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地区野生百合科植物引种驯化及快繁研究
发布时间:2021-06-06 06:55
百合科(Liliaceae)植物是单子叶植物的一大种群,分布广泛、观赏性佳、并具食用药用价值。东北地区现共存25属,88种的野生百合科植物,开发利用种类少,利用率也很低。同时气候变化、天然林采伐使得东北地区野生百合科植物生长环境持续恶化。引种驯化可以保护野生资源,将适应生长环境的品种进行离体快繁,短时间繁育大量后代,得到更多种质资源,以便加大其种质资源利用的速度。为保护我国特有野生资源,缓解野生资源逐步减少濒危的困境。本试验对东北地区的野生百合科种质资源进行了调查、采集、引种、繁育的相关研究,研究结果如下:1.在东北地区的三个样地,收集了10种野生百合科植物,分别为:小玉竹Polygonatum humile、二苞黄精Polygonatum involucratum、藜芦Veratrum nigrum、铃兰Convallaria majalis、二叶舞鹤草Maianthemum bifolium、轮叶百合Lilium distichum、北重楼Paris veriticillata、平贝母Fritillaria ussuriensis、鹿药Smilacina japonica、毛百合L...
【文章来源】:东北农业大学黑龙江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6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技术路线
从左至右依次为样地一、二、三图 2-1 野生百合科植物调查样地Fig.2-1 Field investigation of wild Liliaceae资源调查与收集时间在 2016 年 7 月 10 日-2017 年 8 月 27 日。查阅的资料主要有:中国药用植物志(第一版)第十一卷、中国植物志(14、15 章)、中国植物图像库、东北草本植物志、电子版辽宁植物志、东北药用植物。调查的主要仪器有定位仪、指南针、温度测量仪、光照仪、湿度测量仪、土壤分析仪等。
结果与分析于分析引种驯化的关键影响因素十分重要。而湿度不仅能体现降水量也能体现光照强度、土壤透水性、温度等多种因素[103],并能在一定程度影响植物的光合作用,影响光合效率,湿度的大小对光合速率呈正相关的趋势。由图 3-2 可知四个地点六七八月份的温度变化总体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由图 3-3,可以清晰的看出驯化地的最低温度高于三个样地的最低温度,由图 3-4 可知引种驯化地的六月七月温差小于资源采集的三个样地而八月温差大于其它三个样地,而样地二的六七八月温差间差距小,每个月份的温差趋于相同在 10.8℃左右。样地一的各月温差最大在 11.5℃左右。由图 3-3 可以看出驯化地的各月平均最低最高温度均高于三个资源采集样地,八月最高气温样地一>样地二>样地三,八月最低气温样地三>样地一>样地二,七月最高气温样地三>样地二>样地一,七月最低气温样地三>样地二>样地一,六月最高气温样地三=样地一>样地二,六月最低气温样地三>样地二>样地一。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亚洲百合不定芽的诱导及再生植株的建立[J]. 蒋瑶,陈文波,蒋炷宇. 江苏农业科学. 2017(12)
[2]阔叶红松林下6种早夏草本不同生长期生物量分配及模型构建[J]. 孙越,何怀江,李良,宋彩民,王峰洁,夏富才. 生态学报. 2017(19)
[3]新疆百合鳞片离体培养研究[J]. 王雅楠,薛莉,雷家军.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2017(04)
[4]龙牙百合增殖培养及鳞茎生长发育研究[J]. 仇硕,唐凤鸾,夏科,李秀娟,赵志国,蒋庆鸿,赵健. 广东农业科学. 2017(04)
[5]小陇山林区百合科观赏植物资源及其园林应用[J]. 刘健,李渭华,孙建兴. 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 2016(06)
[6]辽宁的新纪录植物[J]. 张淑梅,李忠宇,王萌,李丁男,于立敏.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03)
[7]麝香百合组织培养快繁体系建立[J]. 高博,郝永丽,胡海波,张富丽,于立敏. 北方农业学报. 2016(01)
[8]云南百合种球国产化成效显著[J]. 陆继亮. 中国花卉园艺. 2015(01)
[9]大花萱草‘香宝’再生体系的建立[J]. 王霞霞,马晖玲,曹冬梅.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2014(04)
[10]不同空气相对湿度对槭叶草生长及光合生理特性的影响[J]. 张爽,董然,董妍,赵超.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2014(03)
博士论文
[1]基于离体模式体系的百合小鳞茎发生发育机制研究[D]. 吴昀.浙江大学 2016
[2]凤丹体胚发生及愈伤组织诱导芽分化研究[D]. 朱向涛.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10
[3]中国黄花苜蓿野生种质资源研究[D]. 王俊杰.内蒙古农业大学 2008
硕士论文
[1]基于体细胞胚发生的五种切花百合高效再生体系建立[D]. 严瑞.沈阳农业大学 2017
[2]东北六种黄精属植物基源研究[D]. 张东冉.沈阳农业大学 2016
[3]鹿药游离氨基酸的提取及在化妆品中的应用[D]. 朱玉婷.吉林农业大学 2014
[4]平贝母愈伤组织和不定芽的四倍体诱导研究[D]. 王凯萍.吉林农业大学 2013
[5]几种云南野生百合资源调查收集及快繁体系技术研究[D]. 沈玲.华中农业大学 2013
[6]几种野生百合离体保存技术的研究[D]. 傅伊倩.北京林业大学 2012
[7]国外优良彩叶槭树资源引种及适应性研究[D]. 刘毓.山东师范大学 2010
[8]42份菊科花卉的离体保存及其遗传多样性的RAPD分析[D]. 吴仕超.福建农林大学 2010
[9]吉林省玉米带土壤有效磷钾测试方法的筛选[D]. 张毅.吉林大学 2009
[10]野生百合资源调查及引种栽培研究[D]. 张玲.北京林业大学 2007
本文编号:3213844
【文章来源】:东北农业大学黑龙江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6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技术路线
从左至右依次为样地一、二、三图 2-1 野生百合科植物调查样地Fig.2-1 Field investigation of wild Liliaceae资源调查与收集时间在 2016 年 7 月 10 日-2017 年 8 月 27 日。查阅的资料主要有:中国药用植物志(第一版)第十一卷、中国植物志(14、15 章)、中国植物图像库、东北草本植物志、电子版辽宁植物志、东北药用植物。调查的主要仪器有定位仪、指南针、温度测量仪、光照仪、湿度测量仪、土壤分析仪等。
结果与分析于分析引种驯化的关键影响因素十分重要。而湿度不仅能体现降水量也能体现光照强度、土壤透水性、温度等多种因素[103],并能在一定程度影响植物的光合作用,影响光合效率,湿度的大小对光合速率呈正相关的趋势。由图 3-2 可知四个地点六七八月份的温度变化总体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由图 3-3,可以清晰的看出驯化地的最低温度高于三个样地的最低温度,由图 3-4 可知引种驯化地的六月七月温差小于资源采集的三个样地而八月温差大于其它三个样地,而样地二的六七八月温差间差距小,每个月份的温差趋于相同在 10.8℃左右。样地一的各月温差最大在 11.5℃左右。由图 3-3 可以看出驯化地的各月平均最低最高温度均高于三个资源采集样地,八月最高气温样地一>样地二>样地三,八月最低气温样地三>样地一>样地二,七月最高气温样地三>样地二>样地一,七月最低气温样地三>样地二>样地一,六月最高气温样地三=样地一>样地二,六月最低气温样地三>样地二>样地一。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亚洲百合不定芽的诱导及再生植株的建立[J]. 蒋瑶,陈文波,蒋炷宇. 江苏农业科学. 2017(12)
[2]阔叶红松林下6种早夏草本不同生长期生物量分配及模型构建[J]. 孙越,何怀江,李良,宋彩民,王峰洁,夏富才. 生态学报. 2017(19)
[3]新疆百合鳞片离体培养研究[J]. 王雅楠,薛莉,雷家军.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2017(04)
[4]龙牙百合增殖培养及鳞茎生长发育研究[J]. 仇硕,唐凤鸾,夏科,李秀娟,赵志国,蒋庆鸿,赵健. 广东农业科学. 2017(04)
[5]小陇山林区百合科观赏植物资源及其园林应用[J]. 刘健,李渭华,孙建兴. 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 2016(06)
[6]辽宁的新纪录植物[J]. 张淑梅,李忠宇,王萌,李丁男,于立敏.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03)
[7]麝香百合组织培养快繁体系建立[J]. 高博,郝永丽,胡海波,张富丽,于立敏. 北方农业学报. 2016(01)
[8]云南百合种球国产化成效显著[J]. 陆继亮. 中国花卉园艺. 2015(01)
[9]大花萱草‘香宝’再生体系的建立[J]. 王霞霞,马晖玲,曹冬梅.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2014(04)
[10]不同空气相对湿度对槭叶草生长及光合生理特性的影响[J]. 张爽,董然,董妍,赵超.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2014(03)
博士论文
[1]基于离体模式体系的百合小鳞茎发生发育机制研究[D]. 吴昀.浙江大学 2016
[2]凤丹体胚发生及愈伤组织诱导芽分化研究[D]. 朱向涛.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10
[3]中国黄花苜蓿野生种质资源研究[D]. 王俊杰.内蒙古农业大学 2008
硕士论文
[1]基于体细胞胚发生的五种切花百合高效再生体系建立[D]. 严瑞.沈阳农业大学 2017
[2]东北六种黄精属植物基源研究[D]. 张东冉.沈阳农业大学 2016
[3]鹿药游离氨基酸的提取及在化妆品中的应用[D]. 朱玉婷.吉林农业大学 2014
[4]平贝母愈伤组织和不定芽的四倍体诱导研究[D]. 王凯萍.吉林农业大学 2013
[5]几种云南野生百合资源调查收集及快繁体系技术研究[D]. 沈玲.华中农业大学 2013
[6]几种野生百合离体保存技术的研究[D]. 傅伊倩.北京林业大学 2012
[7]国外优良彩叶槭树资源引种及适应性研究[D]. 刘毓.山东师范大学 2010
[8]42份菊科花卉的离体保存及其遗传多样性的RAPD分析[D]. 吴仕超.福建农林大学 2010
[9]吉林省玉米带土壤有效磷钾测试方法的筛选[D]. 张毅.吉林大学 2009
[10]野生百合资源调查及引种栽培研究[D]. 张玲.北京林业大学 2007
本文编号:321384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yylw/32138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