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农业论文 > 园艺论文 >

生物有机肥与减量配施化肥对连作黄瓜养分利用率及产量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1-04-17 15:14
  为了探讨生物有机肥与减量配施化肥对连作黄瓜养分利用率和产量的影响,采用田间小区试验,以黄瓜为供试作物,共设9个处理(T1~T9),将9个处理分为3个处理组:生物有机肥添加量为0 t/hm2的CK处理组(T1减肥0%,T2减肥10%,T3减肥20%);生物有机肥添加量为10 t/hm2的Y1处理组(T4减肥0%,T5减肥10%,T6减肥20%);生物有机肥添加量为20 t/hm2的Y2处理组(T7减肥0%,T8减肥10%,T9减肥20%)。结果表明:Y1处理组和Y2处理组与CK处理组相比,黄瓜产量的提高范围分别为1.48%~38.88%和15.31%~50.91%,氮肥利用率提高1.51~10.07个百分点和6.41~18.71个百分点,磷肥利用率提高2.07~5.38个百分点和5.67~8.90个百分点,钾肥利用率的提高范围分别为9.50~16.31个百分点和16.95~28.43个百分点;在施用相同量的生物有机肥条件下,随着化肥施用量的减少,CK组内各处理(T1、T2和T3)黄瓜产量差异显著,Y1组内的T4和T5与T6... 

【文章来源】:水土保持学报. 2020,34(02)北大核心CSCD

【文章页数】:9 页

【部分图文】:

生物有机肥与减量配施化肥对连作黄瓜养分利用率及产量的影响


生物有机肥与减量配施化肥对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

有机肥,肥料,化肥


由图2可知,施用生物有机肥的Y1和Y2处理组与不施用生物有机肥的CK相比,肥料偏生产力分别提高11.10%~32.19%和16.83%~50.20%,且Y1组内各处理(T4、T5和T6)和Y2组内各处理(T7、T8和T9)与CK组内各处理(T1、T2和T3)相比,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P<0.05)。随着化肥施用量的减少,不施用生物有机肥的CK,组内各处理(T1、T2和T3)的肥料偏生产力差异不显著,而施用相同量生物有机肥的Y1和Y2组内各处理(T4、T5和T6)和(T7、T8和T9)的肥料偏生产力均呈显著上升趋势,组内各处理的偏生产力显著差异(P<0.05)。2.3 生物有机肥与减量配施化肥对黄瓜养分积累量的影响

有机肥,处理组,黄瓜,化肥


由图3可知,随着生物有机肥施用量的增加,氮素积累量呈上升趋势。施用生物有机肥的Y1处理组和Y2处理组与不施用生物有机肥的CK处理组相比,氮素积累量分别提高9.36%~25.67%和31.58%~48.87%,且Y1组内各处理(T4、T5和T6)和Y2组内各处理(T7、T8和T9)与CK组内各处理(T1、T2和T3)相比,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P<0.05)。施用生物有机肥的Y2处理组与施用有机肥的Y1处理组相比,氮素积累量提高11.99%~27.28%,且Y1组内各处理(T4、T5和T6)与Y2组内各处理(T7、T8和T9)相比,差异达到显著水平(P<0.05)。2.3.2 生物有机肥与减量配施化肥对黄瓜磷素积累量的影响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生物炭对温室黄瓜不同连作年限土壤养分和微生物群落多样性的影响[J]. 王彩云,武春成,曹霞,贺字典,曾晓玉,姜涛.  应用生态学报. 2019(04)
[2]不同肥水耦合对黄瓜产量品质及肥料偏生产力的影响[J]. 蒋静静,屈锋,苏春杰,杨剑锋,余剑,胡晓辉.  中国农业科学. 2019(01)
[3]生物有机肥对潮土物理性状及微生物量碳、氮的影响[J]. 曲成闯,陈效民,韩召强,张俊,黄春燕,刘云梅.  水土保持通报. 2018(05)
[4]化肥减量配施生物有机肥对油菜生长及土壤微生物和酶活性影响[J]. 宋以玲,于建,陈士更,肖承泽,李玉环,苏秀荣,丁方军.  水土保持学报. 2018(01)
[5]土壤温度和有机肥对黄瓜生长及养分吸收利用的影响[J]. 闫秋艳,董飞,杨峰,段增强,王嫒华,汤英,李汛.  华北农学报. 2017(06)
[6]长期配施有机肥对灌淤土春玉米产量及氮素利用的影响[J]. 洪瑜,王芳,刘汝亮,李友宏,赵天成,陈晨.  水土保持学报. 2017(02)
[7]减量施肥条件下生物有机肥对土壤养分供应及小白菜吸收的影响[J]. 魏晓兰,吴彩姣,孙玮,汤燕,谷勋刚.  水土保持通报. 2017(01)
[8]连续施用生物有机肥提高设施黄瓜产量和品质的研究[J]. 巩子毓,高旭,黄炎,李荣,王东升,沈其荣.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2016(05)
[9]微生物多样性对土壤氮磷钾转化、酶活性及油菜生长的影响[J]. 张敏,孙宝利,宋阿琳,梁永超,于冰,范分良.  生态学报. 2016(18)
[10]生物有机肥对猕猴桃土壤酶活性和微生物群落的影响[J]. 孙家骏,付青霞,谷洁,王小娟,高华.  应用生态学报. 2016(03)



本文编号:314367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yylw/314367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37e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