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农业论文 > 园艺论文 >

植物根际促生菌对大蒜的促生、抗病作用研究

发布时间:2021-07-14 16:20
  为了研究不同剂量的植物根际促生菌(PGPR)对大蒜生长时期的促生和抗病作用,以盆栽种植的大蒜种子为试材,用计数法计算其发芽率和常规测量法测定其株高;再用土壤温湿度检测仪测定种植所用土壤养分含量。与CK组相比,实验组B(施用4 g菌肥)铵态氮提高117.60%,有效钾提高593.15%,实验组C(施用6 g菌肥)速效磷提高238.77%;而实验组C的大蒜的发芽率提高15.17%,幼苗株高提高20%,叶绿素含量提高11.04%(P<0.05),这说明了PGPR对大蒜生长有促进作用。大蒜根腐病菌与植物根际促生菌的拮抗试验结果表明在30℃暗培养下,菌肥浓度为10-2时有害微生物指数下降25%,表明其抑菌效果显著。本研究结果表明PGPR对大蒜促生作用显著,同时具有一定抗病效果,在农业发展中具有潜在的经济价值。 

【文章来源】:中国农学通报. 2020,36(24)

【文章页数】:8 页

【部分图文】:

植物根际促生菌对大蒜的促生、抗病作用研究


不同质量植物根际促生菌对大蒜幼苗株高的影响

质量图,叶绿素,菌肥,大蒜


实验组的叶绿素含量均高于CK组(未施用菌肥组),分别高CK组大蒜叶绿素含量1.64%、6.06%、11.04%、7.46%,其中实验组C(施用6 g菌肥组)叶绿素含量最高,到实验组D(施用8 g菌肥组)时叶绿素含量有所下降。实验组C(施用6 g菌肥组)叶绿素含量与CK组及其他实验组相比差异显著;实验组A(施用2 g菌肥组)的叶绿素含量与CK组相比差异不显著;实验组B(施用4 g菌肥组)和实验组D(施用8 g菌肥组)叶绿素含量相比差异不显著,但两者与对CK组比差异显著(图2)。2.1.4 不同质量植物根际促生菌对大蒜土样中铵态氮含量的影响

质量图,菌肥,铵态氮,土样


实验组的铵态氮浓度平均值均比初始土样和CK组(未施用菌肥组)的高,且初始土样的铵态氮浓度平均值比CK组的高。其中实验组B(施用4 g菌肥组)铵态氮含量达最高,分别较初始土样和CK组极显著提高了97.19%和117.60%,但到实验组C(施用6 g菌肥组)时促生效果开始下降;实验组D(施用8 g菌肥组)增幅最少,较初始土样高0.38%,差异不显著。而实验组A(施用2 g菌肥组)、C(施用6 g菌肥组)、D(施用8 g菌肥组)较CK组分别增高47.09%、19.32%、10.77%,都与CK组差异显著(图3)。2.1.5不同质量植物根际促生菌对大蒜土样中有效钾含量的影响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微生物菌肥让生姜绿色增产[J].   科学种养. 2019(02)
[2]微生物菌剂对连作番茄产量和品质的影响[J]. 王鹏,张红杰,徐若东,刘社平,王净,塔秀成,申领艳,郭维洁.  现代农业科技. 2019(02)
[3]微生物菌肥施用量对油菜种子发芽及幼苗生长的影响[J]. 王小蒙,邵海峰,田龙军,王刚,吴定旺.  磷肥与复肥. 2019(01)
[4]植物根际促生菌的研究与应用现状[J]. 张典利,孟臻,亓文哲,乔康.  世界农药. 2018(06)
[5]增施微生物菌肥对植烟土壤理化性质及微生物量的影响[J]. 韦建玉,王政,黄崇峻,敖金成,杨晓斌.  贵州农业科学. 2018(11)
[6]植物根际促生细菌菌肥对新疆灰枣根际土壤解钾效果及其与有机酸的相关性[J]. 朱舒亮,刘胜亮,李静,杨越,杨文英,李建贵.  江苏农业科学. 2018(19)
[7]植物根际促生菌研究综述[J]. 麦靖雯,黎瑞君,张巨明.  现代农业科技. 2018(12)
[8]硼酸、吲哚乙酸、硫酸铜溶液对天仙子和龙胆种子萌发的影响[J]. 刘婷,史宝胜.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 2018(02)
[9]葡萄叶片叶绿素含量测定方法比较[J]. 潘静,韩蕾.  西北园艺(综合). 2017(06)
[10]多功能植物根际促生菌DD3的功能特性及对大蒜幼苗的促生效果[J]. 张梦琦,陈云云,张熙,邓辉,孙建光,高淼,卜宁.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17(03)



本文编号:328448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yylw/328448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796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