豌豆根系生长及固氮性能对干旱胁迫和氮素形态的响应
发布时间:2021-10-23 07:09
土壤水分及外源氮素供应状况是影响豆科作物生长及其结瘤固氮的重要因素。豌豆具有良好的固氮性能,是旱作农业中主要的倒茬养地作物,对旱地农业生态系统的氮素平衡具有重要作用。明确干旱胁迫和氮素形态对豌豆根系生长及其结瘤固氮性能的影响,可为旱农区的氮素资源管理及水分高效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采用土培方法,探讨了两种氮素形态下55%的土壤相对含水量进行15d历时的干旱胁迫对豌豆根系生长及其结瘤固氮的影响,以期为西北地区豌豆关键生育时期合理控水及制定充分发挥共生固氮作用的氮素资源管理措施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硝态氮和干旱胁迫不同程度缩短了豌豆生育期,硝态氮及分枝期、孕蕾期干旱胁迫促进豌豆提前进入生殖生长阶段;孕蕾期与花荚期干旱胁迫下豌豆相对早熟。干旱胁迫抑制了豌豆的伸长生长及叶片发生,胁迫时期越早,对株高和叶片生长的抑制越大,复水后产生的补偿效果越差。2.根系生长对氮素形态的响应因水分条件而异,硝态氮有利于促进正常供水下根系的伸长生长,进而提高根长、根体积和根表面积;铵态氮有利于提高不同水分条件下的根直径。干旱胁迫对根系生长的影响也因氮素形态而异,三种胁迫方式均显著降低了胁迫期间及花...
【文章来源】:甘肃农业大学甘肃省
【文章页数】:7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SUMMARY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作物对干旱胁迫及复水的响应及其研究进展
1.2.1.1 作物对干旱胁迫的响应及其机制
1.2.1.2 干旱胁迫后复水的补偿效应及其应用
1.2.1.3 作物根系生长对干旱胁迫后复水的响应
1.2.1.4 豆科作物结瘤固氮对干旱胁迫及复水的响应
1.2.2 外源氮素对作物生长发育及结瘤固氮的影响
1.2.2.1 氮素供给对作物生长发育的影响
1.2.2.2 氮素供给对作物干物质积累及产量形成的影响
1.2.2.3 氮素供给对作物品质形成的影响
1.2.2.4 氮素供给对豆科作物结瘤固氮的影响
1.2.3 水氮互作对作物生长发育及结瘤固氮的影响
1.2.3.1 水氮互作对作物生长发育的影响
1.2.3.2 水氮互作对作物产量和品质形成的影响
1.2.3.3 水氮互作对豆科作物结瘤固氮的影响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2.1.1 研究内容和目标
2.1.2 技术路线图
2.2 试验材料
2.3 试验设计
2.4 测试指标及方法
2.5 数据处理及分析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3.1 干旱胁迫及氮素形态对豌豆生长发育的影响
3.1.1 干旱胁迫及氮素形态对生育时期的影响
3.1.2 干旱胁迫及氮素形态对豌豆株高的影响
3.1.3 干旱胁迫及氮素形态对豌豆叶片数的影响
3.1.4 干旱胁迫及氮素形态对豌豆叶面积的影响
3.2 干旱胁迫及氮素形态对根系生长及干物质累积的影响
3.2.1 干旱胁迫和氮素形态对豌豆根长的影响
3.2.2 干旱胁迫和氮素形态对豌豆根直径的影响
3.2.3 干旱胁迫和氮素形态对豌豆根体积的影响
3.2.4 干旱胁迫和氮素形态对豌豆根表面积的影响
3.2.5 干旱胁迫和氮素形态对豌豆根干重的影响
3.2.6 干旱胁迫和氮素形态对豌豆地上部干重的影响
3.3 干旱胁迫及氮素形态对豌豆结瘤固氮的影响
3.3.1 干旱胁迫和氮素形态对豌豆总根瘤数的影响
3.3.2 干旱胁迫和氮素形态对豌豆有效根瘤数的影响
3.3.3 干旱胁迫和氮素形态对豌豆根瘤鲜重的影响
3.3.4 干旱胁迫和氮素形态对豌豆根瘤固氮酶活性的影响
3.3.5 干旱胁迫和氮素形态对豌豆固氮效率及固氮量的影响
3.4 干旱胁迫及氮素形态对豌豆氮素累积及分配的影响
3.4.1 干旱胁迫及氮素形态对豌豆氮素积累的影响
3.4.2 干旱胁迫及氮素形态对豌豆氮素分配的影响
3.5 干旱胁迫及氮素形态对豌豆产量的影响
第四章 结论与讨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导师简介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外源氮素形态对紫花苜蓿不同生育期根系特性的影响[J]. 刘晓静,叶芳,张晓玲. 草业学报. 2015(06)
[2]不同生长阶段水分胁迫对旱区冬小麦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J]. 姚宁,宋利兵,刘健,冯浩,吴淑芳,何建强. 中国农业科学. 2015(12)
[3]不同生育时期的干旱胁迫对豌豆干物质积累及产量的影响[J]. 张维,郭丽琢.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2015(01)
[4]干旱胁迫与复水对棉花叶片光谱、光合和荧光参数的影响[J]. 薛惠云,张永江,刘连涛,孙红春,李存东. 中国农业科学. 2013(11)
[5]氮素形态对不同苹果砧木幼苗生长的影响[J]. 康晓育,孙协平,常聪,马锋旺,邹养军.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06)
[6]膜下滴灌条件下水氮供应对棉花根系及叶片衰老特性的调节[J]. 罗宏海,张宏芝,陶先萍,张亚黎,张旺锋. 中国农业科学. 2013(10)
[7]pH和氮素形态对紫花苜蓿根瘤特性的影响[J]. 俞艳,刘晓静,齐敏兴,张晓磊,付萍,王巧玲,张晓玲,李鸿燕. 草原与草坪. 2012(05)
[8]水肥互作对大豆生理特性、根瘤固氮及产量的影响[J]. 闫春娟,王文斌,孙旭刚,张立军,王昌陵,曹永强,宋书宏,袁玉璐. 大豆科学. 2011(02)
[9]水分亏缺下紫花苜蓿和高粱根系水力学导度与水分利用效率的关系[J]. 李文娆,李小利,张岁岐,山仑. 生态学报. 2011(05)
[10]膜下滴灌水氮耦合对棉花干物质积累和氮素吸收及水氮利用效率的影响[J]. 谢志良,田长彦.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11(01)
本文编号:3452721
【文章来源】:甘肃农业大学甘肃省
【文章页数】:7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SUMMARY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作物对干旱胁迫及复水的响应及其研究进展
1.2.1.1 作物对干旱胁迫的响应及其机制
1.2.1.2 干旱胁迫后复水的补偿效应及其应用
1.2.1.3 作物根系生长对干旱胁迫后复水的响应
1.2.1.4 豆科作物结瘤固氮对干旱胁迫及复水的响应
1.2.2 外源氮素对作物生长发育及结瘤固氮的影响
1.2.2.1 氮素供给对作物生长发育的影响
1.2.2.2 氮素供给对作物干物质积累及产量形成的影响
1.2.2.3 氮素供给对作物品质形成的影响
1.2.2.4 氮素供给对豆科作物结瘤固氮的影响
1.2.3 水氮互作对作物生长发育及结瘤固氮的影响
1.2.3.1 水氮互作对作物生长发育的影响
1.2.3.2 水氮互作对作物产量和品质形成的影响
1.2.3.3 水氮互作对豆科作物结瘤固氮的影响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2.1.1 研究内容和目标
2.1.2 技术路线图
2.2 试验材料
2.3 试验设计
2.4 测试指标及方法
2.5 数据处理及分析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3.1 干旱胁迫及氮素形态对豌豆生长发育的影响
3.1.1 干旱胁迫及氮素形态对生育时期的影响
3.1.2 干旱胁迫及氮素形态对豌豆株高的影响
3.1.3 干旱胁迫及氮素形态对豌豆叶片数的影响
3.1.4 干旱胁迫及氮素形态对豌豆叶面积的影响
3.2 干旱胁迫及氮素形态对根系生长及干物质累积的影响
3.2.1 干旱胁迫和氮素形态对豌豆根长的影响
3.2.2 干旱胁迫和氮素形态对豌豆根直径的影响
3.2.3 干旱胁迫和氮素形态对豌豆根体积的影响
3.2.4 干旱胁迫和氮素形态对豌豆根表面积的影响
3.2.5 干旱胁迫和氮素形态对豌豆根干重的影响
3.2.6 干旱胁迫和氮素形态对豌豆地上部干重的影响
3.3 干旱胁迫及氮素形态对豌豆结瘤固氮的影响
3.3.1 干旱胁迫和氮素形态对豌豆总根瘤数的影响
3.3.2 干旱胁迫和氮素形态对豌豆有效根瘤数的影响
3.3.3 干旱胁迫和氮素形态对豌豆根瘤鲜重的影响
3.3.4 干旱胁迫和氮素形态对豌豆根瘤固氮酶活性的影响
3.3.5 干旱胁迫和氮素形态对豌豆固氮效率及固氮量的影响
3.4 干旱胁迫及氮素形态对豌豆氮素累积及分配的影响
3.4.1 干旱胁迫及氮素形态对豌豆氮素积累的影响
3.4.2 干旱胁迫及氮素形态对豌豆氮素分配的影响
3.5 干旱胁迫及氮素形态对豌豆产量的影响
第四章 结论与讨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导师简介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外源氮素形态对紫花苜蓿不同生育期根系特性的影响[J]. 刘晓静,叶芳,张晓玲. 草业学报. 2015(06)
[2]不同生长阶段水分胁迫对旱区冬小麦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J]. 姚宁,宋利兵,刘健,冯浩,吴淑芳,何建强. 中国农业科学. 2015(12)
[3]不同生育时期的干旱胁迫对豌豆干物质积累及产量的影响[J]. 张维,郭丽琢.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2015(01)
[4]干旱胁迫与复水对棉花叶片光谱、光合和荧光参数的影响[J]. 薛惠云,张永江,刘连涛,孙红春,李存东. 中国农业科学. 2013(11)
[5]氮素形态对不同苹果砧木幼苗生长的影响[J]. 康晓育,孙协平,常聪,马锋旺,邹养军.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06)
[6]膜下滴灌条件下水氮供应对棉花根系及叶片衰老特性的调节[J]. 罗宏海,张宏芝,陶先萍,张亚黎,张旺锋. 中国农业科学. 2013(10)
[7]pH和氮素形态对紫花苜蓿根瘤特性的影响[J]. 俞艳,刘晓静,齐敏兴,张晓磊,付萍,王巧玲,张晓玲,李鸿燕. 草原与草坪. 2012(05)
[8]水肥互作对大豆生理特性、根瘤固氮及产量的影响[J]. 闫春娟,王文斌,孙旭刚,张立军,王昌陵,曹永强,宋书宏,袁玉璐. 大豆科学. 2011(02)
[9]水分亏缺下紫花苜蓿和高粱根系水力学导度与水分利用效率的关系[J]. 李文娆,李小利,张岁岐,山仑. 生态学报. 2011(05)
[10]膜下滴灌水氮耦合对棉花干物质积累和氮素吸收及水氮利用效率的影响[J]. 谢志良,田长彦.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11(01)
本文编号:345272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yylw/34527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