皱环球盖菇优良菌株选育
发布时间:2021-08-20 10:47
皱环球盖菇口感脆嫩、营养丰富,具较高的经济效益。但目前国内生产的品种单一,菌种退化严重,是抑制其产业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因此,对其进行杂交选育具有重要的实际应用价值。本研究筛选出6株皱环球盖菇,通过单孢杂交获得426株杂交菌株,对其进行了筛选,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通过测定6株皱环球盖菇的生产性能,明确了不同菌株的性状差异。同时,利用模糊综合评判法选出适合本地气候条件的优良菌株。结果表明:菌株Sr-9,Sr-7,Sr-1,Sr-8为优良菌种;菌株Sr-2为一般菌种;菌株Sr-14为劣种。2.通过单孢分离,得到52个单核菌株;经单孢杂交后获得426株杂交菌株。3.采用沙柳木屑及苹果树木屑,以菌丝连接料量为指标,对杂交菌株进行筛选。结果表明:杂交菌株Sr2-9-45,Sr7-9-10,Sr2-9-40,Sr2-9-12,Sr1-9-11和Sr2-9-3在沙柳木屑上生长良好,其生长量分别为亲本的1.36,1.32,1.30,1.27,1.26和1.24倍。杂交菌株Sr1-7-61,Sr1-7-19,Sr1-7-20和Sr1-9-11在苹果木屑上生长表现优良;其菌丝连接料量分别为亲本的1.61...
【文章来源】: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陕西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5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皱环球盖菇概述
1.1.1 生物学特性
1.1.2 分布及形态特征
1.1.3 食用与药用价值
1.1.4 栽培研究
1.2 食用菌育种方法
1.2.1 自然选育
1.2.2 诱变育种
1.2.3 杂交育种
1.2.4 原生质体融合技术
1.2.5 基因工程育种
1.3 拮抗
1.4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第二章 皱环球盖菇的生产性能测定
2.1 材料与方法
2.1.1 材料
2.1.2 方法
2.2 结果与分析
2.2.1 不同菌株的菌丝生长速率比较
2.2.2 不同菌株生产性能的综合评判
2.3 结论与讨论
第三章 皱环球盖菇杂交选育
3.1 材料与方法
3.1.1 材料
3.1.2 方法
3.2 结果与分析
3.2.1 杂交亲本间的拮抗试验
3.2.2 单孢分离
3.2.3 单孢杂交结果
3.2.4 杂交菌株的初筛
3.2.5 杂交菌株的复筛
3.3 结论与讨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食用菌新品种——大球盖菇[J]. 罗丹娜. 农业开发与装备. 2013(12)
[2]花生地膜覆盖栽培技术[J]. 王丽军. 农业开发与装备. 2013(12)
[3]食用菌育种方法的研究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展望[J]. 陈世通,李荣春. 安徽农业科学. 2012(10)
[4]鸡腿菇单孢分离和单孢杂交的研究[J]. 张树强,卫彩红,胡建伟. 新疆农业科学. 2012(01)
[5]杏鲍菇14号杂交菌株选育研究[J]. 刘宇,王守现,耿小丽,陈文良,孟莉莉,王英男. 中国食用菌. 2011(06)
[6]大球盖菇原生质体制备及紫外诱变[J]. 王谦,刘敏,张亚从. 河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04)
[7]不同杏鲍菇菌株生产性能的综合评判[J]. 王崇鼎,杜双田,马璐,朱永真,江微,常昕.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05)
[8]大球盖菇母种培养基的研究[J]. 陈欢,刘岩,王伟功. 北方园艺. 2011(06)
[9]大球盖菇高产栽培技术[J]. 刘莹,马晓东,孙镇. 农业科技与装备. 2010(06)
[10]金针菇新品种菌株选育及应用[J]. 周建林,何伯伟,黄良水,杨明华,毛小伟. 中国食用菌. 2010(03)
硕士论文
[1]大球盖菇菌丝培养及胞外酶活性变化规律研究[D]. 孙萌.延边大学 2013
[2]木耳优良杂交菌株的初步筛选[D]. 桑峰.华中农业大学 2011
[3]大球盖菇优化栽培技术研究[D]. 赵洁.河北大学 2010
[4]香菇优良杂交菌株初步筛选及其杂交群体遗传分析[D]. 付成.华中农业大学 2009
[5]香菇杂交亲本选择及优良杂交菌株选育的初步研究[D]. 刘启燕.华中农业大学 2008
[6]糙皮侧耳单孢杂交优良菌株选育初步研究[D]. 肖美丽.华中农业大学 2008
[7]高产多糖大球盖菇菌株原生质体诱变选育及其抗氧化能力研究[D]. 许梅.山东农业大学 2007
[8]大球盖菇富硒液体培养条件优化及抗氧化能力初步研究[D]. 许峰.山东农业大学 2006
[9]杏鲍菇杂交亲本的筛选及F1代菌株杂种优势的预测[D]. 王俊玲.河北农业大学 2004
本文编号:3353357
【文章来源】: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陕西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5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皱环球盖菇概述
1.1.1 生物学特性
1.1.2 分布及形态特征
1.1.3 食用与药用价值
1.1.4 栽培研究
1.2 食用菌育种方法
1.2.1 自然选育
1.2.2 诱变育种
1.2.3 杂交育种
1.2.4 原生质体融合技术
1.2.5 基因工程育种
1.3 拮抗
1.4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第二章 皱环球盖菇的生产性能测定
2.1 材料与方法
2.1.1 材料
2.1.2 方法
2.2 结果与分析
2.2.1 不同菌株的菌丝生长速率比较
2.2.2 不同菌株生产性能的综合评判
2.3 结论与讨论
第三章 皱环球盖菇杂交选育
3.1 材料与方法
3.1.1 材料
3.1.2 方法
3.2 结果与分析
3.2.1 杂交亲本间的拮抗试验
3.2.2 单孢分离
3.2.3 单孢杂交结果
3.2.4 杂交菌株的初筛
3.2.5 杂交菌株的复筛
3.3 结论与讨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食用菌新品种——大球盖菇[J]. 罗丹娜. 农业开发与装备. 2013(12)
[2]花生地膜覆盖栽培技术[J]. 王丽军. 农业开发与装备. 2013(12)
[3]食用菌育种方法的研究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展望[J]. 陈世通,李荣春. 安徽农业科学. 2012(10)
[4]鸡腿菇单孢分离和单孢杂交的研究[J]. 张树强,卫彩红,胡建伟. 新疆农业科学. 2012(01)
[5]杏鲍菇14号杂交菌株选育研究[J]. 刘宇,王守现,耿小丽,陈文良,孟莉莉,王英男. 中国食用菌. 2011(06)
[6]大球盖菇原生质体制备及紫外诱变[J]. 王谦,刘敏,张亚从. 河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04)
[7]不同杏鲍菇菌株生产性能的综合评判[J]. 王崇鼎,杜双田,马璐,朱永真,江微,常昕.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05)
[8]大球盖菇母种培养基的研究[J]. 陈欢,刘岩,王伟功. 北方园艺. 2011(06)
[9]大球盖菇高产栽培技术[J]. 刘莹,马晓东,孙镇. 农业科技与装备. 2010(06)
[10]金针菇新品种菌株选育及应用[J]. 周建林,何伯伟,黄良水,杨明华,毛小伟. 中国食用菌. 2010(03)
硕士论文
[1]大球盖菇菌丝培养及胞外酶活性变化规律研究[D]. 孙萌.延边大学 2013
[2]木耳优良杂交菌株的初步筛选[D]. 桑峰.华中农业大学 2011
[3]大球盖菇优化栽培技术研究[D]. 赵洁.河北大学 2010
[4]香菇优良杂交菌株初步筛选及其杂交群体遗传分析[D]. 付成.华中农业大学 2009
[5]香菇杂交亲本选择及优良杂交菌株选育的初步研究[D]. 刘启燕.华中农业大学 2008
[6]糙皮侧耳单孢杂交优良菌株选育初步研究[D]. 肖美丽.华中农业大学 2008
[7]高产多糖大球盖菇菌株原生质体诱变选育及其抗氧化能力研究[D]. 许梅.山东农业大学 2007
[8]大球盖菇富硒液体培养条件优化及抗氧化能力初步研究[D]. 许峰.山东农业大学 2006
[9]杏鲍菇杂交亲本的筛选及F1代菌株杂种优势的预测[D]. 王俊玲.河北农业大学 2004
本文编号:335335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yylw/33533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