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农业论文 > 园艺论文 >

桃黑斑病病原鉴定、生物学特性及化学防治研究

发布时间:2021-03-11 23:52
  桃黑斑病(peach black spot)是近几年我国甘肃省天水市秦安县桃产区新出现和严重发生的病害。为了明确病害种类及有效地控制该病,本文对其病原及其生物学特性、病害侵染以及化学药剂筛选与田间防治等方面进行了研究。采集甘肃秦安的桃黑斑病病枝和病果,通过分离和纯化,获得菌株。经培养性状、分生孢子链和分生孢子形态观察,分离菌株鉴定为杏链格孢(Alternaria armeniacae)。通过rDNA-ITS序列分析,分离菌株与GenBank中链格孢属真菌具有99%相似性(序列登录号为KT154831)。室内离体和田间枝条伤口接种表明,分离菌株能使桃树新梢产生黑斑病典型症状。此外,在室内人工伤口接种条件下,分离菌株还能使果实形成黑斑,但不会侵染叶片。因此,将甘肃秦安桃黑斑病病原确定为杏链格孢。病菌的寄主除了桃,在人工伤口接种条件下,还可以侵染李、杏、樱桃等核果类果树的果实,但不能侵染苹果、梨等仁果类果树。试验研究表明,桃黑斑病菌菌丝在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PDA)、25℃、pH6.0-7.0、光暗交替条件下生长最好;最适培养基是PDA;最适碳源是麦芽糖和淀粉,最适氮源是亮氨酸和硫氨酸。... 

【文章来源】:扬州大学江苏省

【文章页数】:6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前言
    1 桃病害发生情况
        1.1 真菌病害
        1.2 细菌病害
        1.3 病毒病害
        1.4 线虫病害
        1.5 其他病害
    2 桃黑斑病害发生情况
        2.1 病害发生与危害
        2.2 病原
        2.3 病害防治
        2.4 甘肃秦安“桃红黑点病”
    3 真菌种类鉴定方法
        3.1 形态鉴定
        3.2 分子鉴定
    4 本研究目的与意义
材料与方法
    1 培养基
        1.1 马铃薯葡萄糖(PDA)培养基
        1.2 麦芽糖培养基
        1.3 燕麦片培养基
        1.4 查氏(Czapek)培养基
        1.5 平板计数琼脂(PCA)培养基
    2 主要试剂与仪器
        2.1 主要试剂
        2.2 主要仪器
    3 病菌分离与纯化
        3.1 病样采集
        3.2 菌株分离与纯化
        3.3 菌株保藏
    4 病菌种类鉴定
        4.1 形态学特征观察与鉴定
        4.2 分子生物学鉴定
    5 病菌致病性测定
        5.1 室内离体接种
        5.2 田间接种
    6 病菌生物学特性研究
        6.1 菌丝生长特性研究
        6.2 分生孢子萌发特性研究
    7 病害防治药剂室内筛选
        7.1 药剂类型与来源
        7.2 毒力测定方法
    8 病害化学防治田间试验
        8.1 试验药剂
        8.2 试验设计
        8.3 病情调查
        8.4 防效计算
结果与分析
    1 桃黑斑病症状
    2 桃黑斑病菌种类鉴定
        2.1 rDNA-ITS序列分析
        2.2 形态特征
        2.3 致病性
    3 桃黑斑病菌生物学特性
        3.1 菌丝生长条件
        3.2 分生孢子萌发特性
    4 桃黑斑病化学防治
        4.1 室内药剂筛选
        4.2 药剂田间防效
讨论
    1 桃黑斑病名称与分布
    2 桃黑斑病病原与寄主
    3 桃黑斑病菌生物学特性
    4 桃黑斑病防治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本文编号:307731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yylw/307731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2c9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