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结球甘蓝品比试验与分析
发布时间:2021-03-15 09:41
[目的]了解品种特征特性和适应性,筛选适合成都及周边地区种植的甘蓝新优品种。[方法]通过对引进的甘蓝新品种进行品比试验,分析不同品种的生育期、耐裂性、紧实度、外叶数、单球重与口感等性状的表现,综合评价与筛选新优品种。[结果]圆球甘蓝17gl-2015和18gl-3006在熟性、耐裂性、紧实度、亮度、外叶数等性状表现与对照希望(CK1)相当,田间综合性状表现良好;扁球形甘蓝19gl-4019和19gl-4027综合性状表现良好;牛心形甘蓝19gl-4013较对照春光(CK2)口感好、品质佳,综合性状表现良好。[结论]该研究为成都及周边地区甘蓝品种的选种提供参考依据。
【文章来源】:安徽农业科学. 2020,48(16)
【文章页数】:4 页
【文章目录】: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2 试验方法
1.3 调查项目与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参试品种植物学性状比较
2.1.1 开展度。
2.1.2 外叶数。
2.2 各参试品种商品性状比较
2.2.1 球高和球径。
2.2.2 单球重。
2.2.3 中心柱相对长度。
2.2.4 抗病性。
2.3 参试品种生育期和紧实度比较
2.3.1 生育期。
2.3.2 紧实度。
2.3.3 耐裂性。
3 结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春甘蓝新选组合比较试验[J]. 赵乘凤,赵俊,李岩. 山西农业科学. 2018(04)
[2]“十二五”我国甘蓝遗传育种研究进展[J]. 杨丽梅,方智远,庄木,张扬勇,吕红豪,刘玉梅,李占省. 中国蔬菜. 2016(11)
[3]春甘蓝品质性状与裂球性关系研究[J]. 李思蓓,张恩慧,许忠民,张孟利,刘霞.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2016(04)
[4]干旱半干旱区甘蓝新品种引进筛选试验研究[J]. 陈静,朱亚萍. 现代农业科技. 2014(18)
[5]甘蓝主要农艺性状的遗传相关及因子分析[J]. 方荣,陈学军,周坤华.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2011(02)
[6]作为春甘蓝栽培的6个甘蓝品种的比较[J]. 吴广宇,刘乐承. 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农学卷. 2010(04)
[7]我国甘蓝产销变化与育种对策[J]. 方智远. 中国蔬菜. 2008(01)
[8]早熟甘蓝几个性状的相关和通径分析[J]. 吉立柱,贾占温,孙德岭. 天津农业科学. 2005(03)
本文编号:3083973
【文章来源】:安徽农业科学. 2020,48(16)
【文章页数】:4 页
【文章目录】: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2 试验方法
1.3 调查项目与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参试品种植物学性状比较
2.1.1 开展度。
2.1.2 外叶数。
2.2 各参试品种商品性状比较
2.2.1 球高和球径。
2.2.2 单球重。
2.2.3 中心柱相对长度。
2.2.4 抗病性。
2.3 参试品种生育期和紧实度比较
2.3.1 生育期。
2.3.2 紧实度。
2.3.3 耐裂性。
3 结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春甘蓝新选组合比较试验[J]. 赵乘凤,赵俊,李岩. 山西农业科学. 2018(04)
[2]“十二五”我国甘蓝遗传育种研究进展[J]. 杨丽梅,方智远,庄木,张扬勇,吕红豪,刘玉梅,李占省. 中国蔬菜. 2016(11)
[3]春甘蓝品质性状与裂球性关系研究[J]. 李思蓓,张恩慧,许忠民,张孟利,刘霞.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2016(04)
[4]干旱半干旱区甘蓝新品种引进筛选试验研究[J]. 陈静,朱亚萍. 现代农业科技. 2014(18)
[5]甘蓝主要农艺性状的遗传相关及因子分析[J]. 方荣,陈学军,周坤华.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2011(02)
[6]作为春甘蓝栽培的6个甘蓝品种的比较[J]. 吴广宇,刘乐承. 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农学卷. 2010(04)
[7]我国甘蓝产销变化与育种对策[J]. 方智远. 中国蔬菜. 2008(01)
[8]早熟甘蓝几个性状的相关和通径分析[J]. 吉立柱,贾占温,孙德岭. 天津农业科学. 2005(03)
本文编号:308397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yylw/3083973.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