适生区预测[J]. 龚岩岩,贾晓霞,朱倩倩,杨瑛博,刘刚.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8(06)
[9]不同入侵地区黄顶菊DNA表观遗传多样性变化特征[J]. 全志星,田佳源,张思宇,皇甫超河,刘红梅,杨殿林,常泓,王慧.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17(04)
[10]高温胁迫诱导棉花甲基化变化分析[J]. 任茂,李博,徐延浩,张文英. 分子植物育种. 2017(03)
硕士论文
[1]入侵植物南美蟛蜞菊遗传多样性研究[D]. 陈秀清.广州大学 2018
[2]入侵植物喜旱莲子草的甲基化变异对盐胁迫的响应[D]. 胡霞.云南大学 2016
[3]黑龙江省外来入侵植物分布及假苍耳(Iva xanthifolia) DNA甲基化的研究[D]. 许志东.哈尔滨师范大学 2012
[4]南美蟛蜞菊入侵海南岛机理研究[D]. 司春灿.海南师范大学 2009
本文编号:305545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yylw/30554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