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农业论文 > 园艺论文 >

CBF冷信号途径在热处理诱导采后香蕉果实抗冷抗病中的响应

发布时间:2021-04-19 02:22
  香蕉(Musa acuminata,AAA group)是热带、亚热带地区的主要水果之一,同时也是一种粮食作物。采后香蕉果实对低温比较敏感,贮运温度低于11℃易发生冷害。此外,采后香蕉果实也很容易感染炭疽病菌而造成病害腐烂现象。这些都严重影响采后香蕉果实的外观品质和贮藏运输,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因此,研究采后香蕉果实的抗冷害和抗病害的应用技术及其发生机制,都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本文以巴西香蕉(Musa.AAA group,cv.Brazil)为研究材料,研究了在热处理(Hot water dipping,HWD)诱导下减轻采后香蕉果实贮藏过程中的冷害和病害的问题。主要运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对冷信号、活性氧、钙信号、热激蛋白(HSP70)以及热激转录因子(HSFA1)在热处理以后分别贮藏于常温20℃和低温7℃条件下基因表达的水平进行检测。探讨了热处理以后采后香蕉果实的抗冷机理,以及冷信号通路与活性氧、钙信号、HSP70、HSFA1的关联性;同时也探讨了采后香蕉果实在贮藏过程中,冷信号通路基因与病害胁迫的关系。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热处理诱导的Ma ICE基因表达量在低温7℃... 

【文章来源】:华南农业大学广东省

【文章页数】:11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CBF冷信号途径在热处理诱导采后香蕉果实抗冷抗病中的响应


活性氧相关基因的荧光定量引物溶解曲线分析

香蕉果皮,褐变,低温胁迫,香蕉果实


香蕉果皮在绿熟期呈现绿色,并且硬度较大。随着香蕉果实的后熟,其颜色逐渐转变成黄色并且硬度下降。但是香蕉果实在采后后熟期间受到低温的胁迫时,出现不同症状的冷害外观症状。如图3.1和图3.2,在香蕉果实受到冷胁迫的状况下,其果皮和果实在一定程度上都会出现冷害症状,并且果皮中的维管束也发生了一定程度上的褐变。发生冷害以后,再经过催熟过程,其冷害症状更加明显(图3.2)。从外观症状可以明显的看出:经过热处理以后明显的提高了采后香蕉果实抗冷性能。果皮维管束变化 果肉及果皮的变化图3.1 香蕉果实低温胁迫(7℃)条件下果皮维管束和果肉的变化图3.2 热处理对低温胁迫引起香蕉果皮褐变的影响HWD 7℃ 5dC 7℃ 5d

香蕉果实,果皮,维管束,低温胁迫


香蕉果皮在绿熟期呈现绿色,并且硬度较大。随着香蕉果实的后熟,其颜色逐渐转变成黄色并且硬度下降。但是香蕉果实在采后后熟期间受到低温的胁迫时,出现不同症状的冷害外观症状。如图3.1和图3.2,在香蕉果实受到冷胁迫的状况下,其果皮和果实在一定程度上都会出现冷害症状,并且果皮中的维管束也发生了一定程度上的褐变。发生冷害以后,再经过催熟过程,其冷害症状更加明显(图3.2)。从外观症状可以明显的看出:经过热处理以后明显的提高了采后香蕉果实抗冷性能。果皮维管束变化 果肉及果皮的变化图3.1 香蕉果实低温胁迫(7℃)条件下果皮维管束和果肉的变化图3.2 热处理对低温胁迫引起香蕉果皮褐变的影响HWD 7℃ 5dC 7℃ 5d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植物ICE1-CBF冷反应通路的激活与调控研究进展[J]. 魏俊燕,赵佳,赵仕琪,周棋赢,袁正仿,李先文.  生物技术通报. 2015(06)
[2]MaCaM在采后香蕉果实温度胁迫及后熟中的作用[J]. 王海波,龚家建,苏新国,张昭其.  中国农业科学. 2015(12)
[3]麝香百合热激转录因子基因LlHsfA1的克隆与表达分析[J]. 宫本贺,易瑾,隋娟娟,吴健,吴泽,程运河,吴晨雨,刘晨,义鸣放.  园艺学报. 2014(07)
[4]热激处理对鲜切甜椒活性氧代谢及贮藏品质的影响[J]. 刘洪竹,赵习姮,陈双颖,李进才.  食品工业科技. 2014(01)
[5]氯化钙和热处理对水蜜桃低温贮藏品质和氧化还原状态的影响[J]. 千春录,米红波,赵宇瑛,何志平,虢露葭,茅林春.  中国食品学报. 2013(02)
[6]热处理与内源H2O2对黄瓜抗冷性和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J]. 郑鄢燕,代晓霞,生吉萍,申琳.  食品科学. 2012(22)
[7]活性氧在热处理诱导香蕉耐冷性中的作用[J]. 王海波,庞学群,黄雪梅,张昭其.  中国农业科学. 2012(05)
[8]热处理对采后茄子果实冷害和活性氧代谢的影响[J]. 赵云峰,顾佳宇,尹学杰,林河通.  扬州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2011(03)
[9]热空气处理对杨梅果实采后活性氧代谢和热激蛋白合成的影响[J]. 汪开拓,郑永华.  食品科学. 2011(08)
[10]植物非生物逆境胁迫DREB/CBF转录因子的研究进展[J]. 李科友,朱海兰.  林业科学. 2011(01)

博士论文
[1]桃果实采后病害和冷害调控及其机理研究[D]. 金鹏.南京农业大学 2009

硕士论文
[1]AtCBF3提高转基因马铃薯耐热性的研究[D]. 窦海鸥.山东农业大学 2014
[2]温度预处理对采后‘红阳’猕猴桃果实冷害及其冷诱导转录因子CBF表达的影响[D]. 马秋诗.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4
[3]将军菊苣DREB家族基因的克隆、功能研究及其遗传转化体系的建立[D]. 赵龙.南京农业大学 2013
[4]采后热处理对芒果贮藏特性影响及机理的研究[D]. 王挥.广西大学 2012
[5]热激处理诱导采后青椒抗冷性的机理研究[D]. 王慧.四川农业大学 2012
[6]转DREB3基因抗旱大豆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D]. 曹阳.东北农业大学 2011
[7]热处理提高桃果实耐冷性的机理研究及相关磷脂酶D基因的电子克隆[D]. 王秀云.山东农业大学 2010



本文编号:314663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yylw/314663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571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