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农业论文 > 园艺论文 >

黄河流域传统果园农业系统研究

发布时间:2021-07-26 08:37
  黄河流域是中华农耕文明发祥地之一,滋养了许多上百年乃至上千年的传统果园,其中一些一直延续至今,进而被评为中国乃至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传统果园作为中国复合式农业生产系统的代表,涵盖了种植业与养殖业,是中国古代农业生产中多种经营方式的缩影,具体表现形式主要有树粮结合、果蔬结合与种养结合三种形式,经营管理中受传统农耕思想指导,坚持“天人合一”、“敬畏自然”的基本理念。传统果园中多方面的技术体系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农业系统,其中包括林间管理技术体系、林下管理技术体系及乡土知识体系三大方面,前两者是具体操作技术,后者则属于理论支撑。林间管理技术体系,主要集中于对果树的管护,这些技术体系兼顾果树从“生”到“长”的全过程,如繁育技术、花果管理、防虫技术,是传统果园农业技术的特色体现;而传统果园林下管理技术体系则是从大田农业生产借鉴而来的技术经验,但又与之不同,传统果园结合当地特色,衍生出与众不同的技术体系,均遵循了“因地制宜”的基本原则;而构成乡土知识体系的主体是果农,他们经过实践形成有关“天”、“地”、“人”的乡土知识,并经过士人阶层与统治者的助力,在乡土文化的影响下最终形成知识体系。传统果园历史... 

【文章来源】: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陕西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0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黄河流域传统果园农业系统研究


果园沟灌图(来自:孙云蔚《果树栽培学总论》40页)

穴灌,总论,果品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50图2果树穴灌图(来自:孙云蔚《果树栽培学总论》401页)5.4储藏加工技术果品生产不同于粮食生产,也不同于其他经济作物生产,如:棉花、苎麻,这些作物多是可以一年产多年用;而果品不同,保存时间较长的可达数个月,保存时间短的则仅有数十天,面对这种情况,果农为了能够获取更大收益,在生产过程中总结出许多储藏方法,还有一些通过二次乃至三次后续加工,将果品转变为其他形式储藏,如较为常见的有:干制、窖藏、作醋、酿酒等。5.4.1干制法干制法是中国古代农民利用自然力量不断丰富和发展出的一种储藏加工方法,操作简单、成本低廉,故使用范围较为普遍。干制原理主要是通过太阳辐射与风能将果品中含有的大量水分蒸发外移的过程。黄河流域传统果园无论是梨、枣还是樱桃、苹果及其他果品都会采用这种简单而便捷的方法。“晒枣法:先治地令净。布椽于箔下,置枣于箔上,以朳俱而复散之,一日中二十度乃佳。夜仍不聚。五六日后,别择取红软者,上高厨而曝之。择去胮烂者。其未干者,晒曝如法”①,上述关于枣的干制方法记载详细,首先保证地面整洁,避免荒草杂物过多而致使枣腐烂发臭,其次在晒枣时需要重复将枣聚拢—分散的过程,到夜间时将枣分散会得到霜露气,可以加快干制速度;通过在地上曝晒一段时间后,再选择晒后一些软红的枣放置高架上,而此时放置高架的枣已经处于干制状态,即使厚堆也不会造成腐烂现象。值得注意的是晒枣时需要及时将腐烂的枣剔除,否则会影响其他枣的品质。干制后易于保存,在饥荒年代还可赈灾,“椹熟时,多①[北朝]贾思勰著.缪启愉,缪桂龙译注.2006.齐民要术.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26.


本文编号:330322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yylw/330322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ca2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