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农业论文 > 园艺论文 >

珍稀濒危植物小黄花茶(Camellia luteoflora Li ex H.T.Chang)的遗传多样性研究

发布时间:2021-04-25 09:01
  小黄花茶(Camellia luteoflora Li ex H.T.Chang),为多年生常绿木本植物,隶属于山茶科(Theaceae)山茶属(Camellia)小黄花茶组(Sect.Luteoflora),为我国特有珍稀濒危植物,主要分布于贵州赤水金沙沟、四洞沟的狭窄区域及四川古蔺县桂花镇。近年来,随着小黄花茶居群周边竹类的无性繁殖扩张和原始生境的破碎化,居群规模及个体数量呈急剧变小和减少趋势,物种生存岌岌可危。开展这一中国特有珍稀物种的调查、评估和保护工作成为当务之急。本研究以小黄花茶现存野生天然居群为基础,进行分布地的踏查、寻访,新发现两处小黄花茶分布点,基本覆盖了小黄花茶的所有分布地。以贵州、四川10个小黄花茶居群作为研究对象,结合形态学、生态学、遗传学等研究方法,对小黄花茶表型性状变异、遗传多样性及其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进行研究,主要包括表型形态变异、ISSR分子标记的群体遗传变异、表型和遗传多样性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等内容,以期为小黄花茶种质资源的有效保护及合理利用提供理论依据。研究结果如下:(1)从形态学角度对小黄花茶叶部、花部等18个表型性状进行系统分析,其表型性状中除外轮... 

【文章来源】:西南大学重庆市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6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文献综述
    1.1 遗传多样性概述
        1.1.1 遗传多样性概念及研究意义
        1.1.2 植物遗传多样性研究方法
        1.1.3 ISSR分子标记技术
    1.2 濒危植物遗传多样性研究进展
        1.2.1 表型多样性研究
        1.2.2 ISSR分子标记研究
        1.2.3 遗传多样性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
    1.3 小黄花茶概述
        1.3.1 小黄花茶形态特征
        1.3.2 小黄花茶的濒危状况
        1.3.3 小黄花茶的研究现状
第2章 引言
    2.1 研究目的和意义
    2.2 研究内容
    2.3 技术路线
第3章 研究材料与方法
    3.1 研究材料采集
    3.2 研究方法
        3.2.1 表型多样性分析
        3.2.2 ISSR遗传多样性分析
        3.2.3 环境因子测定
    3.3 数据处理
        3.3.1 表型多样性统计分析
        3.3.2 ISSR标记的遗传多样性数据分析
        3.3.3 遗传多样性与环境因子相关性分析
第4章 研究结果与分析
    4.1 表型多样性
        4.1.1 小黄花茶居群各表型性状变异
        4.1.2 小黄花茶表型性状的主成分分析
        4.1.3 表型性状间的相关性分析
        4.1.4 小黄花茶表型性状聚类分析
    4.2 小黄花茶ISSR标记遗传多样性分析
        4.2.1 ISSR引物扩增结果与遗传多态性分析
        4.2.2 小黄花茶居群遗传多样性与遗传结构
        4.2.3 小黄花茶居群遗传一致度与遗传距离
        4.2.4 小黄花茶聚类分析
        4.2.5 小黄花茶的遗传相似性分析
    4.3 遗传多样性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
        4.3.1 小黄花茶居群生境环境因子特征
        4.3.2 表型性状与环境因子间的相关性分析
        4.3.3 遗传多样性与环境因子间的相关性分析
第5章 结论与讨论
    5.1 小黄花茶表型性状多样性
    5.2 小黄花茶总体遗传多样性
    5.3 小黄花茶的遗传相似性分析
    5.4 表型与遗传多样性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5.5 小黄花茶的濒危原因及保护策略
    5.6 结论与展望
        5.6.1 结论
        5.6.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 Ⅰ 小黄花茶居群调查图片
    附录 Ⅱ 部分山茶科植物图片
致谢
在校期间所发表的论文和参与的课题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濒危植物格木天然种群的表型多样性及变异[J]. 李洪果,陈达镇,许靖诗,刘光金,庞晓东,叶金辉,莫小文,谌红辉.  林业科学. 2019(04)
[2]濒危植物五小叶槭(Acer pentaphyllum Diels)天然种群遗传多样性的ISSR标记分析[J]. 郝云庆,罗晓波,王晓玲.  四川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9(01)
[3]利用ISSR分子标记构建濒危植物水青树核心种质[J]. 段帆,张欢,李珊,田忠琼,甘小洪.  亚热带植物科学. 2018(02)
[4]浙江省野生蜡梅花部形态变异及其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J]. 杜会聪,蒋雅婷,田敏,张莹,王彩霞.  生态学报. 2018(16)
[5]孑遗濒危植物蒙古沙冬青ISSR遗传多样性分析[J]. 段义忠,王建武,亢福仁.  分子植物育种. 2018(15)
[6]裸果木种群遗传多样性及其与土壤因子的关联性研究[J]. 徐振朋,宛涛,蔡萍,张晓明,伊卫东,宛诣超.  生态环境学报. 2017(09)
[7]垂珠花自然居群表型性状及遗传多样性分析[J]. 许晓岗,吴秀萍,丁芳芳.  西北植物学报. 2017(08)
[8]植物遗传多样性研究方法进展[J]. 杨洪升,王悦,王长宝,戚晓利,王长平.  中国科技信息. 2017(15)
[9]野生玫瑰种群表型变异[J]. 童冉,吴小龙,姜丽娜,司倩倩,臧德奎.  生态学报. 2017(11)
[10]四川山茶科植物新记录种——小黄花茶[J]. 陈锋,王馨.  福建林业科技. 2016(04)

博士论文
[1]沙芥属植物遗传多样性及其亲缘关系研究[D]. 张凤兰.内蒙古农业大学 2009
[2]珍稀濒危植物连香树的物种生物学研究[D]. 黄绍辉.南京林业大学 2007
[3]中国海桑属红树植物遗传多样性研究[D]. 李海生.中山大学 2003

硕士论文
[1]蒙古高原特有植物蒙古莸的ISSR遗传多样性研究[D]. 吴敏.内蒙古农业大学 2018
[2]三峡库区珍稀濒危植物荷叶铁线蕨(Adiantum nelumboides X. C. Zhang)群落特征及其保护对策研究[D]. 李丘霖.西南大学 2018
[3]濒危植物小黄花茶(Camellia luteoflora Li ex H.T.Chang)的群落特征和基于ITS序列的系统进化研究[D]. 张华雨.西南大学 2017
[4]寒地观赏蔷薇的观赏特性及园林应用研究[D]. 张天姝.东北农业大学 2016
[5]梨SSR遗传图谱的构建及部分农艺性状的QTL定位分析[D]. 王磊.新疆农业大学 2016
[6]油松种群遗传多样性与环境相关性研究[D]. 张静洁.河北农业大学 2011
[7]山茶属(genus Camellia)叶片宏观结构及其分类意义[D]. 洪思思.浙江师范大学 2011
[8]不同地理种源鹅掌楸的ISSR遗传分析[D]. 占志勇.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10
[9]茉莉花遗传多样性及亲缘关系的ISSR分析[D]. 邱长玉.广西大学 2008
[10]澳洲坚果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分析[D]. 贺熙勇.西南大学 2008



本文编号:315910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yylw/315910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d3c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