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农业论文 > 园艺论文 >

外源硒对番茄采后成熟衰老的生理调控机制

发布时间:2021-06-26 00:21
  以番茄果实为试验材料,研究亚硒酸钠(Na2SeO3处理对采后果实成熟衰老的影响,并通过测定果实外观品质、营养物质含量、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含量及抗氧化酶活性,探讨其作用机理。结果显示,浓度为25 mg·L-1的Na2Se 3液浸泡处理后,在贮藏期第4天,对照组番茄的L*值含量为硒处理组的87.9%;在贮藏期第6天,硒处理组果实的MDA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分别为对照组的54%和93%;在贮藏末期,果实硬度、可滴定酸、抗坏血酸(Vc)含量、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和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POD)活性分别是对照组的1.24、1.26、1.12、1.67和1.61倍,说明硒可有效保持番茄的色泽、硬度等外观品质,抑制Vc、可滴定酸等营养物质含量的下降,延缓MDA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上升,提高CAT、POD活性。 

【文章来源】: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2020,47(01)CSCD

【文章页数】:6 页

【部分图文】:

外源硒对番茄采后成熟衰老的生理调控机制


硒处理对采后番茄硬度的影响

番茄,色泽,果实


色差中L*值代表果实表皮的亮度[16],通常在贮藏期间果实亮度会逐渐降低,失去采前的色泽。由图2A可知,各试验组番茄的L*值均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而下降,其中,硒处理组番茄的L*值始终高于对照组,且在第2天时出现峰值,与对照组之间呈现显著性差异,在贮藏期第4天时,对照组番茄的L*值含量为硒处理组的87.9%。H=tan-1(b*·a*-1),代表色度角(Hue angle),是色调参数的指标之一,用来描述果实的颜色,其范围在0~180之间,当H<50,数值越小,说明果实越红,当H>50,数值越大,说明果实越绿[17]。图2B表明,各试验组番茄的H值均随贮藏期的延长而上升,即番茄在采后期间逐渐转红。各试验组番茄的H值均小于50,由此可知,数值越小表明番茄转红率越高。硒处理组番茄的H值在贮藏期第4天时与对照组差异性不显著,而在贮藏期第10天时,对照组番茄的H值为44.35,Se处理组为46.95。由此说明,硒处理可有效延缓番茄采后色泽的改变,延长转红期,较好地维持了番茄良好的外观品质。2.3 硒处理对番茄果实可溶性固形物的影响

固形物,番茄,可溶性,果实


可溶性固形物主要指番茄果实中的可溶性糖类、矿物质、维生素、氨基酸等,其中可溶性糖类占主要成分,是判断番茄成熟度一项重要指标[18],随着番茄的成熟度增加,可溶性固形物的含量也随之升高,但由于采后贮藏的营养供给缺失和果实呼吸作用的能量消耗,番茄的营养物质会逐渐损耗,可溶性固形物的含量也会降低。由图3可知,在20℃贮藏条件下,硒处理组番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出现的峰值比对照延迟2 d出现,在贮藏期第8天,Se处理组番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为3.9%,对照组为4.26%,且整个贮藏期间,硒处理组番茄可溶性固形物的含量始终低于对照组,说明硒处理可有效降低采后番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上升速率,对采后番茄的成熟衰老有一定的延缓作用。2.4 硒处理对番茄果实可滴定酸的影响


本文编号:325024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yylw/325024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d6a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