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高原野生大肥菇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发布时间:2021-04-16 02:14
大肥菇[Agaricus bitorquis(Quél.)Sacc.]隶属于真菌门(Eumycota)、担子菌亚门(Basidiomycotina)、层菌纲(Hymenomycetes)、无隔担子菌亚纲(Homobasidiomycetidae)、伞菌目(Agaricales)、蘑菇科(Agaricaceae)、蘑菇属(Agaricus)。大肥菇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是极具开发价值的大型珍稀食用菌资源。本文选用大肥菇为研究对象,对其固体平板培养条件、液体发酵工艺、固体基质培养条件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如下:1.大肥菇固体平板培养条件的研究通过单因子和正交试验,确定了大肥菇固体平板培养的最佳培养基,即:麦芽糖30.0g,硝酸钾8.0g,磷酸二氢钾0.5g,硫酸镁0.5g,琼脂18.0g,水1000mL。日生长量达到9.4mm/d。2.大肥菇液体发酵营养条件及发酵工艺的研究通过单因子试验和正交试验,确定了大肥菇生物量较佳的液体发酵培养工艺,即以营养条件为:麦芽糖30.0g,蛋白胨5.0g,磷酸二氢钾0.5g,硫酸镁0.25g,维生素15.0mg,水1000mL;发酵工艺条件为:装液量140mL...
【文章来源】:青海师范大学青海省
【文章页数】:11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食用菌概述
1.1.1 食用菌的营养价值
1.1.2 食用菌的药用价值
1.1.3 食用菌的开发利用
1.2 食用菌的液体深层发酵
1.3 大肥菇概述
1.3.1 大肥菇形态特征
1.3.2 大肥菇地理分布和生境特点
1.3.3 大肥菇培养特性
1.3.4 大肥菇研究进展
1.4 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5 本研究的技术路线
第二章 大肥菇固体平板培养条件的研究
2.1 试验材料
2.1.1 菌种
2.1.2 试剂
2.1.3 试验仪器
2.2 试验方法
2.2.1 菌种的活化
2.2.2 固体平板培养
2.2.3 基础培养基的筛选
2.2.4 大肥菇基础培养基的优化
2.2.4.1 不同碳源对大肥菇菌丝体生长的影响试验
2.2.4.2 不同氮源对大肥菇菌丝体生长的影响试验
2.2.4.3 不同碳源浓度对大肥菇菌丝体生长的影响试验
2.2.4.4 不同氮源浓度对大肥菇菌丝体生长的影响试验
2.2.4.5 不同无机盐对大肥菇菌丝体生长的影响试验
2.2.5 结果与分析
2.2.5.1 大肥菇在不同培养基上的生长情况
2.2.5.2 不同碳源对大肥菇菌丝体生长的影响
2.2.5.3 不同氮源对大肥菇菌丝体生长的影响
2.2.5.4 不同碳源浓度对大肥菇菌丝体生长的影响
2.2.5.5 不同氮源浓度对大肥菇菌丝体生长的影响
2.2.5.6 不同无机盐对大肥菇菌丝体生长的影响
2.2.5.7 大肥菇基础培养基优化正交试验
第三章 大肥菇液体发酵研究
3.1 试验材料
3.1.1 菌种
3.1.2 试剂
3.1.3 试验仪器
3.2 试验方法
3.2.1 培养基
3.2.2 液体菌种的培养
3.2.3 测定方法
3.2.3.1 pH值的测定
3.2.3.2 菌丝体生物量的测定
3.2.3.3 DNS法测定还原糖含量
3.2.3.4 胞外多糖含量的测定
3.2.4 大肥菇液体发酵营养条件的优化
3.2.4.1 不同碳源对大肥菇液体发酵的影响试验
3.2.4.2 不同氮源对大肥菇液体发酵的影响试验
3.2.4.3 不同无机盐对大肥菇液体发酵的影响试验
3.2.4.4 不同生长因子对大肥菇液体发酵的影响试验
3.2.5 结果分析
3.2.5.1 DNS法测定还原糖标准曲线
3.2.5.2 不同碳源对大肥菇液体发酵生物量的影响
3.2.5.3 不同氮源对大肥菇液体发酵生物量的影响
3.2.5.4 不同无机盐对大肥菇液体发酵生物量的影响
3.2.5.5 不同生长因子对大肥菇液体发酵生物量的影响
3.2.5.6 影响大肥菇发酵生物量的培养基优化正交试验
3.2.6 大肥菇液体发酵工艺条件的研究
3.2.6.1 初始pH对大肥菇液体发酵的影响试验
3.2.6.2 培养温度对大肥菇液体发酵的影响试验
3.2.6.3 接种量对大肥菇液体发酵的影响试验
3.2.6.4 摇瓶转速对大肥菇液体发酵的影响试验
3.2.6.5 玻璃珠数对大肥菇液体发酵的影响试验
3.2.6.6 装液量对大肥菇液体发酵的影响试验
3.2.7 结果与分析
3.2.7.1 初始pH对大肥菇液体发酵生物量的影响
3.2.7.2 培养温度对大肥菇液体发酵生物量的影响
3.2.7.3 接种量对大肥菇液体发酵生物量的影响
3.2.7.4 摇瓶转速对大肥菇液体发酵生物量的影响
3.2.7.5 玻璃珠数对大肥菇液体发酵生物量的影响
3.2.7.6 装液量对大肥菇液体发酵生物量的影响
3.2.7.7 影响生物量大肥菇发酵工艺条件正交试验
3.2.7.8 不同碳源对大肥菇液体发酵胞外多糖的影响
3.2.7.9 不同氮源对大肥菇液体发酵胞外多糖的影响
3.2.7.10 不同无机盐对大肥菇液体发酵胞外多糖的影响
3.2.7.11 不同生长因子对大肥菇液体发酵胞外多糖的影响
3.2.7.12 初始pH对大肥菇液体发酵胞外多糖的影响
3.2.7.13 培养温度对大肥菇液体发酵胞外多糖的影响
3.2.7.14 接种量对大肥菇液体发酵胞外多糖的影响
3.2.7.15 摇瓶转速对大肥菇液体发酵胞外多糖的影响
3.2.7.16 玻璃株数对大肥菇液体发酵胞外多糖的影响
3.2.7.17 装液量对大肥菇液体发酵胞外多糖的影响
3.2.7.18 大肥菇液体发酵过程中pH变化
3.2.7.19 大肥菇液体发酵过程中生物量的变化
3.2.7.20 大肥菇液体发酵过程中还原糖含量的变化
第四章 大肥菇二级菌种培养的初步研究
4.1 试验材料
4.1.1 菌种
4.1.2 试剂
4.1.3 试验仪器
4.2 试验方法
4.2.1 培养基
4.2.2 测定方法
4.3 结果及分析
4.3.1 不同棉籽壳培养基对大肥菇菌丝体生长的影响
4.3.2 不同木屑培养基对大肥菇菌丝体生长的影响
4.3.3 不同麦草培养基对大肥菇菌丝体生长的影响
第五章 大肥菇固体基质培养的研究
5.1 试验材料
5.1.1 菌种
5.1.2 试剂
5.1.3 试验仪器
5.2 试验方法
5.2.1 不同固体基质对大肥菇菌丝体生长的影响试验
5.2.2 固体基质中营养液配方对大肥菇菌丝体生长的影响
5.2.2.1 不同碳源对大肥菇菌丝体生长的影响试验
5.2.2.2 不同氮源对大肥菇菌丝体生长的影响试验
5.3 结果与分析
5.3.1 不同固体基质对大肥菇菌丝体生长的影响
5.3.2 不同碳源对大肥菇菌丝体生长的影响
5.3.3 不同氮源对大肥菇菌丝体生长的影响
第六章 结论
6.1 结论
6.1.1 大肥菇固体平板培养条件的研究
6.1.2 大肥菇液体发酵营养条件及发酵工艺的研究
6.1.3 大肥菇二级菌种培养条件的研究
6.1.4 大肥菇固体基质培养条件的研究
6.2 存在的不足
参考文献
图版
致谢
个人简介
在学期间发表的论文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功能型复合食用菌调味品的工艺开发研究[J]. 刘晓艳,杨国力,于纯淼. 中国调味品. 2016(01)
[2]食用菌中微量元素分析及营养价值与食品安全评价[J]. 林路秀,李顺兴,李林燕,肖雪松,余静. 分析科学学报. 2015(06)
[3]灵芝抗肿瘤作用的免疫学机制及其临床应用[J]. 林志彬.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2015(06)
[4]不同作物秸秆对青海柴达木盆地野生大肥菇菌丝生长的影响[J]. 马国良,蔡智春. 江苏农业科学. 2015(09)
[5]金耳多糖酸降解产物的保湿功效研究[J]. 冯冰,唐庆九,马来记. 日用化学品科学. 2015(09)
[6]黑木耳红枣菌糕的研制[J]. 范秀芝,史德芳,陈丽冰,孙忠伟,程薇,高虹. 食品工业科技. 2015(24)
[7]食用菌作为新型抗糖尿病药物的应用进展[J]. 刘韫滔,李才明,徐树德,吴贺君. 中国食用菌. 2015(04)
[8]菌渣对土壤性状和作物的影响及其再利用研究进展[J]. 栗方亮,王煌平,张青,王秋营,林琼,罗涛.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2015(03)
[9]食用菌多糖抗辐射损伤作用研究进展[J]. 于纯淼,于栋华,国立东,孟丹,赵力松,郭旭,刘晓艳. 食用菌. 2015(03)
[10]不同灵芝提取物的美白及抗衰作用研究[J]. 冯胜平,伍明,许晓燕,魏巍,余梦瑶,江南,刘友平,罗霞. 时珍国医国药. 2015(05)
博士论文
[1]金针菇多糖的分离纯化、结构分析及其记忆功能改善作用机制研究[D]. 杨文建.南京农业大学 2012
硕士论文
[1]松茸液体发酵产物的美白作用的研究[D]. 郑爽.吉林农业大学 2014
[2]银耳菌液体培养工艺优化及醪液功能醋饮料研制[D]. 郭燕娇.西华大学 2013
[3]双孢蘑菇乳酸发酵饮料加工工艺研究[D]. 马泽青.陕西师范大学 2013
[4]鸡腿菇菌柄降血糖成分的初步筛选及结构研究[D]. 索晓敏.华中农业大学 2010
[5]富锗羊肚菌菌丝体深层发酵的研究[D]. 李秋蕊.吉林大学 2005
本文编号:3140542
【文章来源】:青海师范大学青海省
【文章页数】:11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食用菌概述
1.1.1 食用菌的营养价值
1.1.2 食用菌的药用价值
1.1.3 食用菌的开发利用
1.2 食用菌的液体深层发酵
1.3 大肥菇概述
1.3.1 大肥菇形态特征
1.3.2 大肥菇地理分布和生境特点
1.3.3 大肥菇培养特性
1.3.4 大肥菇研究进展
1.4 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5 本研究的技术路线
第二章 大肥菇固体平板培养条件的研究
2.1 试验材料
2.1.1 菌种
2.1.2 试剂
2.1.3 试验仪器
2.2 试验方法
2.2.1 菌种的活化
2.2.2 固体平板培养
2.2.3 基础培养基的筛选
2.2.4 大肥菇基础培养基的优化
2.2.4.1 不同碳源对大肥菇菌丝体生长的影响试验
2.2.4.2 不同氮源对大肥菇菌丝体生长的影响试验
2.2.4.3 不同碳源浓度对大肥菇菌丝体生长的影响试验
2.2.4.4 不同氮源浓度对大肥菇菌丝体生长的影响试验
2.2.4.5 不同无机盐对大肥菇菌丝体生长的影响试验
2.2.5 结果与分析
2.2.5.1 大肥菇在不同培养基上的生长情况
2.2.5.2 不同碳源对大肥菇菌丝体生长的影响
2.2.5.3 不同氮源对大肥菇菌丝体生长的影响
2.2.5.4 不同碳源浓度对大肥菇菌丝体生长的影响
2.2.5.5 不同氮源浓度对大肥菇菌丝体生长的影响
2.2.5.6 不同无机盐对大肥菇菌丝体生长的影响
2.2.5.7 大肥菇基础培养基优化正交试验
第三章 大肥菇液体发酵研究
3.1 试验材料
3.1.1 菌种
3.1.2 试剂
3.1.3 试验仪器
3.2 试验方法
3.2.1 培养基
3.2.2 液体菌种的培养
3.2.3 测定方法
3.2.3.1 pH值的测定
3.2.3.2 菌丝体生物量的测定
3.2.3.3 DNS法测定还原糖含量
3.2.3.4 胞外多糖含量的测定
3.2.4 大肥菇液体发酵营养条件的优化
3.2.4.1 不同碳源对大肥菇液体发酵的影响试验
3.2.4.2 不同氮源对大肥菇液体发酵的影响试验
3.2.4.3 不同无机盐对大肥菇液体发酵的影响试验
3.2.4.4 不同生长因子对大肥菇液体发酵的影响试验
3.2.5 结果分析
3.2.5.1 DNS法测定还原糖标准曲线
3.2.5.2 不同碳源对大肥菇液体发酵生物量的影响
3.2.5.3 不同氮源对大肥菇液体发酵生物量的影响
3.2.5.4 不同无机盐对大肥菇液体发酵生物量的影响
3.2.5.5 不同生长因子对大肥菇液体发酵生物量的影响
3.2.5.6 影响大肥菇发酵生物量的培养基优化正交试验
3.2.6 大肥菇液体发酵工艺条件的研究
3.2.6.1 初始pH对大肥菇液体发酵的影响试验
3.2.6.2 培养温度对大肥菇液体发酵的影响试验
3.2.6.3 接种量对大肥菇液体发酵的影响试验
3.2.6.4 摇瓶转速对大肥菇液体发酵的影响试验
3.2.6.5 玻璃珠数对大肥菇液体发酵的影响试验
3.2.6.6 装液量对大肥菇液体发酵的影响试验
3.2.7 结果与分析
3.2.7.1 初始pH对大肥菇液体发酵生物量的影响
3.2.7.2 培养温度对大肥菇液体发酵生物量的影响
3.2.7.3 接种量对大肥菇液体发酵生物量的影响
3.2.7.4 摇瓶转速对大肥菇液体发酵生物量的影响
3.2.7.5 玻璃珠数对大肥菇液体发酵生物量的影响
3.2.7.6 装液量对大肥菇液体发酵生物量的影响
3.2.7.7 影响生物量大肥菇发酵工艺条件正交试验
3.2.7.8 不同碳源对大肥菇液体发酵胞外多糖的影响
3.2.7.9 不同氮源对大肥菇液体发酵胞外多糖的影响
3.2.7.10 不同无机盐对大肥菇液体发酵胞外多糖的影响
3.2.7.11 不同生长因子对大肥菇液体发酵胞外多糖的影响
3.2.7.12 初始pH对大肥菇液体发酵胞外多糖的影响
3.2.7.13 培养温度对大肥菇液体发酵胞外多糖的影响
3.2.7.14 接种量对大肥菇液体发酵胞外多糖的影响
3.2.7.15 摇瓶转速对大肥菇液体发酵胞外多糖的影响
3.2.7.16 玻璃株数对大肥菇液体发酵胞外多糖的影响
3.2.7.17 装液量对大肥菇液体发酵胞外多糖的影响
3.2.7.18 大肥菇液体发酵过程中pH变化
3.2.7.19 大肥菇液体发酵过程中生物量的变化
3.2.7.20 大肥菇液体发酵过程中还原糖含量的变化
第四章 大肥菇二级菌种培养的初步研究
4.1 试验材料
4.1.1 菌种
4.1.2 试剂
4.1.3 试验仪器
4.2 试验方法
4.2.1 培养基
4.2.2 测定方法
4.3 结果及分析
4.3.1 不同棉籽壳培养基对大肥菇菌丝体生长的影响
4.3.2 不同木屑培养基对大肥菇菌丝体生长的影响
4.3.3 不同麦草培养基对大肥菇菌丝体生长的影响
第五章 大肥菇固体基质培养的研究
5.1 试验材料
5.1.1 菌种
5.1.2 试剂
5.1.3 试验仪器
5.2 试验方法
5.2.1 不同固体基质对大肥菇菌丝体生长的影响试验
5.2.2 固体基质中营养液配方对大肥菇菌丝体生长的影响
5.2.2.1 不同碳源对大肥菇菌丝体生长的影响试验
5.2.2.2 不同氮源对大肥菇菌丝体生长的影响试验
5.3 结果与分析
5.3.1 不同固体基质对大肥菇菌丝体生长的影响
5.3.2 不同碳源对大肥菇菌丝体生长的影响
5.3.3 不同氮源对大肥菇菌丝体生长的影响
第六章 结论
6.1 结论
6.1.1 大肥菇固体平板培养条件的研究
6.1.2 大肥菇液体发酵营养条件及发酵工艺的研究
6.1.3 大肥菇二级菌种培养条件的研究
6.1.4 大肥菇固体基质培养条件的研究
6.2 存在的不足
参考文献
图版
致谢
个人简介
在学期间发表的论文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功能型复合食用菌调味品的工艺开发研究[J]. 刘晓艳,杨国力,于纯淼. 中国调味品. 2016(01)
[2]食用菌中微量元素分析及营养价值与食品安全评价[J]. 林路秀,李顺兴,李林燕,肖雪松,余静. 分析科学学报. 2015(06)
[3]灵芝抗肿瘤作用的免疫学机制及其临床应用[J]. 林志彬.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2015(06)
[4]不同作物秸秆对青海柴达木盆地野生大肥菇菌丝生长的影响[J]. 马国良,蔡智春. 江苏农业科学. 2015(09)
[5]金耳多糖酸降解产物的保湿功效研究[J]. 冯冰,唐庆九,马来记. 日用化学品科学. 2015(09)
[6]黑木耳红枣菌糕的研制[J]. 范秀芝,史德芳,陈丽冰,孙忠伟,程薇,高虹. 食品工业科技. 2015(24)
[7]食用菌作为新型抗糖尿病药物的应用进展[J]. 刘韫滔,李才明,徐树德,吴贺君. 中国食用菌. 2015(04)
[8]菌渣对土壤性状和作物的影响及其再利用研究进展[J]. 栗方亮,王煌平,张青,王秋营,林琼,罗涛.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2015(03)
[9]食用菌多糖抗辐射损伤作用研究进展[J]. 于纯淼,于栋华,国立东,孟丹,赵力松,郭旭,刘晓艳. 食用菌. 2015(03)
[10]不同灵芝提取物的美白及抗衰作用研究[J]. 冯胜平,伍明,许晓燕,魏巍,余梦瑶,江南,刘友平,罗霞. 时珍国医国药. 2015(05)
博士论文
[1]金针菇多糖的分离纯化、结构分析及其记忆功能改善作用机制研究[D]. 杨文建.南京农业大学 2012
硕士论文
[1]松茸液体发酵产物的美白作用的研究[D]. 郑爽.吉林农业大学 2014
[2]银耳菌液体培养工艺优化及醪液功能醋饮料研制[D]. 郭燕娇.西华大学 2013
[3]双孢蘑菇乳酸发酵饮料加工工艺研究[D]. 马泽青.陕西师范大学 2013
[4]鸡腿菇菌柄降血糖成分的初步筛选及结构研究[D]. 索晓敏.华中农业大学 2010
[5]富锗羊肚菌菌丝体深层发酵的研究[D]. 李秋蕊.吉林大学 2005
本文编号:314054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yylw/31405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