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农业论文 > 园艺论文 >

AdDof3转录调控采后猕猴桃果实淀粉降解

发布时间:2021-10-21 20:16
  果实后熟和软化是决定其采后货架期长短最重要的内在因素。本文以’海沃德’猕猴桃(Actinidia deliciosa[A.Chev.]C.F.Liang et A.R.Ferguson var.deliciosa cv.Hayward)为材料,利用生物信息学分析、基因表达、启动子分析、烟草双荧光素酶、凝胶迁移实验、瞬时过量表达以及转基因等研究技术手段,筛选研究猕猴桃果实后熟软化的相关基因,验证相关成员在猕猴桃果实中的基因功能,确定果实成熟软化相关基因的调控模式,并为采后猕猴桃果实成熟软化机制提供新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测定了采后不同处理的猕猴桃果实多种生理指标,包括乙烯合成、可溶性固形物和淀粉含量、硬度和细胞壁组分。基于转录组测序数据,对猕猴桃果实后熟过程中多种性状(乙烯合成、细胞壁和淀粉降解)的转录调控机制进行了转录分析。共筛选出26个响应外源乙烯处理最强烈的差异表达基因,包含12个结构基因和14个转录因子,而差异表达基因在1-MCP(一种乙烯抑制剂)处理组呈现与乙烯处理相反的表达模式。利用双荧光素酶实验分析了差异表达基因在体内的调控效应,发现一个C2H2-型锌指蛋白AdDof... 

【文章来源】:浙江大学浙江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99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表
1 绪论
    1.1 果实成熟
        1.1.1 乙烯合成与信号转导
        1.1.2 淀粉降解
        1.1.3 细胞壁降解
        1.1.4 猕猴桃果实的成熟衰老
    1.2 果实成熟的转录调控研究
        1.2.1 番茄果实成熟衰老转录调控研究
        1.2.2 其他果实成熟衰老转录调控研究
    1.3 Dof转录因子
        1.3.1 Dof结构
        1.3.2 Dof生物学功能
        1.3.3 Dof与淀粉代谢
    1.4 研究目标和内容
2 AdDof3调控猕猴桃果实采后淀粉降解
    2.1 材料与方法
        2.1.1 植物材料和处理
        2.1.2 果实指标测定
        2.1.3 RNA提取,cDNA合成和基因组DNA提取
        2.1.4 RNA-seq
        2.1.5 基因克隆与启动子元件分析
        2.1.6 实时定量PCR
        2.1.7 烟草双荧光素酶分析
        2.1.8 EMSA实验
        2.1.9 亚细胞定位实验
        2.1.10 猕猴桃转基因
        2.1.11 GUS染色
        2.1.12 猕猴桃果瞬时过表达分析
        2.1.13 统计分析
        2.1.14 基因登录号
    2.2 结果与分析
        2.2.1 猕猴桃果实成熟分析
        2.2.2 后熟相关转录因子和结构基因的获得
        2.2.3 后熟相关转录因子和结构基因在猕猴桃成熟过程中表达分析
        2.2.4 成熟相关转录因子对结构基因启动子的调控效应
        2.2.5 AdDof3识别AdBAM3L启动子的结合位点研究
        2.2.6 AdBAM3L在'秦美'猕猴桃中过量表达转基因
        2.2.7 AdDof3的猕猴桃果实瞬时过量表达分析
    2.3 讨论
3 基于基因组的AdERF基因克隆与分析
    3.1 材料与方法
        3.1.1 AdAP2/ERF的提取与分离
        3.1.2 果实材料与处理
        3.1.3 果实指标测定
        3.1.4 RNA提取和cDNA合成
        3.1.5 AdERF家族基因克隆
        3.1.6 实时定量PCR
        3.1.7 数据处理及统计分析
    3.2 结果与分析
        3.2.1 AdERF分离与聚类分析
        3.2.2 猕猴桃ERF结构分析
        3.2.3 不同处理对猕猴桃果实后熟软化的影响
        3.2.4 猕猴桃ERF基因对乙烯处理的响应
        3.2.5 猕猴桃后熟软化相关ERF基因在气调处理中表达
        3.2.6 猕猴桃后熟软化相关ERF对结构基因启动子的调控效应
    3.3 讨论
4 结论与展望
    4.1 结论
    4.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图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于乙烯受体下游转录因子的果实品质调控机制研究进展[J]. 徐倩,殷学仁,陈昆松.  园艺学报. 2014(09)
[2]21世纪以来世界猕猴桃产业发展以及中国猕猴桃贸易与国际竞争力分析[J]. 张计育,莫正海,黄胜男,郭忠仁.  中国农学通报. 2014(23)
[3]植物Dof基因家族功能研究进展[J]. 蔡晓锋,张余洋,张俊红,李汉霞,叶志彪.  植物生理学报. 2013(01)
[4]水果及其制品中果胶含量的比色法测定条件优化[J]. 庞荣丽,张巧莲,郭琳琳,方金豹,谢汉忠,李君,罗静,吴丰魁.  果树学报. 2012(02)
[5]乙烯调控非跃变型果实成熟衰老研究进展[J]. 蒋天梅,殷学仁,王平,孙崇德,徐昌杰,李鲜,陈昆松.  园艺学报. 2011(02)
[6]乙烯信号转导与果实成熟衰老的研究进展[J]. 殷学仁,张波,李鲜,陈昆松.  园艺学报. 2009(01)
[7]中国猕猴桃种质资源的研究与利用[J]. 徐小彪,张秋明.  植物学通报. 2003(06)
[8]天然产物中的糖含量测定方法正确性的研究[J]. 林颖,吴毓敏,吴雯,田庚元.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1996(03)
[9]猕猴桃总淀粉酶活性与果实软化的关系[J]. 王贵禧,韩雅珊,于梁.  园艺学报. 1994(04)



本文编号:344965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yylw/344965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897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