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农业论文 > 园艺论文 >

黄栌幼苗在瘠薄环境中的养分吸收对策研究

发布时间:2021-08-07 23:40
  黄栌(Cotinus coggygria)是我国华北地区以及东北南部干瘠山地造林绿化的优良先锋树种,因其夏季可赏紫烟、秋季可观红叶,具有独特的彩叶树性状,被广泛地应用于风景林营造,成为北方园林绿化或山区绿化的首选树种,也是北京香山红叶、八达岭长城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揭示黄栌对瘠薄环境的适应机制,可为今后黄栌幼苗的合理栽培和管理提供理论指导,对深入理解植物对环境的适应机制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黄栌1年生播种苗为研究材料,采用温室盆栽沙培试验,设置五个不同梯度养分供给水平,对黄栌幼苗的生长指标、形态和生物量指标(叶重比、根重比)、功能性状(根冠比、叶面积根表面积比、比叶面积、根系各功能形状指标,不同径级细根的功能形状指标)、各器官养分含量分布等进行分析,研究了不同养分供给条件下不同生长阶段黄栌幼苗养分吸收的规律,系统分析了养分供给对黄栌幼苗生长和生物量分配的影响,不同生长阶段黄栌幼苗的养分吸收和利用动态,以及黄栌幼苗在养分受限环境中的养分吸收对策。结果表明:1.养分受限的环境条件会抑制黄栌幼苗的生长,提高根冠比,降低其叶面积根表面积比,抑制全株、地上部分、叶片、二级根生物量的积累,增加对一... 

【文章来源】:北京林业大学北京市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8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黄栌幼苗在瘠薄环境中的养分吸收对策研究


研究技术路线

养分供给,黄栌,苗高生长,苗高


.3.1.1幼苗生长动态??3.1.1.1苗高生长??从总体上,不同养分供给水平对黄栌幼苗的苗高相对增长量和苗高相对增长率均??有显著影响(;?<0.05),在大部分时段(80d-120d)对苗高相对增长量和苗高相对增??长率有极显著影响(户<0.001)(表3-1)。??表3-1不同时期、不同养分供给水平对黄栌幼苗苗高生长影响的方差分析(p-value)??Table?3-1?ANOVA?on?the?influences?of?soil?nutrient?availability?on?height?growth?of?Cotinus?coggygria??seedlings?in?different?dates?(p-value)???指标?Index?60d?80d?lOOd?120d??苗高相对增长量??.?.?0.045?<0.001?<0.001?<0.001??Relative?height?growth??苗高相对增长率??0.045?<0.001?<0.001?<0.001??Relative?height?growth?rate??

黄栌,养分供给,幼苗叶片,动态


?高相对增长量和苗高相对增长率相比T〇处理下降了?29.22%-60.74%和29.00%-60.91%??(图3-2)。从总体上看,养分受限的环境条件会抑制黄栌幼苗地径的生长,降低其??地径相对增长量和地径相对增长率,但在土沙比3:7的环境条件下,即养分受限制程??度比较高的环境对黄栌幼苗的地径增加有促进作用。??3.U.3叶片形态??从总体上,在80d和120d时不同养分供给水平对黄栌幼苗叶面积有极显著影响??(;?<0.01)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不同坡向甘肃臭草根系分叉数和连接长度的权衡关系[J]. 宋清华,赵成章,史元春,杜晶,王继伟,陈静.  植物生态学报. 2015(06)
[2]不同时期施钾对甘薯光合产物运转动力的调控[J]. 柳洪鹃,史春余,柴沙沙,王翠娟,任国博,江燕,司成成.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15(01)
[3]黄栌幼苗叶片气体交换对干旱胁迫的短期响应[J]. 李金航,齐秀慧,徐程扬,王畅,刘海轩,孙鹏.  林业科学. 2015(01)
[4]植物叶经济谱的研究进展[J]. 陈莹婷,许振柱.  植物生态学报. 2014(10)
[5]落叶松(Larix)细根形态特征沿纬度梯度的可塑性[J]. 倪薇,霍常富,王朋.  生态学杂志. 2014(09)
[6]香山黄栌枯萎病叶片真菌的分离与鉴定[J]. 白飞荣,刘洋,李辉,姚粟,曹艳花,张欣,程池.  生物学通报. 2014(05)
[7]草甸草原羊草茎叶功能性状对长期过度放牧的可塑性响应[J]. 李西良,侯向阳,吴新宏,萨茹拉,纪磊,陈海军,刘志英,丁勇.  植物生态学报. 2014(05)
[8]铝毒和低磷胁迫对水稻幼苗生长·根系有机酸分泌的影响[J]. 王瑞琳,刘金宇,郭天荣.  安徽农业科学. 2014(06)
[9]华北4产地黄栌幼苗根系形态对干旱胁迫的短期响应[J]. 李金航,齐秀慧,徐程扬,王毅梅.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2014(01)
[10]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三种防护林植物根系构型及其生态适应策略[J]. 郭京衡,曾凡江,李尝君,张波.  植物生态学报. 2014(01)

博士论文
[1]玉米氮高效品种选育及根系形态对低氮反应的遗传分析[D]. 春亮.中国农业大学 2004
[2]氮磷营养及氮形态对水曲柳幼苗生长和生理的影响机制[D]. 范志强.东北林业大学 2004

硕士论文
[1]氮磷钾配施对砂姜黑土冬小麦干物质生产、养分吸收利用及土壤酶活性的影响[D]. 李刘霞.河南农业大学 2014
[2]黄栌与大丽轮枝菌互作的病理学机制研究[D]. 鲍绍文.北京林业大学 2010
[3]施肥对长白落叶松播种苗土壤养分及根系生长的影响[D]. 江俐妮.北京林业大学 2010
[4]香山黄栌枯萎病防治初步研究[D]. 韩婧.北京林业大学 2009
[5]不同栽培模式和施肥方法对冬小麦碳、氮等养分吸收与动员的影响[D]. 邱临静.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7
[6]氮、磷营养供应对落叶松幼苗生长和光合作用的影响[D]. 郭盛磊.东北林业大学 2004



本文编号:332875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yylw/332875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458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