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农业论文 > 园艺论文 >

普通菜豆核心种质遗传结构及多样性研究

发布时间:2021-03-08 10:35
  普通菜豆(Phaseolus vulgaris L.)是世界上最重要的食用豆类之一,起源于中美基因库和安第斯基因库。中国普通菜豆由美洲引入后,由南向北迅速传播开来,并形成丰富多彩的种质资源。通过构建普通菜豆核心种质,明确中国普通菜豆种质资源遗传结构及多样性水平,对普通菜豆种质资源的保存、创新及利用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在形态学、蛋白和分子三个层面对中国普通菜豆核心种质进行遗传结构及多样性研究,旨在阐明中国普通菜豆种质资源的遗传结构和遗传多样性特点,为种质资源的深度挖掘和利用提供参考。本研究获得如下主要研究结果:1、明确了中国普通菜豆种质资源的群体结构形态学标记将全部资源划分为6个类群(Pop1、Pop2、Pop3、Pop4、Pop5、Pop6),其中Pop1和Pop2种质表现为中美基因库种质材料的形态特征,Pop3与Pop4种质表现为安第斯基因库种质材料的表型特征,Pop5及Pop6种质表现为介于两个基因库之间的形态特征,推测其为渐渗型种质。朊蛋白标记将全部种质划分为2个类群,分别与中美基因库和安第斯基因库类型相对应,未发现介于两基因库之间的朊蛋白类型。SSR标记将全部种质划分为3个亚群... 

【文章来源】: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市

【文章页数】:8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普通菜豆核心种质遗传结构及多样性研究


图12016年各大洲普通菜豆总产量(引FAO,2018)

普通菜豆,基因库,位置,安第斯


士学位论文 豆的起源、驯化与传播豆的起源源于美洲,考古资料、植物学资料、历史资料以及语言学资料等早研究结果表明普通菜豆可追溯于 10000-8000 年前,最早发现存物发现在距今大约 6000 年前(郑卓杰等, 1995)。术的不断发展,利用形态学标记、生化标记、分子标记等对野生多数研究结果认为野生普通菜豆起源于两个具有明显遗传差异和(the Mesoamerican genepool)和安第斯基因库(theAndean gen库的地理位置也已被明确(图 2):中美基因库包括墨西哥、危拉瓜、哥斯达黎加以及哥伦比亚北部等区域;安第斯基因库包和阿根廷等区域(Kami et al., 1995; Mamidi et al., 2012; Schmutz

基因库,野生菜,安第斯,中美


图 3 a:中美基因库与安第斯基因库野生菜豆群体分化(引 Schmutz et al., 2014)b:安第斯野生菜豆群体来源于中美野生菜豆群体,两个基因库发生平行驯化(引 Gaut et al., 2014)Figure 3 a: Divergence of the wild Mesoamerican and Andean common bean pools;b: The population of wild common bean in the Andes is derived from the population in Mesoamerica, resulting uin parallel domestication events in the two locations.1.2.2 普通菜豆的驯化大多数研究者认为普通菜豆的驯化发生在距今约 8000 年前。野生普通菜豆首先在两的基因库内部发生平行驯化并形成现在的两个基因库:中美基因库和安第斯基因库(Gep


本文编号:307090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yylw/307090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c98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