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农业论文 > 园艺论文 >

高温胁迫对黑木耳菌丝保护酶活性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1-10-23 21:13
  为了筛选耐高温黑木耳菌株,研究从酶学方面研究黑木耳菌株适应高温胁迫的能力。将两个黑木耳菌株(DH2、10号)培养7 d后菌丝44℃热激4 h,考察热激前后黑木耳菌丝体保护酶活性变化。结果发现44℃热激4 h后较耐受高温的黑木耳菌株DH2菌丝体SOD活性、CAT活性迅速升高,POD活性、MDA含量在菌丝恢复时升高;不耐受高温的黑木耳菌株10号菌丝体POD活性、SOD活性、CAT活性、MDA含量迅速升高,在菌丝恢复时降低。因此,高温胁迫下不同黑木耳菌株菌丝保护酶活性变化趋势不同,可能与菌丝体高温耐受性有关。 

【文章来源】:食用菌. 2020,42(05)

【文章页数】:3 页

【部分图文】:

高温胁迫对黑木耳菌丝保护酶活性的影响


高温胁迫对供试黑木耳菌株菌丝体POD活性影响

SOD活性,菌丝体,黑木耳,菌株


由图2可知,DH2菌株菌丝培养5 d、7 d时,SOD活性变化不明显。菌丝44℃热激4 h后,SOD活性显著升高,菌丝体恢复时SOD活性降低。高温胁迫后菌丝体SOD活性与培养7 d时酶活性相比差异显著(P<0.05)。但是菌丝体恢复3 d(培养10 d)、5 d(培养12 d)时,SOD活性下降至高温胁迫前水平。10号菌株菌丝培养5 d、7 d时,SOD活性变化不明显。菌丝44℃热激4 h后,SOD活性显著升高,菌丝体恢复时,SOD活性降低。高温胁迫后菌丝体SOD活性与培养7 d时酶活性相比差异显著(P<0.05)。但是菌丝体恢复3 d(培养10 d)、5 d(培养12 d)时,SOD活性下降至高温胁迫前水平。

菌丝体,黑木耳,菌株,菌丝


10号菌丝培养5 d和7 d时,CAT活性变化不明显。菌丝44℃热激4 h后,CAT活性升高,菌丝体恢复时,CAT活性逐渐降低。高温胁迫后菌丝体CAT活性与培养7 d时酶活性相比差异显著(P<0.05)。但是菌丝体恢复3 d(培养10 d)、5 d(培养12 d)时,CAT活性呈下降趋势。2.4高温胁迫对供试黑木耳菌株菌丝体MDA含量影响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黑龙江东宁境内栽培黑木耳菌株区别性鉴定[J]. 马银鹏,包怡红,张丕奇,韩增华,马庆芳,张先成.  食用菌. 2019(04)
[2]三种食用菌在温度胁迫下菌丝酶活性的变化研究[J]. 郭敬,易美琴,宋波.  四川农业科技. 2019(05)
[3]黑木耳栽培过程中抗霉能力及胞外酶活性变化[J]. 李红,杨镇,吕立涛,刘岩岩,张敏.  江苏农业科学. 2017(10)
[4]环境胁迫对食用菌生长发育影响的研究进展[J]. 王海燕,孙国琴,庞杰,解亚杰,李亚娇.  食药用菌. 2017(02)
[5]黑龙江省黑木耳主栽品种SSR遗传多样性初探[J]. 马银鹏,陈鹤,孔祥辉,张丕奇,戴肖东,张介驰.  食用菌. 2016(05)
[6]食用菌体内抗氧化酶活性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J]. 崔世瑞,冯志勇,陈明杰,汪虹,陈辉.  微生物学杂志. 2015(04)
[7]侧耳属食用菌高温胁迫条件优化研究[J]. 张美敬,刘秀明,邹亚杰,黄晨阳,刘斌,张金霞.  菌物学报. 2015(04)
[8]黑木耳棚室立体吊袋栽培技术集成与示范[J]. 王延锋,戴元平,徐连堂,刘敬春,史磊,潘春磊,孙靖轩,张鹏.  中国食用菌. 2014(01)
[9]外源海藻糖对高温胁迫下肺形侧耳氧化损伤的缓解效应[J]. 刘秀明,黄晨阳,陈强,邬向丽,张金霞.  园艺学报. 2013(08)
[10]高温胁迫对糙皮侧耳菌丝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J]. 戚元成,段庆虎,申晓晔,决超,申进文.  食用菌学报. 2012(04)

硕士论文
[1]环境胁迫下部分食用菌菌丝酶活性变化的研究[D]. 管道平.福建农林大学 2004



本文编号:345392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yylw/345392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d2b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