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农业论文 > 园艺论文 >

芡实种仁发育过程中淀粉形成与EfSBE1表达研究

发布时间:2021-03-08 02:53
  芡实(Euryale ferox Salisb)是睡莲科芡属一年生大型水生草本植物,原产东亚。芡实种仁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和多种活性成分,其中淀粉占芡实种仁干物重的70%以上,是芡实种仁的主要储藏物质,其组成、颗粒结构对芡实食用品质起着决定性作用。目前,国内外关于芡实淀粉形成的研究很少,有关芡实种仁发育过程中淀粉形成的分子机制尚未见报道。论文以芡实’紫花苏芡’和’紫花刺芡’品种为试材,研究芡实种仁发育过程中淀粉含量变化及淀粉粒发育过程;利用蛋白质组技术,挖掘芡实种仁发育过程中与淀粉合成相关的重要蛋白,并克隆相关基因,以期为探明芡实种仁发育过程中淀粉形成的分子机制提供参考。1、芡实种仁发育过程中淀粉含量和淀粉粒形态研究:芡实种仁在花后10 d至20 d淀粉快速积累,增加幅度达到30%以上,花后30 d至40 d积累速度降低,增幅约为15%。种仁发育过程中,’紫花刺芡’直链淀粉含量始终高于’紫花苏芡’,但’紫花苏芡’种仁的总淀粉含量、支链淀粉含量及支链淀粉与直链淀粉含量的比值均高于’紫花刺芡’。’紫花苏芡’淀粉粒呈多面体,棱角分明,’紫花刺芡’淀粉粒棱角少而钝,部分偏圆,且’紫花苏芡’细胞中... 

【文章来源】:扬州大学江苏省

【文章页数】:6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芡实种仁发育过程中淀粉形成与EfSBE1表达研究


图2.1芡实种仁发肓过程中干物质含量的变化??

芡实,种仁,总淀粉,发育过程


花后天数(d)??Days?post-anthesis?(d)??图2.1芡实种仁发肓过程中干物质含量的变化??Fig.2.1?The?change?of?dry?matter?content?in?the?development?of?gordon?euryale?seed??注:不同小写字母表示差异显著(P<〇.〇5);相同字母表示差异不显著(P>〇.〇5)。下同??Note:?Different?small?letters?indicate?significant?difference?(P<0.05);?The?small?letters?indicate?no?significant??difference?(P>0.05).?The?same?below.??

芡实,种仁,支链淀粉含量,发育过程


花后天数(天)??Days?post-anthesis?(d)??图2.3芡实种仁发育过程中的直链淀粉含量变化??Fig.2.3?The?change?of?amylose?content?in?the?development?of?gordon?euryale?seed??2.4芡实种仁发育过程中支链淀粉含量变化??在芡实种仁的发育过程中,支链淀粉的含量均呈上升趋势,‘紫花苏芡’种仁的支链??淀粉含量始终显著高于‘紫花刺芡’。‘紫花苏芡’和‘紫花刺芡’种仁的支链淀粉含量??在花后10?d至15?d时增加速度最快,增加幅度分别为46.22%和38.95%,之后增加的幅度??开始减缓。花后40?d时,‘紫花苏芡’支链淀粉的含量达43.30%;显著高于‘紫花刺芡’??的?33.24%。??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三种薯类淀粉颗粒外壳的分离及其表征[J]. 黄峻榕,白芸,马芸,郭瑾,蒲华寅.  陕西科技大学学报. 2019(02)
[2]高直链淀粉玉米和糯玉米籽粒发育过程中与淀粉合成相关酶活性的比较[J]. 张彦荣,赵金涛,郭新梅,裴玉贺,赵美爱,宋希云.  江苏农业科学. 2018(19)
[3]蛋白组学在植物中的研究[J]. 李倩,毛少利,莫娇,王宇超,李阳.  广西林业科学. 2017(04)
[4]糯小麦胚乳发育过程中淀粉粒形态变化及A、B型淀粉粒的显微观察[J]. 鲁平,陈俊,吴媛媛,周健,郑文寅,张文明,姚大年.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2015(04)
[5]块根块茎类植物淀粉的研究进展[J]. 齐海伶,殷钟意,郑旭煦.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03)
[6]陕糯1号与非糯小麦西农1330胚乳发育及淀粉形态、粒径分析[J]. 余静,冉从福,李学军,邵慧,李立群.  中国农业科学. 2014(22)
[7]芡实多糖的抗氧化性及抑菌特性[J]. 李湘利,刘静,燕伟,朱九滨.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14(11)
[8]中药芡实预防急性胃粘膜损伤药理作用的研究[J]. 於怀龙,怀晴晴,薛玲.  药学研究. 2013(06)
[9]南、北芡实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比较及其GC-MS分析[J]. 张晓云,王书源,董英.  中国粮油学报. 2012(06)
[10]芡实的现代研究进展[J]. 沈蓓,吴启南,陈蓉,乐巍,贺潇潇.  西北药学杂志. 2012(02)

博士论文
[1]转反义Sbe基因提高稻米直链淀粉含量的研究[D]. 陈秀花.扬州大学 2003

硕士论文
[1]慈姑淀粉分支酶SBE基因的克隆与表达分析[D]. 陈赛男.扬州大学 2016
[2]水稻淀粉合成相关基因的优异等位变异及食味品质性状的关联分析[D]. 强新涛.南京农业大学 2016
[3]高直链淀粉水稻和玉米异形淀粉粒的特性和发育研究[D]. 蔡灿辉.扬州大学 2015
[4]芡实醇提物的抗氧化、抑菌作用及PPO性质研究[D]. 李成良.扬州大学 2011
[5]芡实种子发育及其淀粉特性的初步研究[D]. 吴仰风.扬州大学 2007



本文编号:307028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yylw/307028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57b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