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农业论文 > 园艺论文 >

山区河道植物配置方案评价与研究 ——以淅川县鹳河城区段河岸带为例

发布时间:2021-09-04 16:25
  社会的快速发展,生态文明建设理念应运而生,这也为水利风景区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随着人类生态观念、环保意识的加强,河道的保护治理与合理开发,日益受到关注。城市河道环境质量是衡量城市环境的重要指标之一,其生态建设也是城市生态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植物作为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物质能量流动的必要环节,在生态河道建设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文章以淅川县鹳河城区段生态河道建设为例,根据地形地貌、气候、水文条件及土地利用状况等,对河岸带的现状植物生长状况和植被成活率进行调查统计,从而设计出适宜在淅川县鹳河城区段河岸带生存的绿化树种及植物配置模式。文章以城市生态河道建设的相关理论为依据,分别对城市生态河道的概念、植物应用的类型、功能,以及植物在城市生态河道建设中的配置原则、方法等进行阐述。在实地调查的基础上,对淅川县鹳河城区段现有植物生长状况进行统计,分析现有植物设计中的可取之处与漏洞,并提出更为合理的植物配置方案。此外,从群落组成和结构、群落健康度、群落生态效益、群落工程效益、植物景观优美度这5个方面选取物种多样性指数、群落层次结构、植被覆盖度、抗旱性、耐水湿、抗病虫害性、抗冲刷性、耐贫瘠性、固土... 

【文章来源】: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河南省

【文章页数】:7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山区河道植物配置方案评价与研究 ——以淅川县鹳河城区段河岸带为例


-1植物根系固土作用Fig2-3-1Soilfixationofplantroots

植物根系


Fig2-3-1 Soil fixation of plant roots2.3.2 水土流失的控制作用风力和降雨均可以造成河道岸坡土壤的水土流失。植物位于地表的部分,一方面由植物间的组合排列布阵,作为天然的拦污栅过滤径流沉积物;另一方面增加地表粗糙度,减缓径流速度。植物的树叶和地面凋落物可阻隔风雨,吸收降雨时雨水滴落的能量,减少坡面土的飞溅,增加雨水渗入量,提高土壤湿度,涵养水源,降低风力对地表土壤的侵蚀,也可延缓径流产生的洪峰时间。植物对水土流失的控制主要通过三个方面表现出来:一是植物的生长层(包括花被、叶鞘、叶片、茎),边坡表层土壤由于植物致密覆盖层的遮挡,免受雨水的直接冲蚀和风力的吹蚀,暴雨径流的冲刷力度和径流流速低于裸露地面,土壤流失减少,风蚀作用也由于遮挡相应减弱;二是腐质层(包括落叶层与根茎交界面),腐质层覆于边坡表面,形成屏障,保护坡面土壤;三是根系层,这一部分根系如同钢筋锚索对土壤进行加筋锚固,提高机械稳定性[17]。一般情况下,植物生长初期,由于单株植物形成的根系未充分发育,根系间结构疏松,没有粗壮的根系,造成土层分离,没有起到良好的保护作用。

植物水,净化作用


2 生态河道建设中的植物选择技术2.3.3 生态修复和水质净化作用植物群落在生态环境修复和水质净化方面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河道岸坡处设植物缓冲带不仅可通过拦截泥沙、垃圾,过滤杂物等控制水体污染物的输入和输出,还可调节陆地与水域生态系统之间泥沙、化学物质、能量的流向及时空分布,保护水环境的生态质量。尤其是河岸植物带中的湿生植物,能吸收水中的无机盐类及含重金属的有毒有害物质,其庞大的根系又为大量微生物提供了良好的生存环境,在增强水域和陆地生物多样性的同时提高水体自净能力。此外,植物的生长增加了土壤中的有机质含量,有效改善了土壤结构[18]。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西安科技大学临潼校区雨水利用可行性初探[J]. 刘金昌,向志亮,周文,李丹阳.  华章. 2013 (13)
[2]植物措施在近自然河道规划中的应用——以浙江海宁生态河道规划设计为例[J]. 汪志明,沈建军,蒋小玲.  中国园艺文摘. 2012(11)
[3]对河道治理方案的探讨[J]. 王立彬,郑爱民.  民营科技. 2012(11)
[4]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合肥环城公园植物群落景观评价模型研究[J]. 卜娟娟,陈永生,李凤麒.  安徽农业科学. 2012(29)
[5]基于AHP法的杭州花港观鱼公园植物景观评价[J]. 宁惠娟,邵锋,孙茜茜,单佳月.  浙江农业学报. 2011(04)
[6]试论加强山区河道管理的必要性[J]. 王春燕,王静.  水利科技与经济. 2010(06)
[7]城市河道景观规划设计方法探析[J]. 王宗侠,段渊古.  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 2010(01)
[8]公园植物景观综合评价方法及其应用[J]. 芦建国,李舒仪.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06)
[9]塑造河流的性格——以郧西县城市河流生态景观规划为例[J]. 王爱敏.  艺术与设计(理论). 2009(11)
[10]山区河道的规划与治理[J]. 丁慧峰.  山西水利科技. 2009(01)

博士论文
[1]深圳市公园绿地植物群落的温湿度效应及对人生理心理的影响[D]. 张哲.北京林业大学 2014
[2]从园林植物景观评价的角度探讨植物造景艺术[D]. 李冠衡.北京林业大学 2010

硕士论文
[1]植物措施在城市生态河道的应用研究[D]. 汪志明.浙江大学 2012



本文编号:338360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yylw/338360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3bb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